【3249期】《教学为媒.成德四地同城》特别节目》

文摘   2024-11-16 19:02   四川  


秋意渐浓,“悦”读不止。11月5日,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校北区分校举行。







启·阅之新篇


活动伊始,青白江区研培中心胡德宏主任致辞,他强调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已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群文阅读不仅仅是多篇文本的简单堆砌,更是通过多篇文本的关联阅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阅读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群文阅读在跨学科学习中的巨大潜力,它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跨·阅之精彩


上课的老师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巧妙融入跨学科文本进行阅读实践活动,实现了语文学习从课内到课外、从单篇到多篇的延伸。


青白江区大弯小学北区分校

曾纯会老师——《水之歌》

悠扬的旋律、灵动的歌词、天籁般的嗓音把现场所有的观众带进了水的“至柔”世界。曾老师带领六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共话“千年之水”,共赏“流动之水”,共阅“智慧之水”,共思“文化之水”。通过对比、类比、实验等方法,巧妙将音乐、科学、地理、哲学等不同学科知识融于群文阅读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汲取水的坚韧、适应、谦逊、包容等品质,品悟老子《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哲学思想。



广汉市第二小学

卢泓吉老师——《互联网上那些事》

卢泓吉老师和五年级二班的孩子们踏上了一场互联网信息分辨的奇妙旅程。她借助“四部曲”的鉴别互联网信息的策略,引导孩子们理性看待互联网大量信息。这有助于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应对信息过载,从而做出明智决策。





新都区锦门小学

罗雪原老师——《寻诗中月 悟月中情》

课前,罗老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抽盲盒形式,与五年级一班的孩子们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月之旅。课中孩子们沉浸在罗老师的“轻吟浅唱”中。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兰溪棹歌》时,罗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配乐,既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让跨学科视域下的群文阅读落地生根。





彭州市嘉祥外国语学校

李小倩老师——《与“时”同行》

李老师执教的《与“时”同行》从词语到诗句再到文本,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易逝。课中,李老师融入数学知识,通过“时间管理大师”小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话·阅之思路

青白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蒲小潘老师

蒲老师就曾纯会老师执教的《水之歌》一课的设计思路进行简单的说明。并分享了跨学科的群文阅读中的独特思考,对文本选择的探究性、思辨性和多元性进行了深入解读,群文阅读教学要围绕语文要素,凸显育人价值。蒲老师的精彩点评,不仅体现了她对教学的深度思考,也为今后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方向指引。



广汉市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中心

张晓静老师

张老师对卢泓吉老师执教的《互联网上那些事》进行了课例说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了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和特点,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帮助孩子树立多元的、批判的价值观。



新都区锦门小学校

腾宇老师

滕老师指出《寻诗中月 悟月中情》能够让学生了解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通过吟诵古诗词中咏月的名篇佳句,体会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的特殊情感。这不仅要求学生要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还要能够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色彩。在跨学科视域下融合美术学科冷暖色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情感,悟出藏在月亮之中的深情。



彭州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韩颖老师

韩老师点评《与“时”同行》,指出李老师的课堂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整个课堂,知识容量大,教学环节紧凑,学生在“小闹钟”的带动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成功将跨学科的大量优质的课外资源引入课内教学,实现了课外阅读课内化,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



习·阅之精华

成都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罗良建老师开展了《群文阅读教与思》为专题的讲座。

他首先对于“群文阅读”做了一个界定区分,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一种以“议题学习”为任务驱动,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实现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和方式。强调了群文阅读教学的三要素:以议题为核心、以文本为载体、以共建为方法达成共识。建议老师们在跨学科视域下群文阅读要努力给学生搭建支架,采取建构主义的方法教学,跨学科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天花板,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寄·阅之纪念

活动之后,秋阳正好,与会的专家、领导与课例展示教师合影留念。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

成都市2024年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成都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示范课1:水之歌》

课题:《水之歌》

执教者:曾纯会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校北区分校语文教师。多次执教公开课,曾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四川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成都市课堂大比武一等奖,多次指导教师、学生参与活动,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类比分析和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感知水的流动、理解水的智慧、哲思水的文化,探讨水在自然文学哲学中的多元内涵

