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今年开始过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我老爸真名叫范增璧。生前一直身体健康,思路清楚,写了《我这一生》1-3。我去年准备发公众号时,有朋友建议说等我父亲百年之后再发。我心里知道父亲有病在身也许他自己不知情(对不起老爸!我们苦心积虑对您隐瞒了您的病情,是孝敬也是不敬!),所以在父亲状态很好时分期发表在公众号。他很高兴,还让我妹妹打印出来。父亲去世的前几天,他还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我初中同学的聚会(谢谢我亲爱的同学们的邀请!)。父亲是在家中突然走的,由于疫情,我没能见他最后一面,这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父亲享年80岁,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以下是我父亲写的文章......
我这一生 (1)
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
(1942-1962 幼童-学生时代)
小学
解放初我在四川省罗江县(现德阳市罗江区)金峰七村顺手寺小庙念私塾,1951年政府派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池星明在茅庵堂办起了平为村初级小学。池老师挨户动员,我便成了该校首批学生。老师率领学生拉倒庙里的泥神像,平整教室,学生自带桌凳上课。学校逐步发展到4个年级近百人,成为该乡规模较大办得最好的村小学。我在这里学会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我是这所学校首批少年先锋队队员之一,还被选为过中队委员。
1954我初小毕业顺利考上高小到慧觉乡中心小学读书。慧觉乡中心小学有校长、主任和10多名教师,还有伙食团。少数髙小住校生可在伙食团搭伙(交粮食,自带菜)。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少数学生步行到学校得走十多山路,只能住校,没有学生宿舍就找空地打地铺。
周朝磷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教语文。毛泽生是少先队辅导员,教音乐。我还参加了由老师排练的文娱节目,在戏台上为老百姓公演。
中学
我家离罗江县城有30多里路,全县只有一所罗江县初级中学。20多个乡的高小毕业生都必须到县城集中参加招生考试。
从未到过县城的我很兴奋,和堂兄增福头顶烈日步行前往罗江县城,去东寺熟悉考场后,下午六点到增福的外婆南街家。晚饭后就去逛街,买吃的买喝的,高兴激动,晚上不能入睡,中暑了还闹肚子。
第二天一大早无精打彩就去考试。当年是用毛笔答卷,考试不久就开始打瞌睡。在试卷上画了不少墨疙瘩,在半睡眠状态下交了卷,心想肯定名落深山。岂料,1956年8月我收到了罗江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在59级2班,增福兄在3班。我成了全县招收的250名新生之一。
罗江县中学校长是邓公望。学校图书管理员是孔坦夫老师,据说曾是地下党员。一家三口骑一架自行车摆脱了反动派追捕。估计是真的,他的骑车技术确实髙超,骑慢车可悠然与同学们步行聊天!
我的首任班主任米彦教语文,数学老师是谢少江。继任班主任是王善弟,西藏军区文工团退伍军人,上政治课。他经常给学生讲西藏风情,筑路大军及张国华率部队进藏平息叛乱的故事,师生关系很非常融冾。王老师娶了藏民为妻,还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
学习是轻松的,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兼任学校石灰厂会计。我从那时开始了勤工俭学。
一个农民家庭要供养一个中学生,太不容易。我利用课余时间在河坝里捡石灰石,把石灰运到学校工地上,可挣一点工资。后来在郭天顶等同学组织下,几次到火车站装车皮,把碎石装进车厢里运往铁路工地上铺铁轨。每次可挣十多元。我用自己挣的钱买了第一支自来水笔和瓷盅。勤工俭学锻炼了我的意志,增强了体质,缓解了经济压力。
不过挣钱还是有风险的,有一次,因为没装足要求的60吨,被铁路部门索赔几十万元,经查是十几个穷学生做事疏忽,并非故意而为,才不了了之。我们也在学校搞大炼纲铁,捶滚珠。人民公社化时享受过由公社缴学费和伙食费的优越!也经历过公共食堂喝大锅清水的辛酸。
师范
一转眼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就结束了,1959年夏天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书。
当年我有两个选择,考高中或考中专。由于我母亲早逝,父亲一人拉扯我们姐弟三人。父亲无力再花钱让我去读高中考大学,绝无可能!中专学校的师范学校免生活费,便成了我的首选。当时德阳有孝泉师范,绵阳有丰谷师范。离开德阳,到绵阳去试试!
