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海派文化之四
海派之韵,民俗悠长
上海的民俗文化是在“中西合璧、五方杂处”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江南地区民俗是底色,进入二十世纪后,上海逐渐成为一座国际移民城市,原有本土民俗发生中西、古今交融后,形成具有独特地域性特征和文化背景的海派民俗。
海派民俗的主体是从海派民俗孕育初期一直到当代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中的民众,而其构成也丰富多样。据统计,1942年来自美英日法俄等国的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侨民已经达到15万人之多,此外还有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等地的移民总计超过了110万。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人们构成了早期海派民俗的主体,此外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
海派民俗的孕育时期是在租界与华界共存的上海开埠之初。城市管理上的中外分治,使得城市建筑和景观上也产生了中西混杂的景象。今天我们在上海的老城街头依旧能看到许多罗马式、巴洛克市等不同的设计风格,著名的外滩建筑群就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除了具有鲜明的海外风情的建筑,在上海也诞生了东西融合的典型建筑——石库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改变了过去追求繁复雕刻的传统,转而追求简约,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至今依旧有上海市民居住在有着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这些建筑大多被命名为“里”“弄”,由此也塑造了上海独一无二的里弄文化。
海派民俗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上海作为中外交流的前沿阵地吸引了各国各地的各色人物聚集于此,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江南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中西方文化自由碰撞。面对多元的文化环境,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这使得各地的文化在此处都有了创新和发展。上海开埠后到上海谋生的各地移民将家乡风味带入了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地方菜馆林立,菜系遍布精广、锡、扬、杭、闽、川等地,还有清真菜馆和各类西式餐馆等,在江浙一带的菜系基础上还形成了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本帮菜。如今,我们依旧可以说上海都是一本菜系图鉴,在这里集聚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菜系。
上海的戏剧文化同样也是全国独树一帜的。近代以来,各类新兴文化产业往往发轫于上海,上海的文化环境保持了鲜活繁荣的景象。中国话剧、中国电影在此处萌芽。1907年留日学生在上海成立了春阳社,第二年上演了《迦茵小传》,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今天,我们能在上海轻松地看到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等各类戏剧的演出与优秀的戏剧发展环境有密切关系。
在民国建立后的二三十年时间中,上海迅速的从一个埠际经济中心发展为国际性的繁华都市,有“东方巴黎”“远东第一大都会”的美称。从地图上看,上海似乎远远称不上大,却总是常常听说“大上海”,这来自于孙中山提出的“大上海计划”的建设规划。但是上海以其多元包容等现代都市特征彰显了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大胸怀,大气度和大格局,这也是当今上海城市精神中的“有容乃大”。这也影响了海派城市文化和民俗的发展,中西结合、注重实用、追求享乐、追逐时尚,成为这一时期海派民俗中最为鲜明的风格。
以结婚习俗为例,上海开放通商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侨民选择在上海定居,他们在上海举行西式的新式婚礼。这种新式婚礼,也吸引了一大批接受了西方自由思想、自由恋爱的年轻人,他们倡导简化婚礼程序,尊重男女双方意愿的文明婚礼。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礼就是典型的新式婚礼,名人效应推动了更多的上海民众选择举行新式婚礼。
海派民俗的主体更是市民群体,他们的喜好对海派民俗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文娱消费领域更具浓厚的都市性特征。鸳鸯蝴蝶派小说、海派京剧、小报画报、月份牌年画以及电影院,游乐场,歌舞厅等消遣娱乐类的文化是像极其民俗,也因迎合了上海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经久不衰。上海的节日在当时最为丰富,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洋节”一同欢度,在春节张灯结彩,在圣诞节相互祝福的景象其乐融融。
新中国建立之后,海派民俗进入转折期,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海派民俗发生改变。建设初期,因倡导简朴的社会风气与实际物资短缺的情况,掀起一股旧衣改制风潮。在“文革”之后,上海又出现了奇装异服的景象,青年男女着装大胆、造型奇特。
在新时期,海派民俗表现出的是最本质的精神内核创新,海派民俗在21世纪依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焕发新的活力。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海派文化的探索小队,探索上海街头巷尾的点点滴滴吧!