2.分组品读文本,运用阅读策略,读懂文本主旨,形成关于“水之歌话题的思考,进而将这一哲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大量课内外阅读基础,已经具备勾画、批注、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抓关键词句,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并梳理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可通过学科融合,借助已有的阅读策略、经验,促进自己对“水”的思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阅读类比分析和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感知水的流动、理解水的智慧、哲思水的文化,探讨水在自然文学哲学中的多元内涵

教学难点分组品读文本,运用阅读策略,读懂文本的主旨,形成关于“水之歌”话题的思考,进而将这一哲理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教学准备】

阅读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共话“千年之水”

1.暖场节目:学生独唱《水之歌》。

2.根据歌词,猜谜激趣:它是生命的根基,它是上善的品格。它是流动的温柔,它是无争的传说。它到底是什么?引出议题:水。

3.出示和水有关的诗句,教师引读:

当水流过《诗经》的悠扬,于是有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当水流过白居易的欣喜,于是有了: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当水流过李之仪的思念,于是有了: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些诗句如同潺潺流水,穿越千年时光,依旧清澈动人

二、品读诗歌,共赏“流动之水”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组文本,去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水之

学习活动一:对比阅读,感知水的流动

(出示第一组选文)

1.自由朗读一组文本,勾画描写水的诗句,思考:《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和《小池》描写的水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享诗词中水的类型和特点)

2.连接生活,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水?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享)

(融合科学,出示有关水的科学知识)

3.快速浏览,说一说:大自然的水有什么特点?

生分享:无色、无味、无形、可流动的透明液体。

师: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大家提到的这些特点创造出了汉字“水”的甲骨文。我们再来观察,你看,我们的水是从上(而下)地流动。

4.小结:流动的水总能顺应地势的变化,遇到高山,便是(溪流),遇到悬崖,便是(瀑布),遇到大地,便是(江河湖海);流动的水还会因温度而变,遇热会(沸腾、蒸发),遇冷会(结冰)……它总是能适应环境,以最合适的姿态变化着。

三、故事启智,共阅“智慧之水”

水如此有智慧,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启发呢?

学习活动二:类比阅读,探寻水的智慧

(出示第二组选文)

1.自由阅读第二组选文,思考表格中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填写。

选文

柔之物

坚之物

结果

《以水为师》

舌头

牙齿

牙齿掉光,舌头还在。

《连云港海蚀地貌——独裁造化 鬼斧神工》

海水

岩石

形成成片的海浪石。

(学生交流、填写)

2.投屏反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请在文中勾画关键语句,仔细品读。

(学生勾画、分享)

3.是的,水是很有力量的,常枞对老子所说的话,其实还没有完,你能试着补充完整吗?出示:常枞说:“这就是我要教你的最后一课呀。在这世界上,柔软是最有力量的。我死了之后,你要(          )。”说完后,常枞就过世了。

(学生补充)

4.出示原文,教师引读:“我死了之后,你要以水为师,水是这世上最柔软的东西,但是天下最刚强的东西也不能抵挡水。”

5.此时此刻,你明白了水教给我们的智慧是什么吗?

生:柔软、坚持

学习活动三:实验演示,探究水的智慧

(出示第三组选文)

1.是的,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所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才能驾御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齐读,读出水的坚韧。

2.什么是无有入无间?实验演示:水浸入装满泥土的杯子,水不断地渗入,而没有溢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享)

3.师:水能够渗透到任何细小的缝隙中,它可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样态,无论盛它的容器的怎么变,它都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流动起来。这又是水教给我们的什么呢?

生:灵活、适应

4.我们再来看看柔的具体解读(播放视频),出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柔,不是柔弱,柔是一种坚韧,是一种适应,再读,读出水的智慧。

5.水还给我们哪些启迪呢?请自由阅读第三组选文,说说你还读懂了水的什么?

