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海派文化:品方言之韵 知海派传承

文摘   2024-10-21 13:50   上海  



回忆海派文化

品方言之韵 

     知海派传承



近几年来,从《爱情神话》上映到《繁花》热播,沪语影视作品登上银幕,受到全国各地观众的关注,让沪语这种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独特气质的的方言,作为闪亮的名片走出上海。影片和电视剧中随处可听的上海方言,极大程度上造就了故事中浓浓的海派文化氛围。




上海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之一,以其海派特色成为近代中国三大方言之一。宏观上看,近代以来,上海从农业文化、手工业文化为主的城市转变为一个以商业化、工业化为主的都市,而这些转变恰恰都反映在上海话上。

上海在古代原本是松江下游入海处的一小段支流,被称为“上海浦”。到宋末元初,上海逐渐成长为华亭县东北的一个重要市镇。1291年,元朝正式设立了“上海县”,此时的上海已经成为了一个吸引众多外国商人前来贸易的沿海大港和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与此同时,一种不同于松江方言的新方言——上海方言,伴随着这座新兴城市的兴盛而逐渐形成。



1843年,上海正式对外开放通商。随着租界及原县城、南市、闸北等区域迅速发展成为繁华的城市区域,上海成为国际移民城市,人口数量激增,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且迅速,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融合,使得市区内的上海话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演变。

渐渐地,一种以繁荣的商业为基础,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不同于农业文化、官场文化的新型文化——海派文化诞生了。对于海派文化的特点,钱乃荣总结,“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善于融合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及各种新思潮,与本土文化能很好地结合,并且善于创新。这一新兴文化开始积极地影响着上海方言。” 当时占上海人口80%以上的全国移民带来了各地方言,尤其是江浙吴语对上海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方言和以松江话为基础的上海话发生了碰撞。上海方言不拘一格地吸收了各地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


如此一来,上海方言吸收了各地带来颇具特色的新词汇,如苏州话的“吃家生”、宁波话的“阿拉、高头”、苏北话的“乖乖弄底冬”等等。再像“电车、无轨电车、汽车、马路、洋房、自来水、电灯泡、商会、孤儿院、粉笔、口琴、操场、花露水、雪花膏” 这些词,并不属于中国本土通用语言中存在的词汇,其所指都是从西方传来的新事物,当时的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这些新事物在上海的落地,更是创造了这些新事物的上海方言,接着这些名词普及到通用语言中走向全国。大量的音译外来词也诞生于此,如“白脱(butter)、色拉(salad)、白兰地(brandy)、开司米(cashmere)、派力司(palace)、麦克风(microphone)……”


 SHANGHAI

 HELLO 


在上海转向商业化和工业化之后,上海话语汇当中也同步反映出了城市的变化。比如大量的商业词语在上海话中产生,蔓延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上海人最先把商业范围中的职业称作“饭碗头”。“铁饭碗”就指稳定的职业。还有一种叫“橡皮饭碗”,敲来敲去敲不碎,也指那种甚为稳定的职业,如过去指邮政、银行、自来水厂等职业。以货喻人,“卖相”原来指商品的外表,现在主要用来称人的外表,狭义又指“脸蛋”。

海派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表现出上海文化包容的广博襟怀。在接收来自不同地方文化的同时,海派文化的多元性也推动着已有词汇的多元性发展,一边不断生产,一边散布各方。






本次的研学活动中,“寻味海派文化”探索小队的队员们,参观了上海海派文化博物馆(宝山校区),在这里有一个专门展出方言的展区。而他们也通过这次参观,明白了方言在海派文化中独有的价值内核。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感想:





作为一名外地人,我对于上海话其实并没有多少了解。听的最多的,无非就是公交车上用沪语报的站名。展馆中的介绍和展出,则是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让我从两个维度——一个是纵向的、历史的,另一个是横向的、中外的——了解到了上海方言的内涵所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上海话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之所以用这个词来形容,是因为上海话好像在每个阶段都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作为一个繁荣的商业区,上海可以说是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新”的事物——接受并且欢迎这些“新”的事物来到上海;对于一时间不能够适应的事物,上海则会花些时间去了解、包容。这样的模式下,海派文化商业性与包容性相互交融的特点得以体现,而上海的方言也受到这些特点的影响——在商业性的的要求下,不断更新自己;在包容性的要求下,不断引进新的词汇。



