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展讯】广州美术学院:2024届公共雕塑本科毕业作品展

文化   2024-07-02 21:30   湖北  


学艺术的都在关注,亲爱的!您还在等什么?

   欢迎 2024 届雕塑毕业展览 投稿   
欢迎雕塑群展、雕塑活动、个人作品推介投稿。
   收  藏 、投  稿     请加微信联系小庸23169257
本图文转自该校公众号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2024届公共雕塑本科毕业作品展




前言


       

      公共雕塑,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艺术家个人表达和交流的桥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大地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的艺术世界,其中包含了基于城市风貌和建筑形态的深入研究,对人工智能在专业技术问题上的探讨,以及关于个体因素与社会关联性的深度思考。这些作品共同探索了公共雕塑与城市、自然、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强调了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这个多元共生的时代背景下,艺术的发展也需要与其他领域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我们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能够继续保持对多元领域的探索,为社会带来更多具有创意和价值的公共艺术作品。同时,我们也期待同学们能够积极关注社会问题,用艺术的力量去引导公众思考,提升社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水平。

      2019级公共雕塑毕业班共有21位同学,他们通过五年的学习和实践,创作出了各自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以艺术为媒介,表达了对当代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元领域的理解和关注,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更体现了对公共空间、生态环境、人文关怀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我们相信,2019级公共雕塑毕业班的同学们将继续以他们的才华和创意,为城市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公共空间的活化与美化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品欣赏


《映影吟》


作品名称:《映影吟》

作者:沈山珊

作品尺寸:570×50×244cm

作品材质:桦木板、铝板、铝面镜、视频影像

指导教师:任倢


作品说明:

当代信息技术在提供多元化内容和个人化感知空间的同时,也导致人们的信息光谱变得更为狭窄、单一,进而形成信息“茧房”。作品借助万花镜随机重复的特性,呈现千变万化的图像,表达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和信息世界的多样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互相影响。


《历史纬线》




作品名称:《历史纬线》

作者:邓惠丹

作品尺寸:300×300×200cm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毛一山


作品说明:

作品选取了广州五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为创作元素,通过木构建的形式重新诠释标志性城市建筑,赋予其新的形象。为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每座建筑都与岭南特有的满洲窗元素相结合,部分建筑模型以“消减效果”营造出透视与空间的深度感,引导观众进行更深层次的视觉探索。这不仅展现了不同视角和维度下的建筑形式,也体现了城市变迁过程中新旧更替、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色,希望引发人们对城市更新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玫瑰的逃逸线》


作品名称:《玫瑰的逃逸线》

作者:王恺泽

作品尺寸:可变

作品材质:CG影像

指导教师:郑晓雄


作品说明:

梦与潜意识息息相关,是人相对于现实的“暗面”,而潜意识最重要的驱力是欲望。欲望是德勒兹逃逸线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在这里我挪用了这一概念,在影片中我预设了一个无性征的梦境世界,并用二元的线索展开这些概念,通过影片的讲述而追问,人是否能够承受自己欲望的重量、直面欲望本来的面目。

逃逸线是一条打破主客体稳定结构、通向创造的线,但行走于这条线上,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会面临着自我放逐与滑落的危险,如果不时刻将眼光投向外界,仅仅只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东西,将世界对象化,那么世界也只是自我的投射的世界。


《逃离伊甸园》


作品名称:《逃离伊甸园》

作者:陈晖

作品尺寸:80×17×200cm

作品材质:木板、纸黏土、棉布、镜面板

指导教师:任倢


作品说明:

被分割的“柜屋”代表了我对女性身体和身份的一些思考。在一个看似自由和平等的世界中,因性别而生的限制和压抑却无处不在。如伊甸园般的“柜屋”里,每一格空间都似自给自足的桎梏,温暖、安宁、虚幻,你可以选择沉溺其中,也可以选择因清醒带来的忧伤。