(学生分享)

6.出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善处于低下的位置,吸引百川汇注,所以成为百川之王。相机小结:水低成海,人低成王。做人要谦逊,虚怀若谷,才能积蓄更多能量和福气。这就是水教给我们的谦逊。齐读,读出水的谦逊。

7.江海为什么能成为百川之王?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直观感受,我们要学习水的什么?

(学生分享)

8.小结:吸引百川汇注,说明它有博大的胸怀,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是水教给我们的包容。再读,读出水的包容。

四、以水为师,共思“文化之水”

智慧之水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从古至今,人因水而存在,因水而深刻。

学习活动四:因水而生,哲思水的文化

1.出示和水有关的诗句,教师引读:

当水流过王维的宁静,于是有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当水流过李煜的失落,于是有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当水流过陆游的旷达,于是有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当水流过苏轼的感慨,于是有了: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这是一种“惜时之水”。

当水流过李白的小舟,于是有了: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一种“离别之水”。

当水流过曹操的胸怀,于是有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一种“博大之水”。

3.我们因水而智慧,我们的文化因水而厚重。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上带水的成语来表情大意。温柔之水,你会想到?坚持之水、感恩之水、平静之水呢?

(学生分享)

五、重构认识,总结升华

水育万物,也寓哲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对水的赞歌,也是我们对水的歌颂。

孩子们,希望这堂跨学科的群文阅读之旅带给大家的启示如流水般滋养心田。祝愿大家像水一样清澈、灵动,充满智慧!

附本节课课件:























《示范课2:互联网上那些事儿》

组文教学课题:《互联网上那些事儿》

执教者:卢泓吉广汉市第二小学教师,德阳市小语会员;广汉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课例《“路”的探秘》获广汉市群文阅读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撰写论文获广汉市一等奖;作业设计课例获得四川省优秀奖,是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小镜子心语网络电台十佳公益阅读推广人。)

【设计意图】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辨别、去提取网络信息,不至迷失在网络的“大森林”呢?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危、社会稳定,不仅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为了体现课堂的丰富性,本课以道德与法治学科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中《网络新世界》《正确认识广告》两课为依托,引入地理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开展《互联网上那些事》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理性地阅读、提取网络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上网观。教学中,尝试通过师生共读、小组研读、自主阅读让学生学会网络信息的群文阅读方法以及信息甄别的策略。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精选的网络信息,学习网络信息的阅读方法、甄别标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通过网络信息的阅读、甄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网络安全意识。

【流程预设】

课前预热:聊网络,猜真假,谈谈自己眼中的网络世界。

一、师生共读,学习网络信息的阅读策略,建构网络信息的阅读模式。

1.读前铺垫,谈谈自己眼中的李白。

2.师生共读消息一,读中发现。引导学生学习简练地概括网络信息的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判断真伪、说明理由,能推测转发假消息引发的后果,以此探究网络信息群文阅读策略

3.在阅读中发现隐藏在信息中的陷阱:描述模糊、用词绝对、数据不明、作者意图具有某种煽动性、信息来源不可靠。

4.师小结阅读策略四大步骤五大陷阱。

二、小组研读,迁移学法,运用阅读策略辨真伪。

迁移学法,小组合作研读阅读消息二消息三

消息二:

①阅读广告,小组代表按照消息阅读四部曲策略汇报学习成果,从而判定消息为假。

②引导学生转换立场抓住细节引出矛盾,简要介绍用反证法来验证猜想的方法,并树立保护自己隐私尊重他人隐私的正确上网观。

③鼓励学生勇敢表达:你想对官网说什么,想对消费者说什么。

消息三:

对比阅读,感受新闻用词严谨、描述准确、消息来源可靠的特点。

三、自主阅读,独特感悟,理性上网大家谈。

1.学生自主阅读消息和消息,有理有据辨真伪。

消息四:

①阅读一则奇闻轶事,引导学生思考,无论判断真伪都要说明自己恰当的理由。

②鼓励学生能够跳出思维的陷阱去分析洋娃娃“变老”的原因,分析作者意图并没有不良动机,面对这样的消息不能盲目批判,只需合理看待。

消息五:

