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地名掌故(4)

文摘   2024-07-14 06:43   江苏  

转自《常熟地名掌故》


十、白茆塘

又名白茆港、白茆浦,昔为海虞二十四浦之一。河道起于古城小东门外护城河,过通河桥与横泾塘分流,向东南至鲇鱼口,有大滃汇入,东流抵白茆,纳尤泾、三泾,流向转东北,在支塘与盐铁塘相交。经南渡桥,于东张东北姚家滩入长江。全长40.7千米。据历代地方志记载,白茆塘因其引排、灌溉与航运的重要作用,在各历史时期屡次疏浚。宋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府,时值太湖地区大水,范氏在实地考察时,发现常熟多个港浦原为太湖重要泄洪通道,已先后淤塞。于是决定重点整治白茆塘等河道,自此每隔三五十年都有较大规模疏浚。明代海瑞,清代林则徐等皆主持或参与过疏浚白茆塘工程。

《重修常昭合志》记述:白茆闸建于宋代,为白茆塘水流进出长江之控制枢纽。相传原址在老闸桥,明隆庆年间重建,由严讷撰记。清康熙年间复建于老龙王庙处。道光年间移建至海塘内,称老新闸,后又移建新址,俗称北新闸。同治年间再次移建于原闸东南之新龙王庙,俗称南新闸。民国二年(1913)浚白茆塘时,旧闸拆除,致长江每日二潮,入侵内河,加快河身淤塞。民国二十五年(1936)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开工新建白茆闸(即现存老闸),为五孔钢筋混凝土结构。民国政府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出席开工典礼。次年秋,闸遭日军炮击,孔门部分损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复并增设导流墙、鱼道等设施。2002年后对原闸作保留修护,并在闸处约2千米处兴建5孔新闸,老闸停用。2009年白茆闸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常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范仲淹首浚白茆塘

宋景祐元年(1034),45岁的范仲淹回到家乡苏州,任苏州知州。就在前一年,苏州发生大范围的水灾。侵入城乡的大水,到秋后仍未退去。范仲淹初到任时,对于如何治水,还没有明确的意见。通过前往常熟等地实地考察,“询访年高”“深研利病”,最后范仲淹力排众议,“亲历海濒开浚五浦”,即在昆山、常熟之间开凿、疏浚白茆、茜泾、下张、 七浦、 浒浦等河道。随即他组织大批民工“以工代赈”, 一方面进行防洪水利工程 ;另一方面赈济大量饥民,达到“民勤而生”的目的。范仲淹还对新开之河设置闸门,以防江潮及泥沙的淤积。平时关闸以阻沙,旱时注水灌田,潦时则开闸以疏积水。虽然范仲淹治水计划没能全部实现即奉调离苏,但已取得“今岁各平,秋望七八”的成绩。在他去职后,其制定的治水规划得以继续实施,以后历任官员治水,都以范仲淹的方略为范本。约五十年后,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 》“治水”一书中说:“ 范公之迹固未远,求其旧,缵其功,不亦善哉。”

海瑞督浚白茆塘

明隆庆三年(1569),海瑞巡抚江南,关心民生,致力兴修水利,曾亲自视察白茆塘沿岸百姓和沿岸河床实况。当了解到自嘉靖初年疏浚以来,白茆塘河身已有多处为泥沙淤塞,其中尤以河口至支塘段最为严重,遂即向朝廷上奏《请浚白茆港疏》,并在准奏后,多次亲临土地监督施工。

海瑞到支塘督查时,驻节于明初负责督河工程的李允嗣尚书行府。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海瑞事必躬亲,常到工地进行勘测、丈量,制订方案、绘制图表,甚至对采办的土木工程材料,也一一过问。平时海瑞还考查主要工程人员的勤惰,对作奸舞弊人员,严加惩处,决不姑息,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民工夫役,海瑞十分关心,采用以工代赈之法,及时发放工钱。是年夏天,海瑞在工地督查时,遇到口渴,随行人员去瓜田买瓜,若是瓜田无人看管,海瑞总是命令随员将铜线系在瓜藤上。有时在工地用膳,也是与河工就地同吃,并当场支付饭钱。海瑞敬业廉洁的精神在百姓中广为传扬。海瑞当年住过的尚书府,后来改为道院。支塘人民为了纪念海瑞,将道院命名为“瑞真”。道院原址即为原支塘食品站。

林则徐献银疏浚白茆塘

清道光十三年(1833),江南连日暴雨,洪水猛涨,年久失修的白茆塘因淤塞严重,致使两岸田地十之八九受淹。其时刚由山东调任江苏巡抚才数月的林则徐,接到灾情报告后,不由忧心忡忡,一面赈粮救济,一面商讨疏浚白茆塘。林则徐认为“水利为农田之本,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 ”。即派布政使陈銮等人先行到常熟实地丈量,经研究后制订疏浚方案,确定疏浚自支塘东胜桥至入长江口河段,全长约7800丈,预算工程花银11万两。面对预算,林则徐考虑到官办一次性无法支付,即倡议由官民共同捐资兴办,并以身作则带头捐献100两银子。

次年4月,白茆塘疏浚工程动工。林则徐为使“工归实在,利济农田”,防止官吏督办失职和贪污,多次亲自前往工地查勘,并在其查勘过的工段两岸、“凡树石、桥梁、码头,皆予锲暗记”,以备日后检查工程质量。河身疏通后,林则徐又不辞辛劳,到工地验收,“有偷减率略不如式者察出补复……或奖或斥,人人惊服”。白茆塘通过此次疏浚后,对恢复常熟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年秋即“甲午秋之大雨,乙未夏之亢旱,皆几几无害。赖水利治、岁仍报稔”。