绵师按第一志愿录取了我!我的父亲肩挑背扛和我步行60里,陪我到绵阳师范报到。
绵师原是川西北第一师范,座落在绵阳丰谷镇,有很好的设备设施和师资力量,是专区重点中等专科校。在绵阳专区内十几个县招生,62级招5班共250名学生。
我们的校长是孙毓华,教导主任是吴上策。校医孙国左曾留学日本,是绵阳专区九大名医之一。张义重、刘仲山、陈翰才、尤琼久、郑裕民、薛崇庄、赵廷望、景泽玲、张祥元、陈世华、陈永玲、肖汝明等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音乐老师南端辉曾赴朝慰问团指挥,他夫人杨琼芳也是音乐教师。
入学后我被编入62级1班,学号62121。我的首任班主任是郑裕民,教育学老师。62级1班是党支部试验田,课余时间都用来加班考试,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一个接一个。每次考试,还张榜公布成绩,学校所有活动本班都想争第一。处处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其他班同学说,62级1班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郑老师把班级搞得很紧张,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我是从不加班加点背书学习的人,几乎所有考试都名列前矛,学习尖兵、红旗手,常常榜上有名!地区统考曾以七科平均97分的成绩获得学校通报表扬。
三年困难时期,我在绵阳师范度过。学校经常停课搞农业,赵家脊开荒种地,关帝团结大队抗旱保苗,塘汛割麦冬,松垭乡割麦子…...还常饿肚子,缺粮缺油盐缺营养。颈脖子越吃越细(瘦),腿越吃越粗(肿)。我曾得过水肿病,享受过增加一个细米糠馍馍的优待!
寒暑假多留校看管农场,为学校伙食团运燃料从打米厂担谷壳到学校一次可挣几分钱。1960年暑假在谭家坝火车站粮库打工,生活自理每天工钱5角,半个月共收入15元,够一学期开支!还被滚柏油烫伤过,胞弟范增佩还从金山中学带着一蒸谷饭与我分享!我在勤工俭学中手臂摔断,右手桡骨骨折。几个月时间吊绷带,肿痛难消,无法写字做事情。后经绵阳专区医院检查,骨骼已畸形钙化,留下终身伤痕。是“名医”孙大夫伤后对接固定不好,处理不当和不负责任造成,算是他的“杰作”吧!虽几个月时间没写,没练,但期末照样考得很不错!
1961年国庆放归宿假我步行回家,目暏了一路潇条,天气阴沉,没有生气,还能见路边死人。当年父亲水肿病已很严重,双腿已经开始化脓。假满离别时,父亲哽咽着说“儿呀,你多看我几眼吧!”我含泪步履沉重地离了开家。春节回家才知道父亲已经过世。为不影响学习,没有通知我。没想到,那年国庆成了我跟父亲的永别!父亲是累死的,水肿病死的!
绵阳师范学校的张义重老师和薛崇庄老师给我们了上三年的课。语文、语教法,数学、算教法,都上得很好。薛崇庄老师多才多艺,对同学们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我们都尊敬她!记得在塘汎小学五年级陈运富班顶班实习,她要求我尽量放慢语速,让学生听懂才是关键的。我在课堂上改掉了连珠炮式的吐字不清的习惯,获得了优秀的实习成绩。薛老师的指导让我受益终身!1961年,刚从南师毕业的张祥元当了我们的继任班主任。他上政治课,很年轻的,跟同学们处得很好,很融洽。
1962年,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8字方针,学校层层开会动员到农业第一线去,对首批下乡人员披红戴花隆重欢送。学校要求师生员工人人写自愿到农村去的申请书存入档案。提前欢送毕业班回家等候通知。200多人自然回原籍。
我回到慧觉乡三井村三社与乡亲小伙伴一起出工劳作,轻松愉快,压根没想再离开故土。因为你已自愿申请回乡,有白纸黑字为凭,听命吧!