现今的上海话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语言集合体,包含了苏州话、杭州话,甚至有普通话的元素在内。展馆中一个介绍上海话词汇的展板中,有16个字令我最为印象深刻——“兼收并蓄,丰富多彩;细腻传神,气韵生动”。除了包容之外,上海话还是生活的,上海方言,就是这一方水土中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所以在上海方言中,生活气息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一总拢共”“一点点”能够让人联想到清晨中菜市场中的叫卖,和高楼大厦中的会谈。

除了中国本土的因素,外语对上海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洋泾浜”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为独特的产物。“水门汀”“开司米”“麦克风”无一不是音译过来的词汇,也正是这些词汇的引进,让本就充满活力的上海话再添青春的气息。旧的有所保留,新的有所发展,这种新旧交替的状态是和谐的,它展示了上海方言经历的悠久的历史和上海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这也是上海话能够为现今不同年龄的人接受的原因。

在此之后,我们还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看到了沪语电影的相关展示,并欣赏了一些沪语配音的电影片段。这让我有了更为新奇的体验,仿佛我与海派文化又近了一步。



本次的参观让我有了许多收获,其中方言的部分带给我许多的知识和极大的震撼,也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商业性和包容性相互交融的海派文化内核。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派文化的内涵,体验海派文化独特的魅力。



所以,我们也想向广大读者,推荐图书馆关于上海方言的相关书籍:


01#

《上海话的前世今生》


作者:钱乃荣

ISBN:(纸本) 9787545814668

出版社:上海书店

出版年:2017年

索书号:H173/8314.24  H173

简介:这是沪语研究专家钱乃荣教授细说上海话的一部文集,共分五册,作者以其长期的研究成果和深切感悟,对上海话和上海话文化进行具体详尽的分析,用通俗有趣的文笔娓娓道来,让你能感性体验上海方言与海派文化。


02#

《上海话大词典(辞海版)》


作者:钱乃荣 许宝华 汤珍珠

ISBN:(纸本) 9787532622481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年:2007年

索书号:H173-61

简介:《上海话大词典(辞海版)》是新中国成立至今首部收录最多词汇的上海话大词典。收集了1.5万个上海话词汇,全部采用国际音标标示,注释简洁明了。词典里收录的词汇不论新老、无谓雅俗,都有囊括。


03#

《上海话俗语新编》


作者:尉迟梦作 钱乃荣、黄晓彦编 

陈青如绘画

ISBN:(纸本) 9787567134522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2022年

索书号:H173

简介:本书为“海派俗语丛录之一。主要选取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小报上的相关专栏,包括尉迟梦文,陈青如图的《上海新俗语图说》,与汪仲贤先生《上海俗语图说》均一脉相承,为之“续篇不为过;以及姜太公撰述的《上海闲话新篇》、浅草撰述的《新语林》,仍然保持“俗语图说特色,这些俗语和漫画展现了当时上海的风土人情和上海民众的人生百态,可谓是一幅上海“浮世绘,一定意义上也是早期海派文化的缩影。本次重新整理出版,无疑对于语言、民俗、文化、社会等各界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有助于真实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字的变迁,对海派文化传承与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寻味海派文化系列:

我亦是行人——寻味海派文化研学活动预告

走进海派文学中的故事

逛游非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海派文化之“再踏红色之路”

伴雨迎春,细品魔都:“我与海派文化”

“我与海派文化”之“寻味博物馆

“我与海派文化”之“园林篇”

“我与海派文化之“老街篇”



参考资料:

[1]钱乃荣:《从上海方言看海派文化》,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1卷第5期

[2]沈嘉豪:《钱乃荣:上海话的传承,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起来》,载《解放日报》


图文 | 杜家辉 桂静妍 周潘

排版 | 王延童

校对 | 张炜 施文渊 陈思雯

来源:图书馆阅读推广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往期回顾

 观影预告|“人人都与死神共舞,却无人像伊丽莎白那样”


“悦”读新视界|新书推荐第15期!




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
发布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的最新动态信息;提供咨询服务;进行读者服务、阅读推广;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