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省人大审核通过《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意味着电动自行车限速15码正式确定,比国标标准再降10公里。一辆电动车3000元,是广州600万用户最重要的出行工具,更是全国1300万外卖群体的谋生工具,限等禁,真的是为了安全吗?网友表示很荒唐!
电动车因具备灵活性高,使用成本低,不仅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必需品,更是1300万+从业者的谋生工具。2024年12月30日,广州针对电动自行车的最严新规限速15m/h正式执行 ,意味着明年起严格执行。网友吐槽:限等于禁,不如骑自行车和电动轮椅,关于限速,对什么人影响最大?新规核心内容
新规对即时配送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严重影响骑手的收入来源
限速后,高峰期骑手来不及送餐,一堆订单超时,面临顾客投诉、派单量减少等情况发生,导致外卖群体收入锐减,换言之将严重影响外卖从业者收入来源。
要知道,新规的初衷是保障骑手的安全,却对依靠电动车为生用户产生巨大的影响,显然与设定的初衷相违背。如何平衡外卖员送餐速度和外卖员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广州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外卖产业将进入下行趋势,影响诸多人的就业,也会降低消费活力。
究竟限速15公里,究竟是安全红线还是民生枷锁,让人不禁产生疑虑。
限速15码本质原因究竟广州限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2大主流声音给出了答案。1.广州道路资源紧张。电动车激增触动了机动车道路资源,道理规划问题更凸显,限速其实本质上为了控制电动车总量,给汽车让路,让用户再次优选公交系统作为主要的出行工具。但实际上,中短途出行,电动车完全可以替代公交,出租车功能。如果都去坐地铁公交,用户出行的便利性会大打折扣。还有,汽车占地更大,如果都选择汽车出行,即使买得起用得起,广州的道路能容得下吗?2.针对性交通规则还不健全。电车数量庞大,致使管理难度加大,限或禁成为解决问题最快的方式。但实际上,速度慢了,会加剧道路拥堵情况,更不利于缓解交通压力。盯着自行车限或禁,但是没有健全的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制度,新规也只是流于形式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的交通管理难题。本台观点广东是电动车生产大省之一,贡献了大量税收,提供了可观的就业岗位,理应对电动车友好。而且广州外人人口多,善待他们,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限制600万骑行者放弃电动车不契合实际,是车主们的生产工具、赚钱助手,不可或缺,制定政策者不应该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任何管理都应堵和疏并行,规范交通违法行为,建设非机动车道,既能保障城市交通安全,又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多些包容性,多些情与法的平衡,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才能增进民生福祉,而不是给电动车设置诸多限制,影响上班族的通勤效率,给底层老百姓原本艰难的生活火上浇油。对于广州对电动车的限制,你有何看法和观点?欢迎留言。
重大预告:2025年朗涛突破全新产品,将于12月全网发布,同时启动【好车“曾卖”,2025伙伴计划】,或将对行业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曾姐杯”首届(2024)年度好车发布会
重磅预告│“曾姐杯”首届(2024)年度好车发布,即将全网奋勇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