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展讯】广州美术学院:2024届公共艺术本科毕业作品展

文化   2024-06-29 21:30   湖北  

学艺术的都在关注,亲爱的!您还在等什么?

   欢迎 2024 届雕塑毕业展览 投稿   
欢迎雕塑群展、雕塑活动、个人作品推介投稿。
   收  藏 、投  稿     请加微信联系小庸23169257
本图文转自该校公众号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2024届公共艺术本科毕业作品展





前言


在时代的浪潮中,公共艺术已经逐渐超越其传统的定义和边界,成为连接公众、场所、文化、社会、历史与未来的重要纽带。

2024届公共艺术毕业创作以“多元介入”为主题,将“联结”作为目标,充分展现了我们对于当代公共艺术学科中不断衍生的核心概念—“公共性”的深度思考与主动回应。我们思行将设计学科的逻辑路径与艺术学科的创造思维及创作实践能力相结合,以系统化的综合方式呈现,体现了我们对于构建“学科交融”与“跨界联动”的当代公共艺术学科体系,以及培养创新公共艺术人才的积极探索。

25 位青春学子,通过15组公共艺术作品广泛地关注公共议题、公众群体与公共空间,并将三者的组群关系带入毕设,试图让作品与社会、城市、文化、公众之间产生积极的公共效应,通过艺术的力量,连接场域、生活与心灵,展现出真挚的人文关怀与灵动的艺术创意。

本次展览作品选题广泛,涉及城市更新、社区营造、文脉传承、艺术疗愈、环保生态等研究方向;创作形式上,覆盖了公共雕塑、空间装置、城市家具、新媒介艺术以及具有在地性与社会性的公共艺术实践等。这些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反思,更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创想。它们不仅展示了同学们在专业领域的探索实践,更彰显了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各位同学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作品欣赏


《以光汇竹》《时间笋》




作品名称:《以光汇竹》、《时间笋》

作者:梁贯迪、欧浚陶

作品尺寸:70×200×400cm、140×55×53cm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张健、刘佳婧、王浩

 

作品说明:

《以光汇竹》:

过去的广州竹丝岗是一片粉单竹林,如今的竹丝岗是人们日常通行与活动的通道与公园。我们用“光”绘出一片竹林,借助“人群”带出其中的繁茂竹叶,既与过去相联系,又与日常穿行或汇聚于此的人们相联系。

   

《时间笋》:

生活中的活动形式影响着人们对于时间流速的感知。我们以竹笋截面为钟面,将光在透光材料上留下的光斑作为指针,形成逐步变化的时钟形态,在这个匆匆变化的城市通道中邀请观众感受时间的流逝。


《“乐陶青春”

——佛山青年公园艺术化公共家具规划与设计》



作品名称:《“乐陶青春”——佛山青年公园艺术化公共家具规划与设计》

作者:蔡寨蝶、谢媛媛

作品尺寸:62500×25000cm(实地尺寸),300×360×200cm(模型)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王浩、刘佳婧、张健


作品说明:

该项目围绕佛山青年公园整体片区与公共空间,立足上位规划与实地调研,在系统规划与策划先行的理念下,设计完成(一套/四组)具有艺术性、互动性、实用性、功能性相互融合的公共家具作品。项目融入陶瓷造型、手作、色彩与场域元素,体现时尚精神与佛陶文化的结合。同时在充分考量场域功能分区与市民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布局城市家具系列,凸显公众互动性。项目旨在以空间共享的方式打造城市片区更新中一道欢乐亮丽的风景,彰显出佛山城市品质、地域文化魅力与青年活力色彩,并探索当代创意性城市公共家具激活城市主题园区的路径与意义。



《六时墟客》


作品名称:《六时墟客》

作者:彭青、肖凯琳

作品尺寸:240×240×100cm

作品材质:水泥、石蜡、现成品、照片

指导教师:刘佳婧、王浩、张健


作品说明:

作品通过对广州海珠桥与海珠中路天光墟的走访与记录,勾勒出在日光的另一面积极生活的一个群体。他们夜深而出、天光而散,隐没于喧嚣都市。作品中刻留在水泥中的摊位负形、潜没于石蜡中的行李家当以及需要被手电照亮的故纸旧物都是关于他们的描述。希望通过作品,人们可以了解这个被排除在七十二行之外的行当,它光怪陆离、错综复杂,它背靠繁华,折射着社会的另一面。


《30°N》


作品名称:《30°N》

作者:盛琬婷、倪纪儿

作品尺寸:270×80×40cm

作品材质:

指导教师:张健、王浩、刘佳婧

 

作品说明:

该作品摘取了北纬30度的地表形态,并按原始比例缩放,将自然地形地表进行系统的符号化重构,旨在通过相对高度和材质符号的触感差异将其各个特色地形区分。当盲童在该设施内穿梭、抚摸、感受、聆听时,通过听觉与触觉两大感知媒介,为视障儿童群体提供公共艺术体验,丰富视障儿童的精神生活。



《南风拂窗,闲庭信步》


作品名称:《南风拂窗,闲庭信步》

作者:盛愉、罗凤欣

作品尺寸:120×50×60cm,70×50×80cm,50×50×120cm

作品材质:玻璃、锡、铁

指导教师:王浩、刘佳婧、张健


作品说明:

该作品是一组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家具,设计上将广州上下九商业街区作为创设介入的实地空间,经过对上下九步行街区的场地调研,以骑楼与骑楼上独具岭南意味的满洲窗为设计灵感,选取了舞狮、粤剧、龙舟三种具有广府非遗文化代表元素作为窗花图案,采用玻璃镶嵌的传统工艺方式,并进行空间立体呈现,窗体中可旋转的主体物与背景分离,既增强了空间感,又增添了互动性。作品以具有文化景观特色的城市公共家具组合呈现在街区中,旨在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为传统商业街区增添文化魅力。



《关于我作为二次元一天吃什么这件事》






作品名称:《关于我作为二次元一天吃什么这件事》

作者:陈晓雅、黄惠玲、吴童雨

作品尺寸:200×300×280cm

作品材质:丝带、假发、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刘佳婧、王浩、张健


作品说明:

“吃谷”的概念来源于二次元术语,意为“买周边”,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真正的食物转化为二次元的吧唧,即徽章。用假发包裹编织成沙发,使其拥有二次元角色的发型。我们试图用二次元元素与现实生活产生链接达到圈层内的自治,让圈外人了解到二次元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呼吁沉迷于亚文化的圈内人过好现实生活是筑起精神宫殿的前提。


《去外面》



作品名称:《去外面》

作者:桂钰博

作品尺寸:60×120×60cm

作品材质:木头

指导教师:王浩、刘佳婧、张健


作品说明:

本作品期望将生活中的公园、城市中的场景融合成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出都市生活人群的丰富姿态,进而形成人与城市、街道和自然景观之间的生动对话。都市雕塑与城市景观不仅点缀了城市,更与周围环境共同构建出一个富有创意和活力的整体。它们激发市民的互动和参与,重新定义和激发城市空间的活力。未来,这些作品将继续演绎城市空间的新篇章,持续为城市注入生命力和无尽的可能性。



《澹-助力废弃陶瓷再生的公共艺术创新设计》


作品名称:《澹-助力废弃陶瓷再生的公共艺术创新设计》

作者:江馨华

作品尺寸:可变

作品材质:废弃陶瓷、水泥、氧化铁、不锈钢

指导教师:刘佳婧、王浩、张健


作品说明:

在工业生产中,每年有超过1000万吨废弃陶瓷被丢弃,即使理论上废弃陶瓷可回收后重新制作成陶瓷制品,但现实中,由于陶胎由无机氧化物烧结而成,难以将废弃陶瓷二次烧结,回收依然困难,这也就导致了废弃陶瓷的处理成为了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本项目尝试通过“陶砼”这一废弃陶瓷再生材料进行公共艺术创新设计,为废弃陶瓷的处理提供新思路。作品以废弃陶瓷再生材料结合传统瓦片形态设计了艺术形态组合,该组合可运用在多种公共场景。同时针对陶砼多孔状及其材料的可塑性延伸出系列艺术产品。



《不倒不倒》


作品名称:《不倒不倒》

作者:廖淑琴、张宇

作品尺寸:300×300×200cm

作品材质:泡沫、石膏、塑胶

指导教师:王浩、刘佳婧、张健


作品说明:

系列作品将积极工作与正向面对压力的社会工作人群作为聚焦主题,选择了职业领域中部分代表性职业与身份,通过创设典型形象,结合“不倒翁”的原理视觉与互动方式结合呈现,希望通过乐观向上的形式表达与推动不倒的互动方式,表达我们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主动应对外界环境的艰难与未知变化始终保持稳定、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并不被困境和挑战所击垮。


   

《结绳计数》


作品名称:《结绳计数》

作者:张钎

作品尺寸:330×150cm

作品材质:算盘,棉绳,麻绳,现成品材料

指导教师:张健、刘佳婧、王浩


作品说明:

算盘作为中国古代计算的重要工具,不仅见证了商业的繁荣,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算盘的使用率大大降低,而那些曾经熟练使用算盘的人们,也面临着职业转型或消失的困境。如算盘一样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传统工具以及相关从业者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我们回溯历史,发现结绳计数这一古老的计数方式,它与算盘虽形式不同,但同样承载着人类对计数和计算的追求与智慧。这种跨越时空的相似性,为本装置雕塑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