1962年7月底,邮差送来了公函,是通知8月初到绵阳县文教科报到接受分配的文书。真叫人喜出望外!文教科政工股长龙宝剑按文把我分配到绵阳县忠兴镇小学内工作,8月15日前去学校报到。后来得知,62级200多毕业生只择优分配,近百人没被分配被淘汰了。
忠兴是绵四大古镇之一,属深丘。8月13日我冒着酷暑,挑着行李,穿着草鞋,踏着碎石路去忠兴小学报到,60里路走走歇歇下午5时抵达。校长侯盛模接待了我,要我休息两天,再送我去工作地点曲阳村小。那几日我是与刚恢复工作的景怀过老师同住的。
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接受了12年正规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有了工作,成了国家干部,我们是幸运儿!我是当时范氏家族中唯一靠读书走出农村的人。
我的学生时代是在艰苦中轻松愉快度过的。
我 这 一 生(2)
青春献教坛 敬业四十春 桃李满天下
曲阳小学18载
忠兴属四川省绵阳第三区,下辖忠兴、云凤、凤凰、柏林、太平、朝真等乡镇。1962年被分配到忠兴区工作的有贾天森、周茂明、李积学、罗保清、刘德志等年轻教师。
我和李积学在曲阳小学开始了我们的教师生涯。
曲阳小学原为忠兴乡第三小学,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调整为村小,仍有完小的规模,生源含盖忠兴、街子、瓦子、红卫等乡的八、九个村子,是比较大的小学,我被中心校校长张毓琼任命为曲阳小学的组长。每周三晚学后还组织含芹池和通兴小学的十多位老师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 。
曲阳小学由古庙改建而成,常需请工匠维修。65年我们申请文教局划拨5000余元修建经费,新建砖木结构教室6间。所有建材都动员村民有偿搬运:从忠兴一村砖厂担红砖每匹二分,从街子场转运生石灰每百斤三毛。我逐队结付运费,从设计、购料、到施工、管理、验收、结账。有诸多酸甜苦辣,办公用品,柴米油盐,都是我采购搬运回校的。当时就是有使不完的劲,且无怨无悔!
62年春节前,县教育工会给我送来了御寒棉衣,我刚参加工作时工资28.5元,布票不够用,制棉衣是很难很难的。棉衣暖身更暖心!63年我被评为工会活动积极分子,给我以极大鼓舞!
从四清到文化革命,我组织教师排练小品、歌舞、话剧、小戏曲、样板戏等文艺节目,到忠兴各大队及忠兴区各乡镇,到街子场,到江油义新义务演出,每次演出都受到群众的欢迎。排练,演出,步行走路,虽忙虽累,但大家都很开心!贾天森、李志文、陈玉明等是当时的演出骨干。贾天森还谱曲小戏曲《张思德之歌》。
先后到曲阳小学任教的还有张天元、蓝翠华、廖家堂、陈昌华、雍国芬、王德慧、谢家祯、李和平、文永康、文继成、余秀琼、涂桂欽等,我和他们相处都很融洽。成绩是肯定的,学校形成了有民主自由、有纪律有统一意志,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曲阳小学曾在全区交流办学经验,78年被评为先进学校,在全县受到表彰奖励。
难忘点滴:谨小慎微的谢老师是文革中的牺牲品。他被游斗后,校革委主任当众给他一记耳光,责令其彻底交代罪行,当天晚上他便在学校交待室里面上吊了。被宣布畏罪自杀后,单位派人在涌泉寺山上将其掩埋。他出身不好,代理过一年保长。最令人寒心的是他的妻子,和他划清界限,连尸体都不愿意收!
