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海派文化
服饰篇
SHANGHAI
衣香鬓影:服饰里的海派文化
在1843年前,上海是江苏省松江府下属的上海县。当时的上海人衣着服饰基本与江南地区类似,以苏州地区的服饰为风向标。到了近代,伴随各项条约的签订,上海开幕后在城市发展和衣着风尚方面出现了巨大的转变。19世纪后叶,清政府将南洋通商大臣衙门从广州转移到江苏,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同时上海在对外贸易功能上,也取代了苏杭的地位。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三方势力鼎立,上海的政治影响力大幅提升。由此巩固了上海作为中国的时尚中心城市的地位,并为上海的服饰产业发展和演进提供了优渥的土壤。这一时期,上海吸引了政商、文艺等各界人士及其家眷在上海生活,而其中不少影响力较大的公众人物,他们的服饰也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他们的衣着风尚也成为了当时时尚的引领者。
民国时期的海派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和交融的特征,在服饰文化上西方对上海的影响日益加剧,人们的服饰审美观逐步细化,突出女性身体曲线,渐渐成为了服饰装扮的重要影响因素。
“摩登”意为现代,同时也具有时尚的光环。时尚光鲜、优雅精美的摩登服饰是上海生活的标志性符号。1993年的《玲珑》杂志曾经勾画出当时“摩登妇女”形象,不论年龄,凡烫发、粉脸、涂唇、细眉、长衣、短袖、短裤、长袜、擦指甲、高跟鞋的都称之为摩登妇女。不论是当时的富人阶层还是底层民众,只要有机会,摩登装扮都成为了他们的心之向往。
生活在上海的人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追求时尚,在摩天大楼、百货公司和电影话剧明星的刺激下,时尚快速变化。上海的服饰时尚引导中国的服装逐渐与西方服饰特征相融,合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民国时期的上海摩登等海派特性以及上海特殊的城市地位,让上海成为了中国乃至远东的服饰时尚的风向标,人称“东方巴黎”。当时有一首歌谣传唱:“人人都学上海一样,学来学去难学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早已翻花样。”
当时社会的一众名流,公子名媛、电影明星、知识分子、舞女和交际花成为摩登时尚的理想衣着形象。政商两界、文艺界人士以时髦的服饰为代表精英的象征,男青年身着西装出席各类活动,名人女眷更是举办时装表演。胡蝶、阮玉玲等电影明星是上海乃至全国的时尚偶像,她们的衣着以及在电影当中的角色造型对服饰流行也具有较大的影响。男士西装、西式连衣裙、西式大衣逐渐取代传统服装样式,总体在风格和式样上,上海的服饰受西方流行影响较大,中西并举一词概述了当时的服饰现象。
之后,借助西式连衣裙的穿用形式旗袍马甲和衫袄合二为一,开启了海派服饰代表式样——旗袍的流行,中西结合的装扮成为上海时髦女装具有中式元素的主要形式,其中中式传统女装却陷入落寞。西式女装品类也大大增加,运动服、礼服、婚纱、内衣、泳衣等颇为流行。通过裁剪结构形成三维立体效果的西施服装,使得服装更加贴身,显现女子凹凸形体的曲线,称为西化和新女性的表观符号。相对应的,上海摩登男子对于西式服装同样讲究,除了从国外购买进口货,还会去西装名店定制西服大衣,置办一套时髦的西装行头价值不菲。
上海时髦女性对流行服装的追求推动了上海中式服装的式样创新,旗袍和中山装样式的男装将本埠创新推向高潮。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1949年,旗袍的流行是上海女装时尚的主旋律,旗袍的形式丰富、变化迅速,每年都有新花样,是上海旗袍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倒大袖”、“齐刘海”到下摆线高低改变、旗袍收腰、袖口收小,印花、材质的变化见证了民国上海的起伏。男士中山装在20世纪中国服装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在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人着装观去改造西式服装的创新结果,参照了日本的学生装,陆军士官装、广东便装与纯西式服装,是中西文明结合的新产物。
上海纺织产业的机器化工业生产,为上海的时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缝纫机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出现了规格化机器生产的衬衫发展成“机制缝纫业”。上海发达的报刊传媒业宣传着服饰装扮时尚,将西方的时尚流行风格传入国内。
作为代表性服饰的旗袍也早已走向世界,不仅在好莱坞电影当中,华人女性常常着旗袍作为身份的标志,许多国际服装设计大师也都曾表明在作品中有一部分灵感来自于旗袍。海派服饰文化不仅是品味和格调的象征,通过服饰所表达的服饰文化以及上海的生活观,也成为了经典符号,是跨越拜年的对东方美学的传承。
@ “寻味海派文化”研学小队
衣香鬓影:服饰里的海派文化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跟随“寻味海派文化”研学小队队员的脚步,一睹衣香鬓影的风采。
“一件浅粉色的旗袍,袖口压着极窄的一道黑白辫子花边。”
“穿着一件苹果绿软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有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
“她穿着一件曳地的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便留着个绿迹子。”
穿着旗袍在光影间穿梭的,是曼桢,是曼璐,是王娇蕊、孟烟鹂、白流苏,是一段四十余年的旖旎旧忆。
一、旗袍的“前世今生”
旗袍,顾名思义是指旗人的袍服。民国成立后,在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出现了各种文明新装,袍服较传统短衣更能御寒,且与西方女式长款大衣颇为相似。因此在1920年前后成为上海冬季流行的服饰。
1925年后,在西方现代时装设计理念和男女平权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选用更轻盈的材质作为旗袍面料,并将其改造为日常生活的着装。随着中国第一代服装设计师的出现,以及专营女性服饰的公司诞生,让旗袍一度成为最时尚的流行服饰。这种借鉴传统设计,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服装,仍然沿用着“旗袍”的名称,但早已与最初的样式有了天壤之别.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服制条例》,规定女子礼服之一为长身旗袍,旗袍便成为了当时中国女性的标准服饰。
二、“轻裾随风”——海派文化博物
馆的旗袍收藏
海派文化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海派文化的收藏、研究,馆内珍藏爱国民族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家族女眷荣慕蕴等的数十件旗袍精品,反映着海派文化中重精工、善变化的精髓,时隔多年,依然令观赏者啧啧称奇。