阅读微信公众号一则消息,通过引入地球板块运动的视改该变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视野,意识到海陆面貌的变迁跟地壳运动密切相关,水下古城的存在不是没有可能。

2.教师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网络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一则消息我们既不能一味地批判也不能不加思考地点赞转发,最重要的是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常识去加以分析,还可以查阅资料丰富我们的认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地看待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信息。

总结策略,谈收获。

1.再次回顾总结互联网消息阅读策略四步骤五陷阱。

2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网民都是阅读者也都是发布者,反观我们自己作为一名中国的网民应该怎么做,简要谈谈你的收获。

3.师创编一首小诗送给学生,鼓励大家合理批判勇求证,理性阅读,快乐阅读。

附本节课课件:

































【板书设计】

《示范课3:寻诗中月 悟月中情》

课题:《寻诗中月 悟月中情》

执教者:罗雪原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语文老师罗雪原,新都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多次执教公开课,曾获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一等奖、市课堂大比武一等奖、多次获区课堂实录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区“文轩杯”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与活动,获教师指导二等奖。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月亮在不同文本中的形象变化理解千百年来,文人们都喜欢望月抒怀。感知诗人描写月亮寄托的情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感受是诗歌情感

2.通过共读、合作阅读、自主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

4.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月亮的形象变化。

2.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寻找诗歌中的月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想象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月亮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已学,感知内容

课前活动:神秘大盲盒

1.通过盲盒,学生抽出三个带有诗句的卷轴,大声读,读完后,将所读的诗句,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一起来读一读发现主题,揭秘主题。在诗句中呈现关键词明月,老师再板书主题,上课。(引出月亮,揭示议题寻诗中月 悟月中情”)

2.活动一发现月亮——阅读《暮江吟》,找出藏在古诗中的月亮

1)学习《暮江吟》

①学生齐读古诗。

②找出描写月亮的样子,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③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板块二 梳理语句,品味情感

活动二:师生合作寻月——阅读《八月十五夜月》,

1八月十五夜月

①根据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指名读古诗。

③齐读古诗。

出示学习要求:同桌交流,找出诗中描写月亮的诗句,月亮的样子,以及表达的情感。

④学生汇报,在《八月十五夜月》中月亮像明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内心对家乡的思念。教师绘画样子、板书情感,副板书(板贴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男女生分别读归心折大刀,体会情感。

流程:结合杜甫的个人资料小结这首诗中的月亮寄托着诗人思乡之情,他的内心愁苦万分,再齐读古诗。

⑤看表格,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通过对比分析(板贴),我们发现了不同形状的月亮蕴含的情感也不同。

板块三 合作探究,领悟情感

活动三小组合作寻月——共读《兰溪棹歌》《马诗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①组内共读诗歌。

②学生运用所学策略和知识,完成表格,找出月亮的样子、情感。

各小组汇报交流成果,要说出小组讨论的依据。

1)学习兰溪棹歌》诗歌内容展现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学生汇报月亮的样子和情感。(学生补充)

教师出示古诗中的事物,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全班齐读,边读变想象画面。

让学生给古诗选择背景音乐,他会选择哪一首?学生交流,说理由。

配上所选背景音乐齐读。(板贴跨学科联结)

2)学习马诗》诗歌内容展现

马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生汇报月亮的样子和情感。(学生补充)

教师播放关于李贺的历史背景知识,学生体会情感,二四小组读古诗。

教师出示古诗中的边塞的场景,学生谈一谈看到的画面,分小组读古诗。

再次看图,分析图的色调,通过体会图片的冷色调,感受诗人的情感。再呈现不同冷暖色调的图片,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

男女同学带着感受分别读,女生读《兰溪棹歌》,读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欢;男生读《马诗》,读出诗人李贺的报效祖国的壮志情怀。

⑤出示四首诗的表格,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弯弯的月亮可以代表不同的情感,无论月亮是何形状,其实都要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所处的境况进行体会和感受,结束本节课。

附本节课课件:



























【板书设计】

《示范课4:与“时”同行》

课题:《与“时”同行》

执教者:李小倩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彭州市嘉祥外国语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多次担任区级、校级公开课,获“彭州市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教材解读”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仿说等方式,赏析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情感朗读,感受散文之美。

2、通过对比阅读、联读资料等方式,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通过跨学科学习,学会在生活中优化时间。

4、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激发学生珍惜时间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朱自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2.通过对比阅读、联读资料等方式,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都与什么有关?(时间)

师:你能说说有关时间的成语吗?

