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峡工程到平陆运河,刘宁的“水利万物”

文摘   2024-10-25 19:00   贵州  
水润中华,河以载道。2000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说,“水利万物”,意思是说水默默滋养世间万物。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擅长与水“打交道”的民族,从都江堰到京杭大运河,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这些水利工程滋养着万物,也涵养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几千年来,在广袤的中国国土上,水运一直是物流的主要方式。从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鼎盛,还能窥见彼时“南粮北运”代表着的经济大循环。京杭大运河以及其串联起来的长江淮河等中国几大水系,曾主导着中国的经济命脉以及政经格局。
今天,以运河为代表的水运方式,正在重新被发掘,成为大宗商品物流的选择。在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省份,投资千亿元挖运河的热潮也正悄然蔓延,让水运方式出现了全面“复兴”的迹象。

以连通广西内陆与北部湾港的平陆运河为例,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根据规划,平陆运河工程概算投资约727亿元,2022年8月正式开工,计划2026年年底主体建成。
广西坐拥“三沿三联三市场”之利(沿海沿江沿边,联接大湾区、联接西南中南、联接东盟,毗邻粤港澳大市场、西南中南大市场、东盟大市场),境内的西江是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航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有“黄金水道”之称。
然而,由于广西的地形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状(广西盆地),西江水并没有能够从广西对应的北部湾海域入海,而是往东流向珠三角。这样一来,广西的水运通道存在“断点”,沿海的优势无法向内陆蔓延。
平陆运河建成后,广西内河将新增一个出海通道,首府南宁市经平陆运河由北部湾出海里程仅291公里,较由珠三角出海缩短560公里。
未来,广西的大宗货物能够通过平陆运河,向南从北部湾港口就近入海,顺畅地运往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乃至更远的中东及欧洲地区。
毫不夸张地说,“平陆运河承载着广西的出海梦”。
2024年8月,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两年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6.3亿元,开挖土石方约2.2亿立方米,顺利实现“双过半”。
当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率队深入钦州市实地考察平陆运河建设情况,并召开平陆运河建设现场推进会,他说,“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建的第一条江海直达运河和广西人民的百年梦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对广西和西南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刘宁还说,“我们有幸参与这条世纪运河建设,是无上光荣,由衷感到自豪和骄傲。”
值得提及的是,刘宁是资深水利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早年在水利部工作34年,曾参与、主持过三峡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及南水北调中线等工程,并获国家、水利部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2021年10月,刘宁开始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他还兼任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报道,“刘宁到广西履新,也有监造平陆运河工程,以及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现实考虑。”
三峡工程建设
1978年,刘宁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前夕,他听了魏廷琤(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员、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1951届校友)来校作的报告,坚定了他参加三峡建设的愿望。
1983年,刘宁毕业后因向往三峡工程的建设来到长江水利委员会,从那时起,他在水利系统工作了34年。
刘宁来到长江委工作后,三峡建设的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基于对三峡工程的周全考虑,贯彻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原则,1986年国务院决定对三峡工程进行重新论证。就在三峡工程开工前的几年时间里,刘宁下到省市基层,先后在江西、湖北等地参加了几项有相当规模的水利工程设计、建设。
1994年,刘宁开始接手三峡工程设计,担任过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助理、副总工程师,三峡工程设计副总工程师,他参与了三峡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三峡工程有许多世界性的难题,建设三峡工程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能择优选择既能满足安全要求、投资合理经济、施工便利的“最佳设计方案”,这是刘宁孜孜以求的目标。
这期间,刘宁与同事们一起携手并肩完成了许多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课题研究、专题设计。比如大坝水力学设计、深层抗滑稳定研究、电站压力管道及伸缩节设置的优化研究等单项技术设计任务;完成了三峡二期工程大坝及电站厂房的招标设计,主编了200多万字的标书文件以及大量的施工设计图纸。
那些年,刘宁常年奔波在施工现场。他有三个办公室,两个在汉口,一个在三峡工地,就这样还嫌不够,路上、餐桌上甚至床上也都成了他的工作室。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
2001年12月,在完成三峡二期工程之后,因工作需要,刘宁调任水利部,先后担任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水利部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担任水利部总工程师期间,刘宁参与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唐家山堰塞湖抢险。
