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脾虚则百病生”,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脾虚会带来许多问题。
“十人九脾虚”,脾虚究竟是哪儿虚?今天和安利君一起了解对症健脾!
脾虚,通常指脾脏功能失调。脾在中医理论中负责运化水谷、水湿,输布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功能密切相关。饮食不节、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因素均会引起脾虚。常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纳呆、神疲乏力及身体肥胖等。
《中国中西医消化杂志》发布脾虚的不同人群占比:青少年达21.2%,“三高”人群20.9%,经常饮酒人群26.4%,高负荷工作人群34.2%。
饮食失调
脾和胃密切相关,共同承担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重要任务,胃负责初步消化,脾负责营养转化和运输。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暴饮暴食、偏食挑食、食用过多生冷或油腻食物,都会损伤脾胃,导致脾气虚弱。长期饮食不当使脾的运化功能受损,无法有效转化食物为气血,导致脾虚。
忧思过度
情绪波动,忧思过度,直接影响脾功能。中医理论中“思伤脾”,过度思虑导致气机郁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随之虚弱。
劳逸失度
长期高强度工作与生活状态,体力或精神劳累会消耗气血,使脾气受损,减弱脾的运化功能,长此以往,气虚体衰,脾虚之症悄然显现。
缺乏运动
脾主四肢和肌肉,肌肉过劳或过逸都会影响脾。中医强调“动则生阳”,现如今人们多伏案工作,缺少运动,过于安逸,阳气不升,导致神疲乏力、消化不良、代谢异常,是造成脾虚的重要因素。
脾虚不仅涉及脾脏本身,伤气血、免疫力下降,还关联到五脏六腑,以及呼吸、消化、循环、生殖等多个系统的功能性问题。
脾受损,胃受累
中医认为“脾胃相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虚导致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减弱,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食后腹胀。脾的运化功能受损,胃内食物不能有效转化为气血,影响消化系统运作。
脾气弱,肺气不足
脾与肺在中医理论中有密切联系,“脾为肺之母”。脾气虚弱会影响肺气的生成和下降,导致肺气不足,出现气短、乏力、易感等。脾虚还可导致肺失宣降,出现咳嗽、喘息等呼吸系统问题。
脾虚,心脏气血不畅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脾虚影响气血生成,导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同时,脾虚还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心脏供血功能和正常运作。
脾虚,肾也虚
脾与肾同属土水相生的关系。脾虚影响肾精的生成和储藏,出现腰膝酸软、耳鸣、头晕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肾阳不足,影响肾脏的温煦和气化功能。
调理饮食,健脾益胃
少食寒凉、辛辣、刺激食物。春季温度不稳定,脾胃怕生冷,尽量不吃或少吃各种生冷寒凉的食物。
多食山药、红枣、豇豆等味甘性平的食物,有益于脾胃健康。可选择人参、茯苓、白术等食药两用之物。人参能补益脾胃之气,白术可补气健脾,茯苓可健脾利水渗湿。三者合用可补益脾胃、化湿祛湿。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胃功能失调则食量减少,脾虚运化无力,衰败气血无法及时排出,新生气血亦无法补足身体。人参可补气益肾,主五脏不足;玉竹可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枸杞补益精血,主气虚;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玫瑰、牡丹散瘀祛瘀、平气安神,配用补脾益气疗效佳。
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规律饮食:一日三餐规律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维持脾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
早睡早起:晚上10点半上床,在11点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不宜做兴奋神经的事和剧烈运动,不宜看手机太晚避免熬夜。
适度工作:工作或学习时集中精力,保持效率避免拖延。建议进行50分钟后,安排5至10分钟的短暂休息,可深呼吸、伸展或散步调整状态。
情绪管理,保持乐观
秋天情绪易出现波动,出现“悲秋”。有烦心事找亲朋好友倾诉,或听听轻松的音乐、做喜欢的事,以转移注意力。紧张时,可深呼吸或冥想,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秋天气候逐渐收敛,适合休养生息,不适宜做剧烈运动。推荐瑜伽、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每周锻炼3至4次,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吃得过饱则要适当延长休息时间,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增添衣物,避免受寒
秋季昼夜温差大,注意防外寒侵袭,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寒。衣服要盖好肚脐,肚脐名为“神阙穴”,后面还有命门穴。裸露腰腹会让这两个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袭,影响脾胃功能,晚上睡觉时这个部位要盖好被子保暖。
互动问答:
秋季您怎样通过食疗调整脾胃?
留言告诉安利君吧~
参考资料:
[1] 匡武,吴旸.从“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探赜李杲治方思想[J/OL].环球中医药,1-6[2024-08-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652.r.20240815.1814.002.html.
[2] 丁沛,董刘佳,袁红霞.基于五脏相关论辨治脾胃病[J].光明中医,2024,39(16):3308-3311.
[3] 胡玲,唐旭东.《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解读[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4,32(08):660-664.
[4] 丁沛,董刘佳,袁红霞.基于五脏相关论辨治脾胃病[J].光明中医,2024,39(16):3308-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