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级中心”,迎来首批创客

学术   2024-11-06 18:20   江苏  


最近一个月,围绕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的建设,新区生物医药谷的工作人员都格外忙碌。对外,前往全国各地高校开展深层次沟通、对接具体转化需求;对内,根据现有公共服务平台情况,进一步布局建设18个功能子平台。


“目前,已有东南大学团队入驻分中心转化平台开始工作。”分中心相关负责人吴昊博士介绍,“该团队聚焦人体器官芯片研发,近期就要与国内一家大型药企展开合作。”




01
显示屏上,一个迷你“心脏”正有力搏动着,鼠标选中,旁边会自动跳出它的各项数据。


这样的画面,就出现在分中心转化平台的一间实验室里,这个“心脏”其实是一个器官芯片,大小只有1毫米,功能却与真实心脏无异



这也正是这间实验室的主人公——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院长顾忠泽教授团队,一直以来攻关的事情。

“简单理解,器官芯片就是在体外培养一个微小的人体器官,它的功能跟人体内器官是一致的。”顾忠泽说,“通过这个器官芯片,我们可以进行药物筛选、药效评价等实验,既能进一步降低实验动物模型成本,也能更加贴近人源反应。”


不久前,顾忠泽带着这个技术进驻分中心,在此进行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在他看来,新区生物医药谷产业生态完善,上下游企业众多,能够为团队继续开展应用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来到这里不久,已经有很多企业有合作意向了。”顾忠泽说。



不只是团队自身的技术成果转化,作为东南大学与江北新区合作共建“大医科”的重要一部分,顾忠泽所负责的器官芯片公共服务平台,还将与分中心继续加深合作,参与筹备建设药物设计与筛选发现子平台,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蓄力。


02
像东南大学器官芯片这样的项目,分中心正在持续对接中。

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富矿”,但在推进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提出要在部分地区试点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其中,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落地新区生物医药谷。当前,分中心已经全面展开各项建设工作。就在近日,分中心团队还前往了复旦大学,进一步沟通转化合作事项。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首先需要技术平台的支撑。”吴昊说,“我们计划设立18个功能子平台,通过倾听高校的需求,打造形成一个从高校科研产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再到小批量试生产的‘全链条’技术支持保障体系。”

据介绍,分中心已与全国25所高校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这些高校可以将科研成果项目在此转化,也可以参与到分中心的技术平台建设中。

同时,为了让高校科技创新有效支持产业创新,分中心还会定期面向科技领军企业收集技术需求,由企业与参建高校共同选题、答题,以“企业张榜、高校揭榜”等方式做好需求和项目的匹配,开展校企协同攻关。


除了技术支撑之外,龙王山下,11栋白色楼宇也已建成。这里将成为分中心的运营载体,承接展示、交易、路演、数据4大中心,并有餐厅、咖啡馆、健身房等配套建设。

“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在跟我们沟通入驻事宜。”吴昊说,“未来,高校的老师同学们可以在这里做科研、做转化、工作生活;我们也会组建一支200人左右的技术转移转化队伍,帮助高校团队跨越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各种难题。足不出园区,就能实现技术转化,产出更多创新成果。”

从一个平台,到一群高校,当越来越多具有转化前景的优秀项目汇聚新区,创新在此“无缝衔接”,这片热土正加速前行。


来源 | 南京江北新区

编辑 | 石丽莹

审核 | 陶禹歌 钱钰玲


南京生物医药谷
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公众平台官方账号,用于发布最新资讯、优惠政策、园区建设动态、企业发展情况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