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城市园林绿地白蚁综合防控技术

乐活   2024-12-23 19:31   浙江  

一、白蚁:

    是等翅目昆虫的统称,其有翅成虫中胸和后胸各具有一对膜质翅,且前后翅大小基本相等、脉序相似,咀嚼式口器,营群体生活,属社会性昆虫。白蚁民间俗称为白蚂蚁、大水蚁、飞蚂蚁、涨水蚁、棚虫,古代称为蝼蚁、蠡、螱等,是世界性的重要经济害虫,主要啃食木材等含有纤维素的物质,其分泌的蚁酸具有腐蚀性。白蚁的危害具有隐蔽性、传播性、严重性等特点,对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山林果园、城市绿化、通讯设备等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全世界已知白蚁近 3000 种,绝大多数分布于赤道两旁。

    我国已知白蚁 4 科 44属 479 种,其中散白蚁属种类最多,超过 100 种,其次是土白蚁属、大白蚁属和乳白蚁属。

二、白蚁类型:

(1)木栖白蚁:木材是此类白蚁的唯一栖息场所,巢穴和群体都在木材内部,一旦离开,就无法生存。这类白蚁有固定的栖息场所(也是其取食场所),很少侵蛀别的木材。巢群不大,没有固定结构的巢穴,极易因商贸活动而扩散。(2)土栖白蚁:此类白蚁在地下的土壤中筑巢,或筑巢高出地面成塔状,称为蚁丘。以树木、树叶和真菌为食。主要危害堤坝和园林绿地,对家庭不构成危害。

(3)土木栖白蚁:此类白蚁是家庭白蚁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可以筑巢于土壤或砖墙空隙中,也可筑巢于木材或活树的树根和树干中;或者兼而有之,即一个巢群的白蚁,一部分在地下土中,一部分在木材中。栖息场所和取食场所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但较为接近。这类白蚁巢群复杂,巢穴结构固定,个体数量多,从数千只到数十万只不等。


三、白蚁分飞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 3-10 月间是白蚁分群繁殖季节。尤其是 3-6 月,白蚁外出活动、取食、修筑蚁路和分飞孔,大量地从巢中出来暴露在蚁巢外,分飞出巢配对营造新的蚁巢。

   台湾乳白蚁常见危害房屋建筑。分飞期一般在每年春夏之间,天气闷热,气压低的 4 月下旬至 6 月底,分飞时间在傍晚 19:00 左右,分飞温度在 21.7℃-30℃,相对湿度为 71%-96%,台湾乳白蚁分飞时对气压、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条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只有在气候条件适宜时有翅成虫才会分飞。

    黑翅土白蚁的有翅成虫在每年3月初在巢内出现,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下旬分飞,一般在傍晚 17:00-20:00 气象条件适宜时进行,配对建立新的巢群。  

    黄胸散白蚁一般在每年的 3 月下旬气象条件适宜时开始分飞,分飞时间在上午 9点以后至下午 3 点之间进行。

  

四、生活习性:

(1)群栖性:不论何种白蚁,都营建巢穴,把巢当作大本营,但由于白蚁种类不同,蚁巢结构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庞大的蚁巢,穿掘隧道虽然纵横密布,但均连接若干主道通往主巢,构成一个整体,蚁群中的蚁王、蚁后长住在王宫。有翅繁殖蚁的性器官没有成熟,如果不是受惊,是不会远离巢心的,工蚁、兵蚁有专门职能,要频繁外出,在外活动期间,最长一般为四至七天时间,内部联系十分密切,看上去犹如一个整体。

(2)趋暗性:白蚁畏光趋向于阴暗,过的是隐蔽生活,外出采食吸水,在地下或者木材内部穿掘隧道,即使离开物体到另一处取食点,也要事先筑好泥管式或泥被式的通道,与外部光亮隔绝。

(3)趋湿性:白蚁的生活对水的要求极关重要,如果离开了水是活不下去的,黑翅土白蚁本身含水量 79%。

(4)整洁性:白蚁有一种整洁特性,个体间相遇时互相清洁,我舐你,你舐我,不仅互相舐吮,而且又互相喂食,彼此还吞食同类的尸体,及时搬走粪便和脱皮等排泄物。

(5)趋温性:白蚁和其他昆虫一样,也是变温动物,喜温性昆虫,气温的高低是影响白蚁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同种类的白蚁对温度要求也有显著差别,如北方能生活的种类黑胸散白蚁在北方各省可以适应低温。