《时空对话——城与城



作品名称:《时空对话——城与城》

作者:黄骋宇

作品尺寸:180×90×90cm

作品材质:不锈钢

指导教师:毛一山


作品说明:

作品选取广州和我的家乡十堰两座城市的建筑剪影, 由高到低组成三层结构,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通过建筑形态进行对比,表达出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的水平差距,俯看下来形成的瞳孔造型也体现出两代人与两座城的遥相守望,进行时空对话。


《恰为痕旅》


作品名称:《恰为痕旅》

作者:温辉怡

作品尺寸:200×30×250cm

作品材质:毛线、布

指导教师:任倢


作品说明:

该作品源于个人的身体经验和切肤之感,使作者以艺术的方式重新探索身体、理解疾病、感知存在。作者通过数字技术,扫描了自己的身体,并将它展开为平面化的UV图,采用纤维材料进行织造、拼贴和重构。在此过程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生病过程中的身心变化,并试图通过织造的节奏变化将其呈现出来,使个人经验成为导引,开启观者对具有物质属性的身体进行重新认知与思考。


《解筑》


作品名称:《解筑》

作者:张瑞

作品尺寸:200×200×300cm

作品材质:金属、亚克力

指导教师:郑晓雄


作品说明: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历史资料的断层以及传统建筑相关资料阅读门槛过高等原因,人们对传统建筑的印象越来越模糊。这种模糊化可能导致人们在处理相关事物时感到困扰或不确定,从而产生许多荒诞的现象。本作品正是基于该现象进行创作,将传统建筑结构平面化,使其像一块块拼图,然后将这些拼图打乱重组,并以现代的横平竖直结构框架作为内部支撑,最终形成一个模糊、破碎却又似曾相识的构造物。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引发人们对传统建筑现状的思考。


《琉山·老厝一隅》



作品名称:《琉山·老厝一隅》

作者:林洽

作品尺寸:300×60×150cm

作品材质:琉璃

指导教师:毛一山、屈金


作品说明:

作者通过对自身孩童记忆中老厝的印象进行“考古”,将老厝的意象化记忆与城镇的变迁双重呈现,以此体现个人视角下传统符号在城市化进程的文化叙事。作品以抽象的山脉元素集合来表现孩童时期对空间概念的模糊印象,表达了文化记忆与城市化进程的对话。同时,作品通过玻璃中的流动造型探讨记忆与现实的虚实边界,从而理解个体与外界的自然连系。


《无止之境》


作品名称:《无止之境》

作者:柳瑞莹

作品尺寸:185×250×150cm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毛一山


作品说明:

套圈水机是一款经典的儿童玩具,通过外力的作用,让水机内的套圈随意飘动,无数个套圈围绕着同一个中心竞争。这启示我想到了成长过程中通过争竞获得价值确认的经历,每个新的目标都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奋斗,就像水机内的套圈一样,被外界的力量推动着向前。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通过竞争的方式,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界中获得历练以致成长成熟。


《一夫当关》


作品名称:《一夫当关》

作者:王其悠

作品尺寸:180×80×200cm

作品材质:易拉罐、树脂、木材

指导教师:毛一山


作品说明: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被电子产品霸屏,渐渐忽略了传统文化。本作品以佛山醒狮击鼓为元素,一方面提倡保护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将科技元素融入其中,观众可以通过击鼓互动,感受传统文化和科技手段的融合形式,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乘科技发展的快车,继续发展延续,生生不息。


《生来赤裸》



作品名称:《生来赤裸》

作者:钟伟欣

作品尺寸:250×250×250cm

作品材质:布料、粉色物件、声音装置

指导教师:任倢


作品说明:

粉红色是血液稀释后的颜色,象征着力量与健壮。然而,在当代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中,粉色却被局限为一种代表女性的色彩,导致了一系列刻板印象:浅显、柔弱、缺乏严谨性和权威感,因此限制了对粉色的表达。该作品探索了对色彩的多元解释,试图通过材料、形态、声音和文字,传达一种突破固有观念、消除歧视、打破限制的可能性,引导人们进行反思并深入探讨此类问题。