师:当然了,相信你们一定知道长歌行有这样的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伟大领袖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然,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有这样的呐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不同的阅读材料与“时”同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匆匆》。

二、追问“匆匆”,怅然若失

1. 默读阅读材料一,观察第1和第4自然段,思考:

1)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相同之处?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聚焦到第一段的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这样循环往复的呢?

太阳落了,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朋友散了,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三、生活“匆匆”,无可奈何

1.再次默读阅读材料一,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时间一去不复返的

2..出示3自然段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当作者把时间和生活捆绑在一起时,时间就有了形状。时间都有些什么形状呢?请看看这些动词,你能发挥想象力说说时间像什么?

4.生合作朗读:老师觉得这时间就像一个顽皮的小精灵,下面让我们用朗读来展现小精灵的来去匆匆好吗?

5.朱自清的日子是这么过的,那么你的日子又是怎么过的?写下你的答案仿写)

于是——

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结方法: 日子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瞧,作者就是这样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正是这些生活细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着急、惋惜与悲伤。板书:时光匆匆)

四、时光匆匆,发现异同

快速浏览阅读材料一、二,比较:两篇阅读材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异同的地方,完成思维导图?(学生汇报)

五、统筹方法,优化时间

1.迅速默读阅读材料三,找出什么是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管理法它又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

2.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我国最早提出了“统筹方法”,学习后你能帮助嘉宝设计出一个最省时间的方案吗?(出示题目,学生回答)

六、时光匆匆,珍惜时间

师:你聪明的,告诉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该如何与“时”同行?(学生汇报)

在我们的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藏在时间里,你听.......(播放歌曲)

总结:迎着朝阳奔跑的少年们,你们勇敢去和时间赛跑吧!

附本节课课件:






























【板书设计】

小镜子心语简介

“小镜子心语”——是由广汉市研培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张晓静老师创建,由一批全国各地的教育教学专家作为爱心志愿者组建的为全国的小学生进行公益阅读推广的公益服务平台。2017年被评为“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被评为“全国群文阅读十大明星教师团队”,2018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省赛金奖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期待更多的优秀作品在平台发布,欢迎更多的优秀志愿者走进网络电台进行节目录播,让您带着爱的声音传遍华夏大地!

小镜子心语近年《成德同城》特别节目

温馨提示:只要点开下面任意一个链接,就可以看到小镜子心语以前发布的《成德同城》特别节目啦!

1、《2018成德同城.以读为媒》特别节目(1)


2、《2019成德同城.以读为媒》特别节目(2)


3《2021成德同城.以读为媒》特别节目(3)


4《成德眉资.四地交流》特别节目(4)


5《成德两地同城.诗文教学研讨》特别节目(5)


6、《成德同城.融创研究》特别节目(6)


7《诗文教学为媒.成德四地同城》特别节目(7)


8、《群文教学为媒.成德三地同城》特别节目(8)


9、《教学为媒.成德三地同城》特别节目(9)


10、《教学为媒.成德三地同城》特别节目(10)


11、《教学为媒.成德三地同城》特别节目(11)


12、《教学为媒.成德三地同城》特别节目(12)



温馨提示:“小镜子心语”系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性服务平台,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及时告知我们。


 

小镜子心语
由四川省广汉市研培中心教研员张晓静老师创建,教学专家和名师团队为小学生倾力打造的拓展语文课外阅读途径的公益免费服务平台。内容包括趣味语文、故事推荐、听力测试、佳作赏析、名言积累五个板块。旨在每晚睡前一刻钟让孩子们学会用耳朵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