婚姻家庭生活
经民办教师楊荣髙的介绍,我认识了女青年陈桂兰。桂兰身材苗条,五官端正,举止文雅,穿着得体。
桂兰是记工员,和其父亲相依为命,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因为养老观念不一致,她跟某村会计王某某退了婚。村干部和部分族人,逼她与大她十多岁的会计樊某某结婚,她坚决反对,抗争到底。
1964年在四清工作队的协调下,作为培养对象,桂兰常参加学习培训,政策水平也有了提高。她终于冲破阻力,最终与我订了婚。
公社的办公室主任刘永德为我们办了结婚登记。腊月30晚上,在中心校排练节目后,在曲阳村团支部书记文良兴主持下,我们在曲阳小学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与曲阳小学其他老师们一起,吃了一顿面条和炊事员送来的炒花生。这就是节约办喜事,新事新办!。
桂兰能说会道,古道热心肠,她年纪轻轻就当了妇代会主任。我们相敬如宾,先后生育了一男两女,都随她姓陈。79年才都改姓范。
六七十年代,生活很紧张。工农结合型的五口之家,上有老下有小,工资低(每月工资32.5元,工分值每天0.3元左右),缺劳力,普遍缺吃少穿。我虽然吃国家粮,但周末及假期得参加农业劳动挣工分。年年口粮钱还差上百元,很辛苦!只盼儿女快快长大,好多挣工分多分粮!幸好我还算能文能武,能干活不怕苦。更多的是想,夫妻恩爱,苦也甜!。
岳父陈远全得了食道癌,我四处求医购药,几次亲自抬往关帝庙,太平佛祖村治疗。亲自熬药送汤送水,直至将其送终,入土为安。 受到人们好评。我尽了应尽的孝老敬亲的家庭责任!岳父1972年7月病逝,享年68岁。
云凤小学和忠兴小学
1980年秋我被调入绵阳云凤乡小学担任副教导主任。
云凤乡中心小学在石垭子山上,以初中班为主,我教初一数学初三政治课,并负责全乡的教育教学工作。30多个小学班分布在全乡八个村小学。深入课堂检查教学情况,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举办教材教法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是经常性业务工作。
我从忠兴购材料,请工人为学校安装了自来水,改善了办学条件。 由于工作踏实认真,工作成绩显著,带头遵章守纪,又平易近人,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曾被评为片区先进,受到区文办表扬。 校长王金芳和刘光明、何忠顺、罗建国、赵义壽等同志与我的关系都很好,学生敬良兵、康显必、刘平等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82年 我被调回忠兴镇中心小学,担任教导处副主任,行政班子里还有校长张金华和副校长周茂明。中心小学公民办教师总数100多人,学生近3000人,我负责教导处工作。1984年在文办主任侯德明主持下,实行机构改革,我被民主推荐为副校长,分管财务和小学部教学工作。
后来我成为忠兴小学校长。
当校长后,先后调入杨远祥、梁华贵、曾祥棋、何国兴同志充实领导班子,逐渐改变了班子开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弊端,提高了议事办事的效率,改变拖拉作风,分工合作,推动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我强调最多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该干啥就干好啥,把钟撞响,把香插在香炉中间。要爱岗敬业。每个人的历史都是自己写的,写好单位发展史的同时,也写好了自己成长的历史。全校逐渐形成了人人爱岗位,个个争先进的局面。学校办出了特色,经常在各项检查竞赛中获得好的名次。后勤保障也跟上来了,公民办一视同仁,享受学校发的福利品。学校步入了先进行列。
1988年教师职职称改革,我被首批评为小学高级教师并被连续聘任。
惊悚点滴:80年代有过两次大难不死,一是84年被倒下的墙埋在下面却只受轻伤。二是88年八八年汗鸭子的我落入深水潭。被老同学周茂明救起,太幸运了!
95年我被调入游仙镇小学工作,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教师。
“忠兴工作30年,劳苦功高载史篇,有口皆碑范校长,无私奉献犹欢乐”,这是忠兴小学送给我的离别赠言。
有人要我交流当校长的经验,我说很简单:校长是为师生服务的,是一份工作,依靠教师,贯彻方针,管好人、财、物。把工作做好了,校长就当好了,把校长视为当官,迟早垮台!