《潮起千里》


作品名称:《潮起千里》

作者:方建泽

作品尺寸:200×240×50cm

作品材质:卷轴、纤维、木、纸、铁丝

指导教师:郑晓雄


作品说明:

红头船是古时潮汕人参与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见证,也是潮汕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象征。潮汕先民乘坐红头船远渡重洋,积极促进潮汕地区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催生了以海洋文化为内核的“红头船精神”。该作品采用卷轴制作出拱起的波浪状造型,以展现海上贸易之路。同时在卷轴上方结合红头船船队,呈现上下起伏姿态,体现潮汕人无畏挑战、奋勇前进的精神风貌。卷轴的末端卷起,象征着海上丝绸之路继往开来、未来可期的美好愿景。


VUCA\?再现与表现


作品名称:《VUCA\?再现与表现》

作者:李绍裕

作品尺寸:500×80×10cm

作品材质:综合

指导教师:郑晓雄


作品说明:

人类是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语言承载着我们的思想、文化和世界观。而作为大型语言模型的机器如何解读和处理人类语言呢?该作品以人工智能为手段,通过算法将只存在于人类想象中的神话人物形象具体呈现出来,从而展现语言在人类思维与机器处理之间的差异。作品旨在通过实验性的呈现,引发在VUCA(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背景下对语言、人类思维、机器模型和艺术观念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思考与反思。


《在围》

作品名称:《在围》

作者:陈佳雯

作品尺寸:72×72×60cm

作品材质:树脂、金属

指导教师:毛一山


作品说明:

梅州围龙屋作为客家传统建筑中的瑰宝,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象征。作品选取围龙屋中最独特的“围合”元素,以抽象的、点线面体结合的手法再现传统建筑,以龙的形态环抱并延伸出围龙屋屋顶,好似神龙庇护着围屋,表现客家人对于龙的崇拜,同时表现围龙屋有水而生、与水共存的意境,体现建筑、文化、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创作中通过用新的手法对客家围龙屋建筑的传统元素进行当代化的表达,以期拾起人们对传统建筑的历史回忆,并引发社会对传统建筑的共同关注与保护。


《堕纭雾中》


作品名称:《堕纭雾中》

作者:王艾嘉

作品尺寸:280×200×156cm

作品材质:头发、铁丝

指导教师:郑晓雄


作品说明:

“纭”是一个多而乱的状态。作品借用了“堕纭雾中”的迷茫不解之意,通过重新组织头发,缝合三个以纸张为中心的刷题场景,从左到右依次为:打印机喷射的真题卷、书架上汗牛充栋的参考用书及考试范围、上百小时的网课,以此描绘了人生备考阶段的杂乱且紧张的疲惫状态。


《梦盒》



作品名称:《梦盒》

作者:刘凯源

作品尺寸:100×100×200cm

作品材质:声音装置、现成物

指导教师:任倢


作品说明:

作品将象征个人成长过程中具有时代印迹的文化符号、物质材料等视觉元素进行整合,通过拼贴和剪辑,重构为一个充满记忆的互动空间。当电话铃声响起,人们与来自过往生活中的日常声音不期而遇,时空交错、时光流转,我们将如何理解过往与当下、现实与虚空? 在这个“记忆盒”中,每个人都将重新感知和思考。


《城市漫游者》


名称:《城市漫游者》

作者:邓若嫣

作品尺寸:230×280×15cm

作品材质:亚克力、电线、电机

指导教师:任倢


作品说明:

近年来,外卖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外卖员投身其中,成为了都市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通过调研和访谈,作者运用了装置作品、视频和文本,表达这一群体对自己职业身份的理解,对行业共同体的认知,以及对“漫游者式”工作状态的深刻体验,以此探究外卖员与其职业身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信息焦虑》