(一)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白手起家之时,他们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雄厚的资本积累,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即荣毅仁的叔叔与父亲)却创办了茂新、福兴、申新面粉和纺织两大工业系统共21家企业。
1914年至1922年8年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到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14家,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厂。
如今,馆内珍藏的旗袍正是出自荣氏家族、又由上海老旗袍珍品馆赠送而得,旗袍的主人包括荣慕蕴、荣辑芙、荣卓如、荣智珍等荣氏家族后裔,以及华若芸、姚翠棣、刘莲芳、吴盈钿等荣氏姻亲。她们的旗袍多以成套的“旗袍+西式外套”为搭配方式,这种搭配更符合西式礼服中套装的概念。一件旗袍的面料常以多种工艺来装饰,比如暗花绸缎上再添印花、修金、笔绘、彩绣、亮珠、闪片、绢花或缎带等,常见三种工艺同用,既能体现出现代工业制造技术,也兼具传统织绣工艺特色,体现出海派旗袍在20世纪下半叶的流变特征。
(二) 旗袍造型流变
京派还是海派?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旗袍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而当时的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都是属于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摈弃了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旧式的旗女长袍淡出历史舞台。旗袍最初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长马甲改成有袖式样,新式旗袍初具雏形。
革命后的旗袍有了质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发生之地却是上海。民国时期的旗袍大多收腰,注重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袍内也不再着长裤,而是大胆露出肌肤,面料也愈发轻薄,印花织物增多。以上种种表明,旗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提的新品种。
20世纪20年代,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不断改进,最终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此时,改良后的旗袍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三、旗袍之美,何以共谈
辛亥革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余波何以扫到服装界,旗袍之风何以迅速统一了人们的审美?
其实,自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开始,中国学生和军人中就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为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埋下了伏笔。
旗袍线条流畅优美,又节省人工和衣料。它可以迎合高矮胖瘦各种身段,适用于一切场合,不管是常服,还是舞衣、制服,都十分合适。因此,旗袍很快席卷全社会,从学生到女工,乃至上流名媛,都开始穿旗袍。“服分等级,饰别尊卑”的规条不复存在,旗袍就是民意所向,这也正迎合了平等、自由的现代精神。
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期,这时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了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一扫清朝矫饰之风,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
民国旗袍出现与西方服饰审美一致的特征,又率先在上海流行起来,这些并非偶然产生。在当时,上海这个中西文化杂糅的大都市是最具条件的诞生地,当今或许已经难以寻找民国旗袍诞生于上海的确凿证据,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两字所引发的联想,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
四、 结语
海派旗袍泰斗金泰钧先生说:“世界上诸如和服、韩服、纱丽、纱笼等民族服装都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一变就失去了它们的身份,所以它们永远是经典的传统,不是时装。只有旗袍一直在变,兼具了时尚和传统两种看似无法调和的身份。”
上海在无穷的变化中赋予了旗袍新的生命,上海滩时尚的新女性,尤其是名门闺秀的旗袍,做工之精细,线条之流畅,款式之多样,盘扣之巧思,绣工之静美,开衩之适度,搭配之得当,无疑代表了海派旗袍的最高水准,体现出高贵典雅的审美旨趣。在欣赏这些华美衣物时,我们未必能立刻体会到这些华美衣物背后历史的厚重感,但这体现在服饰变化中生生不息、自我迭代的精神,自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风云变幻的缩影。
推荐书目
下面,又到了大家熟悉的荐书环节啦!
1.《上海服装文化史》
作者:徐华龙
ISBN:(纸本)9787547302224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年:2010年
索书号:TS941.12-092
简介:本书在研读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从文化心理、职业特色、政治意识等多角度、多层面对上海自1843年正式开埠以来一百多年的服饰变迁做了较全面的论述。
2.《长衫旗袍里的民国》
作者:邹婧
ISBN:(纸本)9787304066048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
索书号:I266
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衣裳、更衣记、上海赋·只认衣衫不认人、女子的服饰、论女子的衣领、女人与装饰等。
3.《中国红帮裁缝发展史(上海卷)》
编者:陈万丰
ISBN:(纸本)9787811111866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年
索书号:TS941-092
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上海开埠后的宁波裁缝、红帮裁缝的崛起与成名、国内领先的近代服饰业、名人名店等。
寻味海派文化系列:
参考资料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海粟讲堂】摩登风尚:近代上海服饰
图文
桂静妍 周潘
排版
王延童
校对
施文渊 陈思雯
来源
图书馆阅读推广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