(6)敏感性:白蚁的活动,对外界干扰反应十分敏感。

(7)嗜好性:白蚁食谱中,纤维素占很大的比重。

(8)分群性:白蚁的传播主要靠羽化分群,黑翅土白蚁幼年巢发展到成年巢,必须经过五年以上的发展过程,才能形成成熟巢,出现有翅成虫分化现象。

五、危害对象:

(1)危害房屋建筑。不论是泥土结构、砖木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房屋都会遭受白蚁的危害。白蚁危害的常见部位:①正梁或横梁与墙的交接处;②门窗角、窗框角;③楼梯与地相连的木柱;④木板批档(天花板)的夹层中;⑤地板下面横木与墙的交接处;⑥骑楼下方的木柱内;⑦与空心砖柱相连的横梁;⑧舞台底下的横木;⑨久未搬动的木箱、木柜等;⑩阁楼底下横梁与墙的交接处。

(2)毁坏江河堤围和水库土坝。1998 年长江特大洪水造成堤坝管涌决口大多为坝体内部存在白蚁巢穴、蚁道所致。

(3)蛀蚀文书、图书、文件资料、账册、及各种棉麻纺织物。

(4)危害农林作物。主要危害甘蔗、木薯、花生、芋头、桑树、茶、竹园及树木、花卉、苗圃等。

(5)破坏交通、电讯设备。主要蛀蚀电线杆、枕木、轮船、埋地通信电缆塑料护套等。

(6)侵蚀文物古建筑的木结构等。

六、白蚁检查

当发现有白蚁危害时,检查白蚁究竟隐匿在什么部位是至关重要的,主要的检查方法是:一问、二看、三听、四探、五撬。

(1)问:即是向住户了解白蚁危害活动情况,如分飞时间、地点等。

(2)看:详细查看房屋木构件有无白蚁蛀蚀痕迹,仔细观察蚁路、分飞孔、透气孔,若蚁路新鲜潮湿、粘度强,分飞孔、透气孔完整则说明仍有白蚁活动,否则说明白蚁已经放弃。

(3)听:即对怀疑部位进行敲击,若发出空音则可能有白蚁活动。

(4)探:即试探地板是否有弹性、下降现象,若是,则可能有白蚁危害。(5)撬:即撬开地板或其它木制部位,检查有无白蚁。此种方法可彻底灭治白蚁,但对住户的损失可能较大。

七、白蚁灭杀

(1)饵剂诱杀:利用白蚁对食物趋向性的特点,通过提供给蚁群含有药物的毒饵,蚁群取食毒饵后使药物在蚁群内传播,从而达到杀灭整巢白蚁。

(2)粉剂灭杀:一般使用的药剂是慢性胃毒剂,直接将药粉喷到白蚁的个体体表上,通过白蚁相互间的交哺、清洁等行为传递,可以达到整个群体的白蚁中毒死亡。该方法大多用在灭治乳白蚁属、散白蚁属和土白蚁属的种类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施药的方法、季节、部位、药量及效果的检查。

(3)药液喷洒:通过对需要防治的部位全面喷洒,使药物滞留在白蚁活动区域的环境中,当白蚁再次活动或危害时,由于接触到或吸收到药物时,会导致死亡或驱避转移。在操作时一定要全面喷洒,不能遗留,以免影响白蚁灭治效果。注意事项 : 白蚁防治药物必须使用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生产并检测合格的药物。药物选用毒死蜱 TC 测算使用的浓度、剂量。如选用其他药物时,应作相应调整。

八、移植树木白蚁预防:

a。 移植树木的白蚁预防可采用白蚁检疫、药物屏障等技术措施。

b。道路、公园与小区绿地等在建设过程中,宜清除建设场地的树根、树桩、废旧木质材料和其他含有木质纤维素的物质。道路、公园与小区绿地等在建设或种植时需调运外来土壤填土的,应对填土进行蚁情检查,发现白蚁巢群宜及时进行白蚁防治处理,杀灭白蚁巢群。

c.从外地迁移树木的,宜实施白蚁检疫,检查是否有白蚁危害或携带白蚁活体。移植带根蔸树木或胸径较大的树木的,应在定植前检查是否有白蚁危害或携带白蚁活体,并宜按下列规定实施白蚁预防:根蔸(土球)直径小于300mm的,宜采用植前药泥处理法,胸径大于300mm的,植前宜采用栽植坑施药法,植后宜采用根蔸施药法。

d.采用药物屏障技术应防范药物对移植树木产生药害,宜按药物标签标注的最低浓度配制药泥或药剂稀释液。每次白蚁预防实施结束后,可参见附录C.0.2的内容,填写城市公共绿地白蚁防治实施记录表。

九、传统杀虫剂:

白蚁防治中最早使用的药物类别,主要包括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这些杀虫剂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如干扰神经传导、破坏细胞膜等,达到杀灭白蚁的目的。

a.有机氯类:如敌百虫、乐果等,这类药物在早期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现已逐渐被更环保的药物所取代。

b.有机磷类:如溴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杀虫效果,且对人畜的毒性相对较低,是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白蚁防治药物之一。c.氨基甲酸酯类:如呋喃唑酮、乙酰左旋咪唑等,这些药物同样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但在使用时需注意控制剂量,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十、新型高效药物:

1.硼酸苯甲酸苄酯乳油:这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对蚂蚁、白蚁等多种昆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由于其使用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一般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醚菊脂:醚菊脂以其较强的渗透性和低毒性而著称,它能有效杀死白蚁体内的微生物及幼虫,且对人体相对安全。因此,在家庭环境中使用醚菊脂进行白蚁防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3.拟格陵威: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抗白蚁药物,拟格陵威通过抑制白蚁体内的酶活性来干扰其正常代谢过程,从而达到灭杀白蚁的目的。其高效性和低毒性使得拟格陵威在白蚁防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毒死蜱: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残留的有机磷杀虫杀螨剂,结构式如图。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由于它对人畜毒性相对较低,杀虫谱广,防效优良,作为防治农业害虫的重要农药之一,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其销售额一直居杀虫剂前茅,久盛不衰。毒死蜱毒性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半数致死量)为163mg/kg,对试验动物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长时间多次接触会产生灼伤。在试验剂量下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5.联苯菊酯:是一种高效合成除虫菊酯杀虫、杀螨剂,结构式如图。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对螨也有较好防效。作用迅速。在土壤中不移动,对环境较为安全,残效期长。 联苯菊酯对人畜毒性中等,对鱼毒性很高。对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54.5mg/kg,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6.大功达:大功达是白蚁防治过程中常用的药物,主要是通过白蚁相互传染达到彻底消杀的作用,比如一个白蚁碰到了药粉不会立马死亡,而是在回巢的时候把药粉带进去,跟其他伙伴见面交流的时候把药粉传给他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达到彻底根除的效果,也是我们白蚁防治研究所所研发出最好办法的药物!

7.阿维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结构式如图。其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阿维菌素对白蚁有一定的驱避和触杀作用。

8.西维因: 西维因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第一个商品化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结构式如图。其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微有内吸性质,残效较长,能防治150多种作物的100多种害虫。3%西维因粉剂对白蚁的毒力较高,其有效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死浓度)为23.4mg/kg。

十一、防治原则:

白蚁防治药物的使用应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即使用符合国家标准,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药物。对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必须使用有驱避作用,残效期比较长,不溶于水,不挥发或难溶于水、难挥发,且对人兽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药物。灭治白蚁必须使用慢性无毒,无驱避作用,水溶性剂或粉剂,灭蚁药效适中,对人兽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药物。应尽量使用有机磷脂类和与国际接轨的药物,淘汰有机氯和无机砷类药物。

十二、白蚁防治药物作用机制:

    目前在白蚁防治上使用的农药主要有触杀、胃毒及熏蒸作用。触杀剂是药剂通过接触表皮渗入害虫体内,破坏其内部组织或神经系统,造成中毒死亡。如亚胺硫碑、马拉硫磷等。

    目前大多数有机合成的药剂都是触杀和胃毒兼备,如毒死蜱、西维因等。用触杀剂或触杀、胃毒兼备的药剂防治白蚁与防治其他害虫不太一样,一般要求药剂应有较长的持久性。药剂的持久性是决定残效毒力大小的主要因子。残效作用在实际防治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防治白蚁的药效考虑,要求在杀死白蚁后,药剂对保护对象如木材、房屋、作物、电缆等,还要保持一定时期的持久性,这样既能杀死白蚁,而且又能在较长时间内起到预防白蚁的作用。但我国生产的药剂,是从保护农、林作物和生态环 境、人类健康出发,使被保护作物没有残毒,或更有利于保护害虫和病菌的天敌、益虫等,一般残效期不长,因此,应加强缓慢释放技术在白蚁化学防治中应用的研究。

    白蚁防治过程中一定会用到药物消杀,所以我真心的建议白蚁防治工人要注意身体,在施工过程中建议佩戴手套,口罩,戴眼镜,戴安全帽帽子,工作服要穿,避免会因为白蚁药物造成的疾病或慢性疾病。

草木春秋
园林人的自然科普公众号,以植物分类为特色,同时记录昆虫、鸟类、野生动物影像。旨分享自然之美,用影像保护自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