作品名称:《信息焦虑》

作者:邱俊明

作品尺寸:150×150×150cm

作品材质:铁、树脂

指导教师:郑晓雄


作品说明: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沉浸在各种短视频平台和流量热点带来的海量信息中。这些信息往往是短暂、快速、表面化的,缺乏深度思考和事物间的联系。长期接收这些信息不仅无法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反而会导致缺乏对事物的深度思考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本作品以碎片为主题,结合沙漏的寓意,表达了长期接收信息碎片后所产生的浮躁、空虚的状态。


《机器时代》


作品名称:《机器时代》

作者:宋荞曦

作品尺寸:60×60×80cm

作品材质:水泥、电线、显示屏

指导教师:毛一山


作品说明: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化的物品逐渐替代了普通的生活用品,使得人类生活更加便利,也改变了人们思考和表达的方式。当出现了机器狗代替宠物狗,以机器替代活体生命,以及AI人工智能取代传统技术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下一个被取代的又会是谁呢?


《坞》

作品名称:《坞》

作者:麦靖炫

作品尺寸:150×200×180cm

作品材质:纸浆

指导教师:任倢


作品说明:

思绪被淹没,像是被无形却又立体的牢笼所困。尽管人生天生自由,却总在束缚中挣扎。蝴蝶并非孤独存在,它们可以形成密集的群体,带来干扰与不安。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就像蝴蝶构成的认知闭环一样。而你,既是“囚犯”,也是“监狱长”。


《重构·再现》


作品名称:《重构·再现》

作者:张傲雪

作品尺寸:60×60×60cm

作品材质:数字影像、亚克力

指导教师:郑晓雄


作品说明:

作品包括一组装置和一段媒体影像。创作灵感来自于一种变革的力量,崩溃和坍塌并非消极的毁灭,而是一种解放,是变革传统观念进行重新定义的起点,从而开启一段新的认知之旅。作者通过数字生成技术,将自己卧室进行点云扫描,并将其转化为抽象的艺术形式,模糊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装置的整体设计与影像元素紧密相连,去除了多余的视觉元素,十块亚克力板上喷印了数字媒体中的点云画面,层叠排列在一起,营造出朦胧的三维视觉效果。




END


推介毕业生
(按发布先后排序 点击链接)




(待续 · 欢迎投稿)


2024各大高校雕塑毕业作品
(按发布先后排序 点击链接)


广州美术学院 公共艺术  本科
广州美术学院 具象雕塑  本科
天津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陈设  本科
西安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大连艺术学院 雕塑  本科
鲁迅美术学院 雕塑  本科
河北师范大学 雕塑  本科
内蒙古师范大学 雕塑  本科
南京艺术学院 雕塑  本硕
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  本科(景观、跨媒介)
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  本科(具象、器物)
东北师范大学 雕塑  本硕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雕塑  本科
西安理工大学 雕塑  本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 雕塑  本硕
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长江师范学院 雕塑  本科
湖北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鲁迅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湖北美术学院 陶艺  硕士
安徽师范大学 雕塑  本科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待续 · 欢迎投稿)


END

 扫 码 进 入   ➡我形我塑 ·  微店入口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想看更多内容,请回复关键词“目录
或者依次回复“1”“2”“3”“4”……等
【关于我形我塑】:中国学院派雕塑学习交流的平台,用权威的内容、前沿的视角,介绍国外雕塑大师和创意新锐的作品,并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创意设计的其他领域,为视觉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开启头脑风暴,提供国际化、专业化的学习和资源共享服务。

中国文艺媒体联盟 核心成员


更多雕塑好资料,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我形我塑
【我形我塑】中国学院派雕塑学习交流的平台。用权威的内容、前沿的视角,介绍国外雕塑大师和创意新锐的作品;并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创意设计的其他领域,为视觉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开启头脑风暴,提供国际化、专业化的学习和资源共享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