《重回瞬间》



作品名称:《重回瞬间》

作者:宣然

作品尺寸:300×250×200cm

作品材质:木窗、干花、滴胶

指导教师:刘佳婧、王浩、张健


作品说明:

在快乐的瞬间,悲伤的瞬间,花朵绽放的瞬间,许多的瞬间长久的保存在了回忆里。我想将“瞬间”保存,短暂变永久,永远绽放,永不褪色。作品中的旧窗框指向记忆的窗,绽放的花朵如同绽放的焰火,把美好的回忆、不凋的花朵、绚烂的焰火结合,将此刻与回忆连接、定格。



《人类执行》


作品名称:《人类执行》

作者:林志豪

作品尺寸:可变

作品材质:光敏树脂

指导教师:张健、刘佳婧、王浩


作品说明:

AI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给社会生活带来便捷,但同时也会因为人的恶意行为给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盗图,甚至对部分人进行非法侵害。

在当下大家对于AI的惶恐并不是AI是否会取代人,而是带有恶意的人将一个工具变成利器刺向普罗大众。在此我借当下带有公共属性的现代漫画形式对AI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表现。带来危险的不会是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人。



《树谱》




作品名称:《树谱》

作者:江逸楠、刘雪怡

作品尺寸:300×300×300cm

作品材质:纸、钢架、铁丝

指导教师:刘佳婧、王浩、张健

 

作品说明:

大学城上生长着15棵树龄逾百的古树,它们见证着小谷围街道的变迁,同时也承载着周围居民的记忆。我们沿着岛民的记忆,将树干用纸拓印下来,在拓印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感受着或远或近的集体记忆、或深或浅的个人情感,树与人的相处,人与人的交流,如年轮般累积,最终构成了独属于这座小岛的形状。



《帆光浮墨景》


作品名称:《帆光浮墨景》

作者:刘子槐

作品尺寸:306×410×280cm

作品材质:偏振光片,亚克力,钢铁

指导教师:王浩、刘佳婧、张健


作品说明:

该作品融合现代材料与古老历史元素的空间装置艺术作品。作品巧妙采用偏正光片的点阵元素与视错觉原理,以“船与帆”作为主视觉,采用蓝色透明亚克力板、红色铁架与几何形状构件为主要构造元素,以解构、重组、意象、观看的方式,复苏与再现广州这座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之城的历史风貌与往昔辉煌。



《致那些开向你的花》



作品名称:《致那些开向你的花》

作者:何欣欣、曹涔琦

作品尺寸:400×400×600cm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张健、刘佳婧、王浩


作品说明:

作品以“情感疗愈、公众参与、记忆碎片、群体认同”为关键词,通过可以承载记忆的热缩片,将公众记忆镌刻其上,制作成花朵形状。以参与性的公共艺术形式,将参与者与观看者的回忆重拾起来,随后带着那些记忆中被馈赠的“花朵”继续前行。作品从个人走向公众再到群体,希望在公众群体中放大具有鲜明个人意识的群体共性。







END


推介毕业生
(按发布先后排序 点击链接)


(待续 · 欢迎投稿)


2024各大高校雕塑毕业作品
(按发布先后排序 点击链接)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陈设  本科
西安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大连艺术学院 雕塑  本科
鲁迅美术学院 雕塑  本科
河北师范大学 雕塑  本科
内蒙古师范大学 雕塑  本科
南京艺术学院 雕塑  本硕
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  本科(景观、跨媒介)
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  本科(具象、器物)
东北师范大学 雕塑  本硕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雕塑  本科
西安理工大学 雕塑  本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 雕塑  本硕
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长江师范学院 雕塑  本科
湖北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鲁迅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湖北美术学院 陶艺  硕士
安徽师范大学 雕塑  本科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  硕士

(待续 · 欢迎投稿)


END

 扫 码 进 入   ➡我形我塑 ·  微店入口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想看更多内容,请回复关键词“目录
或者依次回复“1”“2”“3”“4”……等
【关于我形我塑】:中国学院派雕塑学习交流的平台,用权威的内容、前沿的视角,介绍国外雕塑大师和创意新锐的作品,并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创意设计的其他领域,为视觉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开启头脑风暴,提供国际化、专业化的学习和资源共享服务。

中国文艺媒体联盟 核心成员


更多雕塑好资料,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我形我塑
【我形我塑】中国学院派雕塑学习交流的平台。用权威的内容、前沿的视角,介绍国外雕塑大师和创意新锐的作品;并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创意设计的其他领域,为视觉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开启头脑风暴,提供国际化、专业化的学习和资源共享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