当时,堰塞湖已蓄水1亿多立方米,而且仍在以每天约700万立方米的速度增加,一旦溃决,绵阳、遂宁将汪洋一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时出任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副组长、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专家组组长的刘宁,用“最艰辛的设计”“最艰巨的施工”和“最艰难的抉择”,描述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过程。
当年5月31日22时,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比预定时间提前3天完成,6月1日一早,水利专家、武警水电抢险部队开始陆续撤离。
从5月26日9时来到唐家山,到6月1日18时最后撤离,刘宁已经在唐家山战斗了153小时。
上山以来,刘宁就没洗过脸,没刷过牙,没换过衣服。他始终坚持在堰顶,与战士一样,住帐篷、吃干粮。同行的记者说:“(刘宁)憔悴了很多,看到他依然和蔼地笑,我的鼻子一阵酸楚。”
撤离那天,刘宁走得很慢,时而踱步丈量渠道宽度,时而摸摸边坡是否牢固。在600多名抢险人员安全撤离后,刘宁与现场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再次察看完泄流槽,最后撤离,返回绵阳市驻地。
2009年1月,刘宁升任水利部副部长,并在该岗位工作了8年,期间还兼任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
地方工作
2017年4月,刘宁赴任地方、“空降”青海,历任青海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
在青海工作期间,刘宁注重保护青海的生态环境。他在接受《青海日报》专访时曾提到,“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同时,刘宁也不讳言“发展不足是青海的现实之困”,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新发展理念,抢抓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发展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
2020年6月,刘宁跨省履新、调任辽宁,后任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刘宁对辽宁并不陌生,因为这里是他通往水利事业的重要一站。1978年,16岁的刘宁从辽宁丹东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
在辽宁任省长期间,刘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他说,“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对于辽宁来讲,是一场深刻而持久的革命。
刘宁强调,要强化“营商环境就是我自己”意识,压实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加强督查督办,以绣花功夫、钉钉子精神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更大成效。
2021年10月,刘宁再度跨省履新,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在当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干部会议上,刘宁表示,“恪尽职守、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与大家一道,推动广西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
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报道称,“刘宁的履新,据信也有推进平陆运河规划落地的考量。
承载广西出海梦
对于广西人而言,平陆运河是他们“一江春水向‘南’流”、“直挂云帆‘向’沧海”的梦想。
事实上,早在100多年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了联通珠江、西江及北部湾,开通“平陆运河”的构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广西先后组织力量进行数次勘察。
上世纪90年代,广西交通厅曾就平陆运河编写前期立项报告。但由于整体工程难度大,所需要的技术复杂以及资金需求大等因素,一直徘徊在前期筹备阶段。
真正的关键节点在2019年出现。当年,平陆运河研究论证被列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此后,平陆运河项目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陆运河终于从“梦想”进入实质性操作层面。
作为资深水利专家,刘宁自2021年10月履新广西以来,先后主持召开12次会议研究指导平陆运河规划建设,并多次赴项目现场考察调研。
进入2022年,平陆运河项目全面提速。2022年3月,平陆运河项目正式立项;6月,自然资源部批复平陆运河项目用地预审;7月,平陆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成功批复;8月,平陆运河项目获得727.3亿元资金支持,当月正式开工,建设工期52个月。
2022年8月以来,刘宁到平陆运河建设一线调研超过15次。他表示,“平陆运河将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通航入海的现状,并使首府南宁市成为滨海城市,形成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格局,促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推动向海经济发展。”
一河开发而百业俱兴,平陆运河的开通对于拉动经济、改善民生意义重大。相关的建设、投资、生产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无数个细分领域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还能提升沿线城镇防洪能力,有效缓解区域防洪压力,具有多重效应。

刘宁对水利事业非常有感情,他曾说“每做完一项水利工程,就能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真可谓建一个工程,造福一方百姓
所谓“水利万物”,也许这就是最生动的诠释。

*声明:星宇知事综合清华校友总会、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广西日报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星宇知事
知事不言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