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媒发文称:从明年起!为了推动美好生活,引导社会文明生活,理性科学、轻松真情地展开生活。
胖东来人结婚不允许要彩礼或付彩礼,婚礼不能铺张浪费,酒席只能邀请亲朋好友,且不能超过五桌。如果做不到,公司从制度建设上制定将取消一切福利!
这项前无古人的规定,立即引发网络热议。有人觉得这规定对减轻恋爱、结婚、生子的成本以及社会风气有一定正面引导意义。也有媒体旗帜鲜明地笔伐,认为胖东来侵犯了员工私生活,规定不合法。还有大V提出“胖东来阳谋论”,认为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营销策划。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仅仅只是局外人,仅仅凭感觉,是会直接做出来侵犯私生活、违法的诊断。
我老家在豫陕交界的山村,到河南火车仅一站,我能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是对老家根深蒂固的彩礼风俗感同身受。
说两个我身边亲人的例子吧。
我小舅在西安上学时谈了一个女朋友,河南的。关系非常好,毕业一起在深圳工作,我到深圳第一站就是投奔他们。
我看着他们谈婚论嫁,计划将来的生活。第一年过年,他俩一起到我们村里,拜访了老家所有亲戚,我们那里叫“看家儿”。我已经改口喊过小舅妈,虽然她年龄和我差不多。我小舅也多次去女方家走亲戚。
婚礼定在第二年五一,小舅是他家长子,所以办得很盛大隆重。因为距离不算太远,小舅是当天跟着车队去河南那边接小舅妈回来。
结果车队走到武关,小舅妈的妈妈坚决不同意再走了。那时我才知道,两家人关于彩礼的事情,一直没有谈好。大概就是两个选择,要么一次给女方家40万,要么直接在西安买一套房。
那是2014年,我们村里人均年收入不过两万块,我家族里面,除了两个在广东和南京做开店的亲戚外,其他几乎所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40万。
小舅和小舅妈两家人谈判的细节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彩礼并没有达到要求,却把婚礼日子都定了?我猜测是小两口自己的决定,准备生米做成熟饭吧。但终究家里还是家长做主,丈母娘半路拦在车队前面,硬生生把人带了回去。
小舅家盛大隆重的喜宴,仿佛被突然撤走了观众的舞台,荒诞又悲伤。
那几天,我们所有亲戚家里都被送来了很多肉和菜。据说外公是急火攻心要把所有酒菜倒进门前大河的,被邻居们拉住后才送到我们这些人家,可谁也吃不下,或者不敢吃。
那声闹剧之后,我那未过门的小舅妈离家之后不知所踪,我小舅觉得无脸在呆在村里,至今仍然躲在兰州的某个角落,没人知道他在干嘛,过得怎样。
我还有一个表妹,找的对象是我们村里的。村里家家都穷,所以彩礼要得收敛了许多,结婚时表叔要了十万。表妹夫家为了凑这十万,去银行贷了款,两家老人也因此翻脸。表妹匆匆忙忙在村里办完酒席,就外出打工了,因为她告诉我,婆家人对她极度不待见。
我好事,忍不住悄悄找表叔兴师问罪。表叔黑着脸,说他知道要得有点多,但他不是给他自己要,他是怕女儿以后日子不好过。
说得大义凛然,但那十万块钱到底最后在哪,我不好多问。肉眼可见的是,表妹并没有因此过上好日子,反而未过门就已经过得很不好。去年年底,表妹离婚了。
村里人反而议论纷纷的是,表叔的十万块钱,是给小儿子备的。
我们村里,像小舅那样找外地对象的不多,大部分人家过的都是我表妹家日子的翻版。唯一的区别是,我表妹最终离婚了,而大多数人家,是新婚夫妻几乎用了小半生时间一起拼命,还当年结婚举下的外债。
所以对于胖东来的这个决策,如果简单如很多自媒体大V那样分析什么阳谋,做秀,营销,反倒是格局小了。
凭心而论,当今中国能把企业做到这个水平的,没有别家了。英国美国大学商学院里,写进教材当案例分析的,胖东来是货真价实的(我有留学的同事真的学过这教材,他第一次和我说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胖东来是啥)。
作为一个生长在西北和中原接壤地区农村的人,我反而是真的能感受到它反对的作用和意义。
多数人半生的不幸,都是从谈婚论嫁那一刻开始。
从来没有在西北和中原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无法共情我说的事情。但无论大江南北,无论城里村里,对生男孩生女孩,向来有“招商银行”、“建设银行”这样的戏称,这其实也是彩礼习俗的烙印。
而彩礼的要求,主要来自家庭与长辈,越是风行与重视,就越是反映出年轻人作为婚恋当事人,个体意志和意识的被压抑和被控制。
从这个层面上说,胖东来这惊世骇俗的规定,是文明的进步,有利于个体自主意识的真正觉醒。
文内图片均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