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面包树成熟后的干燥果肉质地很像面包,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树”的称呼由此而来。在雨季猴面包树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树干,干旱时形成水源,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行走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救命之树”。猴面包树的寿命可达5000年左右。
落叶乔木,主干短,分枝多。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通常5。花生近枝顶叶腋,花梗长60-100厘米;花瓣外翻,宽倒卵形,白色,长12-15厘米,宽9-11厘米。果长椭圆形,下垂,长25-35厘米,粗10-16厘米。花期是5-8月。
原产非洲热带,从1300年开始,猴面包树就不断出现在古埃及人的游记里。在中国福建、广东、海南、云南等热带地区少量栽培。
猴面包树的果肉多汁且含有氨基酸和胶质,吃起来略带酸味,既可生吃,又可制作清凉饮料和调味品,榨出的油为上等食用油。雨季时在枝条上长出的掌状树叶含钙质高,可做汤、入药,还可用来医治疮疾。树皮可以制作绳子和乐器的弦,也可作造纸原料或粗布。
当地居民常把树干掏空,可形成一种别致的自然“房舍”,也可作为储藏室。
在猴面包树里贮存食物,会长时间不腐烂。
猴面包树是非洲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猴面包树的果实不仅为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所喜爱,还因其独特的形态和营养价值吸引了大量动物前来觅食。这些果实不仅美味,还含有丰富的营养 。
此外,猴面包树的果实具有特殊的生存策略。其果实的某一部分变得香甜可口,吸引动物食用,并通过动物的消化系统传播种子。这种策略使得猴面包树的种子能够更广泛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