2001年秋,教龄40年。我被批准光荣退休!40年青丝变白发,小伙子成老翁;青春献教育,敬业40载,桃李满天下。
我这一生(3)
退而不休余热发光 晚年幸福
参与和组织社区活动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退休后,我积极参加和组织居委会活动 (被选聘为社区议事会主任、社区老龄委主任、社区工会委员等职务)。这些活动都很具体,比如参加义务交通员,免费为居民送春联,联系天然气安装,等等等等。能为大家做点事情是种幸福,我很乐意。
教师退休协会
2003年起,我加入游仙区退休教师协会理事会,随后被选为会长 。
1. 协会发展壮大。协会逐步形成了“组织起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健康为中心,与时俱进,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余热发光”,“退休不褪色(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的教师本色),离岗不离魂(大爱奉献的师魂)”等办会理念,受到领导的认可和群众的赞同。通过主题活动宣传引导,增强了社团文化自信,凝聚了人心,协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游仙区退休教师协会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仅有5个会员小组100多名会员,如今已发展为37个会员小组,会员总数近1000人。
2. 抓班子带队伍。这是退协工作的重点,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定期培训组长,通过学习、交流、参观,找准定位,明确目标,依法照章办亊,提高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并逐步规范了计划、总结、记录、签到、安全承诺书等资料表报。我们有序组织活动,化解矛盾,队伍安定和谐。
3. 小组定期开展主题活动。 老人们学理论、学时事、学政治、学法规、学科学,学养生保健知识,寓教于乐,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乐,退休生活充满阳光。几十位教师坚持在市老年大学深造,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值得学习和发扬光大!
4.片区退休教工联谊活动 。 2014年起从安全、稳定、和谐出发,改一年一度旳会员大会为片区退休教工联谊活动,实践证明这是退管工作的创新管理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教体局、退协、各督学责任区、学校工会、退休小组全方位齐抓共管的退管工作创新模式,开创了的退管工作良好局面,退休教工接受教育管理的面实现全覆盖!退休教工乐意参与,安全有措施,经费有保证,又为大家搭建了交流、沟通和展示才艺的平台,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5. 林黛玉。退休协会所有领导和组长们觉悟髙、能办亊、敢担当、乐奉献,是集体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带头人!都是服务员、志愿者,也都是“零待遇”!
2018年退协还承办了教体系统退管工作总结表彰会,退协被评为“退管工作先进单位”受到表彰。我也成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旅游
日落西山人未老,抓紧时间到处跑!
2008年,我和妻子赴美探亲旅游。游览了费城、华盛顿、大瀑布等人文景观,参加了华人举办的迎奥运促和谐等庆祝游行。深切体会到祖国的强大是海外华人的后盾,无论身在何时何地,华人爱国的情怀不变,海外华人关注汶川大地震情况,并发起捐款救灾。中国人民在大灾面前成功举办奥运会,办大亊!
2016至2019年,先后跟团在国内外旅游20多次。九寨沟、越南芽庄、长江三峡、湖北宜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北京、天津、济南、日照、广州、深圳、珠海、香港、韶山伟人故里、乐山大佛、峨眉山。云南西双版纳,漓江山水、贵州、桂林山水,赤水河畔遵义会址、娄山关、四川都青城山,都江堰等景点,还去过老挝和泰国。
家人
妻子桂兰得了肺心病,先后住院36次,共602天,都是由我陪伴和护理的。2015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初八),心肺衰竭在游仙中医院院去世。我陪她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共同生活了50年。对她我也尽心、尽力、尽责了。
我的晚年是幸福的。儿孙满堂,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受过高等教育。孙辈努力,力超前辈。他们都能孝老敬亲。我自豪!我骄傲!
本文作者:范增璧
人生感悟
历史是自己写的,一个人在写好单位发展历史的同时,也就写好了自己成长进步的历史。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自己,在14亿人中,一个人是十四亿分之一,微不足道,人短暂一生在历史长河中也是等于零的。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大了,你把自己看大了,别人就把你看小了。
要先当小学生,尊重他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找准在自己的岗位,该干什么就干好什么,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
纵向比人生,越比越幸福,越有信心;横向比工作才能找出差距,越比越奋进。
要得公道,打个颠倒。提倡换位思维。好多事情就明白了,也就想通了。
青哥在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体病毒,已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文章被引用近2000次。在网络上演唱了600多首原创及翻唱歌曲,并自学吉他,架子鼓,钢琴,手风琴等乐器的演奏。2017年有幸被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第二季民歌大会录制。有兴趣听青哥更多的歌曲吗?请点击页面左上方蓝色字体“博士青哥爱唱歌”加以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