本次活动历时一天,共参观了上海大学海派文化博物馆(宝山校区)和徐家汇源景区内的两处主要人文景点,徐家汇源景区内主要参观了包括土山湾博物馆、百代小楼、上海电影博物馆在内的三处地点。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海派文化的内涵,并从方言、建筑、城市空间分布、服饰、民俗活动等多个方面认识了海派文化发展过程,以更为全面的视角探究海派文化的精神内核,在研学活动中体验到了依托地域进行学习的优势。
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一站——上海大学海派文化博物馆,海派文化从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四个方面得以呈现。精彩纷呈的文学、趣味横生的绘画、典雅时尚的服饰、独一无二的方言,这些要素,构成了海派文化最为基本的底色。
海派文化的特点——中西交融,即开放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现了出来。绘画中呈现出的西式建筑,方言中的音译外来词,无一不诉说着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对上大博物馆的参观,我们了解到海派文化在文学、绘画、服饰、方言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对海派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到达本次活动的第二站——上海电影博物馆,我们参观并了解到电影在上海的发展史。
从“方兴”到繁荣,上海电影可以说是发展迅速。自徐园放映“西洋影戏”开始,上海电影很快就呈现出商业性特点。而后随着影院增加,上海的电影类型也越发多元。除此之外,在上海电影中我们能够看见城市空间的变化,进而让我们从上海这座城市本身这一整体角度看到了上海变迁中海派文化的发展。
在本次活动的第三、第四站——百代小楼和土山湾博物馆,音乐、雕刻和绘画向我们展示着海派文化的本质——多元文化中的平等、理性的光辉。它有时是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有时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黄杨木雕,艺术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海派文化的形象在我们眼前逐渐完整。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参与同学的课余生活,让参与同学对海派文化有了新的了解,还让同学们了解到了不同领域在上海的发展历程。总之,本次活动圆满落幕,我们也期待未来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海派文化,能有更多愿意了解、传承海派文化的人。
《上海城市民俗史》
作者:蔡丰明 程洁 毕旭玲
ISBN:(纸本)978753217782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
索书号:K892.451
简介:上海城市民俗史研究。本书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将上海的城市民俗分为古代上海城市民俗、近代上海城市民俗、现当代时期上海城市民俗三个阶段。并通过对各个时期中上海城市的社会背景、民俗风气、典型民俗事像及其历史地位等内容的阐述,对上海城市民俗进行了全面、系统、整体的梳理,清晰勾勒了上海民俗由“乡村-城镇型形态向“现代都市型形态发展演变的运行轨迹,深刻揭示了上海城市民众通过其民俗行为方式所体现出来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崇尚功利、注重实用,世俗享乐,追求时尚,重商轻农,崇尚洋派,张扬自我,追求个性等等人格精神。有利于人们从更为学术的层面去认识与把握上海城市民俗的整体面貌以及上海民众不同于其他地区民众的“市民性特征。
《年味乡愁 上海滩民俗记趣》
作者:上海通志馆 《上海滩》杂志编辑部编
ISBN:(纸本)9787567132016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
索书号:K892.451
简介:《年味乡愁-上海滩民俗记趣》是《上海滩》丛书中的一种,所收录的文章挖掘和记述了上海地区民俗文化方面的种种趣闻轶事以及这些风俗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内容涉及旧时上海的新春年俗、城乡地区不同的婚嫁风俗及其演变,以及清明祭祀、端午品五黄、七夕祈子、立夏吃蛋与称人、中秋拜月等各种节气习俗,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上海风俗画卷。这些文章蕴含着淡淡的乡愁,能使广大读者了解上海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而在当今已渐渐消逝远去的民俗文化,理解节日风俗的由来和内涵,以利于弘扬传统民俗,重建乡土记忆。
《上海民俗 民俗文化视野
下的上海日常生活》
作者:仲富兰
ISBN:(纸本)9787807416418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
索书号:K892.451
简介:本书探讨了上海民俗的文化内涵,从新的视角评说上海民俗如何影响了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和品性。本书还对上海民俗文化如何适应时代的创造性转换,以及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城市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思想。
参考资料:
徐锦江 郑崇选等:《海派文化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1
END
1
图文:杜家辉、桂静妍、
顾婉文、游古城、周潘
排版:王延童
校对:施文渊、陈思雯、
张炜、张子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