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国产医疗AI公司宣布解散的背后

科技   2024-12-13 17:30   上海  
▲点击上方的蓝色“医谷”关注我们


即使背靠上市公司,鹰眼智慧中医还是走向了末路。

主打中医和AI结合

日前,北京鹰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鹰眼智慧中医)在其企业微信全员群里发布消息称,因公司经营遇到巨大问题,资金无以为继,经股东研究决定,自2024年12月9日起公司解散,全体员工解聘,引发了业内关注。

据鹰眼智慧中医官网信息显示,其成立于2020年,是国内领先的智慧中医大健康服务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以中医AI大脑多诊合参临床辅助决策技术平台为基础,提供中医特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运营场景及全民健康数字化服务端口。

另据医谷经鹰眼智慧中医官网查询,鹰眼智慧中医现有产品包括鹰眼8号智能舱体机、鹰眼4号智能机器人、鹰眼熏蒸机、鹰眼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设备、鹰眼智能医用红外热像系统等。

在解决方案上,鹰眼智慧中医主要着力两个方向,即面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智慧中医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共同体解决方案(简称“医能体解决方案”)和面向全民健康管理的智慧中医健康惠民工程解决方案(简称“网格化解决方案”)。

对于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实则还是基于AI实现与中医的结合。以医能体解决方案为例,该方案以区县级中医医院为牵头机构,联动各级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遵循“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一体化模式,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红外热成像等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深度融合。并依托中医AI大脑为核心驱动的智慧中医云计算服务平台,构建基于结构化问诊、红外热成像、舌面、经络等标准的数字化检测体系,结合AI模型实现全面且高精度的多诊合参辅助诊断,进而打造中医服务的数字化、可视化、标准化、智能化应用系统。同时,借助这一应用体系,通过建设标准化中医适宜技术、互联网医院、共享中药房等功能模块,以及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培训、建立中医特色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和区域全生命周期居民健康数据平台,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在产品覆盖和业内知名度上,鹰眼智慧中医称产品已应用于全国800余家医疗机构、百余家大型企业以及湖南、新疆等多个县域,已沉淀积累了1100余万的中医红外数据,2200余万医疗健康问诊对话数据,800余万中西医文献、医案、知识库数据以及200亿+医学数据,被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评选为“智慧中医与大健康领军企业”、“最佳智慧中医解决方案提供商”,被亿欧大健康评选为2023年中国AI医疗企业TOP20,并位列2023智慧中医解决方案提供商TOP1。

另值得一提的是,据企查查显示,经股权穿透,鹰眼智慧中医系上市公司江山控股旗下的医疗健康企业,注册资本为3.55亿元。公开信息显示,江山控股以清洁能源业务为基础,通过参股、收购和发起等多种方式,拓展银行、融资租赁、互联网小额贷款、私募基金、商业保理、资产管理等业务。截止今年前三季度,江山控股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下降33.14%,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72.33万元,同比下降98.85%。

医疗AI之困待解

在业内看来鹰眼智慧中医的原地解散,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I医疗行业的多重困局。

在医疗AI企业的运用模式中,数据难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由于医疗数据分散在多个医疗机构和部门,且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数据整合和利用效率低下。这不仅增加了AI模型训练的难度,也影响了辅助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是很多医疗AI企业训练初代产品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此外,医疗AI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技术落地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困局。尽管AI技术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如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等,但实际应用中却常因技术成熟度不足、临床验证缺乏或医生接受度不高而难以广泛推广。

医疗AI企业的盈利模式不清晰是现阶段该行业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医疗AI项目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而回报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像其他科技产品那样快速实现规模化盈利;另一方面,医保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也影响了AI医疗服务的定价和利润空间。

今年11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称,针对医院放射检查项目“检查多、检查贵、检查重复”等问题,近日印发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统一整合规范现行放射检查项目,推动放射检查价格趋于合理。

CT、磁共振、X光是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影像领域进入临床应用,如何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进行收费,国家医保局也首次予以明确: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诊断或提高效率的作用,但还无法替代医师诊断。在尚无独立的医疗服务产出、辅助诊断质量效用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在已收取诊断相应项目检查费用后,不宜单就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再向患者额外收费。

直白地讲,官方承认AI的辅助诊疗优势,支持在临床之中进行广泛应用,但不支持医疗AI作为单独收费项目,并将费用转嫁给患者。

当AI诊断被明确界定不能作为独立收费项目之后,医疗机构引入AI诊断产品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这一变化反过来也对企业的盈利模式构成挑战。

文 | 医谷

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张江基因岛 

全面开启招商,欢迎莅临>>




推荐阅读

寻找中国医疗器械“未来之星”

一款国产PD-1首次被纳入,多款“全球新”在列,2024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发布(附完整版目录下载链接)

又一款国产单抗官宣研发失败

为医疗器械提供宣传、融资、落地服务,详情请点击这里



点击查阅课程详情




寻求广告投放、会议合作、企业传播等请联系400-689-7892。


医谷
新技术 新趋势 新模式 新想法 纵览行业大势 决胜未来机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