十一、福山

福山位于常熟市境北部,北滨长江,属海虞镇。福山集镇因山而名。福山本名覆釜山,又称釜山,因其形似覆釜而名之,后人取其谐音称福山。东汉时,福山设南沙乡,置司盐都尉,是如今常熟地区最早建制的行政区划之一。东晋咸康七年(341),福山地方“罢盐署,立以为南沙县”,隶属于晋陵郡,福山为南沙县县治。梁天监六年(507),南沙县划归信义郡。大同六年(540),南沙县更名为常熟县,辖地未变,福山仍为常熟县县治。唐武德七年(624),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今虞山街道)。清雍正四年(1726),福山全境属常熟县。清宣统二年(1910)实行市、乡制,福山、萧桥、郑桥一带属福山乡。民国十八年(1929),设福山区,辖福山乡、耿泾乡。民国二十三年(1936),福山设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原武安乡、萧桥乡并入福山镇。1985年福山撤乡建镇。1999年6月,福山、王市、周行三镇合并建立海虞镇。

吴北重镇江海要塞

福山向与狼山隔长江对峙,为吴北重镇、江海要塞。据旧志记载:三国时,南沙之地建有烽堠,即烽火台,举火传递军情。五代时,钱镠封王吴越建国,始于福山置戍,以防南唐之军。宋置巡检寨、忠节寨于福山。明初置福山港巡司;嘉靖中倭乱之后,筑城堡,置把总防守,后总督吴宗宪添游击一部。清初福山设副将、后改守备、游击;道光时设总兵官,从二品大员。吴宗宪、戚继光、李秀成、曾国藩、孙中山等都曾来临福山督军。光绪二十七年(1901),福山设立电报局,以传递军情,为常熟县之首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曾建军营驻守福山,到1998年福山境内驻军有两个军种三支部队。如今福山仍留有牧马滩、炮台基、备战圩、战河坝、大校场等与军事有关的古地名。

福山历史上有四座城,分别为南沙故城、 金凤城、福山旧城(张士诚起兵兴建)、总兵城。总兵城有东、南、北三座城门,西为水关,城墙为砖石结构,东门有城楼。历史上修葺过四次,直至民国时期,福山总兵城毁于战火、慢慢拆除。城内原有福山总兵署、水师营游击署、左营游击署、左营守备署等军事行政机构。


张士诚与福山

元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张士诚起兵泰州,自称诚王,从者万余人。元至正十四年,元丞相脱脱承旨南征,并有四番兵相助,统兵十万,直逼诚王。张士诚虽遣兵抵御,然节节败退。正值危急之际,脱脱突遭谗削,南征作罢,张士诚才转危为安。至正十五年,因江南土地富庶,钱粮充足,张士诚遣弟士德率众由通州渡江入福山港,驻扎殿山。张士诚渡江后,在福山大慈寺内北筑大将行台,经望南北烽烟,指挥军士。并在寺附近筑土城,在寺之南北开堑战壕。还建有前后花园,于殿山拟建银銮殿,后因谋士察形度势觉得不妥才罢。

至正十六年三月,诚王由福山入姑苏,改称吴王。入姑苏前,先遣弟士德攻取常熟州,在谢桥筑尚墅墩,驻兵以扼福山塘水道。至正十七年正月,明安远大将军花云克常熟州;七月,徐达率兵攻占宜兴,取常熟,擒张士德。至正十八年,士诚兵同知枢院事廖永忠激战于福山塘。至正二十年五月,吴兵复破常熟城西门。至正二十七年九月,苏城破。张士诚被俘后,解至建康,自缢而亡,时年47岁。自起兵至败亡,历时14年。


福港观潮

“福港观潮”为旧时虞山十八景之一。原福山镇濒临长江,处于长江下游江面宽阔地段。涛山脚下惊涛拍岸,站在覆釜山(殿山)观潮亭里,向东北方向远眺,水天一色,无边无垠。每逢初三、十八大汛潮,都能见到来势汹汹的潮头。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当地人称潮头生日),各地前来观潮者人涌如潮,许多文人骚客也都慕名而来。早在明代就留下许多有关“福港观潮”的诗句:“水涨去根没,沙平海面开。故山回望杳,远艇涉波来。何处潮头发,涛声散地雷。”来潮时,风啸海嚎,惊涛骇浪,拍岸击石,水花飞溅,蔚为壮观。

推荐阅读:

淞沪之役太军云集常熟时的片段回忆

一九三七年常熟沦陷记(上)

一九三七年常熟沦陷记(下)

一九二七年北伐军在常熟

张治中在常熟

回忆曹师柳同志

浅谈民谚与民众经济生活

记商办常熟电话公司始末

常熟邮电局的开办和发展

常熟学前小学解放前概况

民国时期霍乱在常熟的危害

抗日时期的常熟县立图书馆

常熟电灯厂琐记(政协文史第三辑)

沦陷时期的常熟电气厂(政协文史第三辑)

抗战胜利后的常熟电气公司(政协文史第三辑)

解放前常熟“风化区”丑闻(政协文史第十三辑)

毛柏生等工商界爱国人士捐款支援“民抗”纪实

二十年前常熟县第一个公私合营布厂

谈谈常熟的天主教和五节桥毁堂案

太平天国森王侯裕田公馆

常熟消防事业的发展史

常熟米厂砻坊的变迁

旧日米行见闻

常熟印坛简史

常熟地名掌故(1)

常熟地名掌故(2)

常熟地名掌故(3)


常熟记忆
常熟古城、常熟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