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博士研究之旅中,答辩(或称“Viva”)常被看作是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一道关卡。对很多博士生而言,这一过程既让人兴奋又让人不安,因为它是对多年心血的最终检验,也是迈向独立学术生涯的最后一步。
顺利完成博士答辩并不仅仅依靠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扎实的准备和积极的心态。这些心态能够帮助博士生在答辩当天从容应对,展示出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己对研究的深入理解。答辩不仅是一场学术考验,也是自信与沟通能力的展示。
通过这篇博客,作者希望和大家分享答辩经验,为其他即将答辩的博士生提供一些实用建议。作者将回顾整个准备过程,包括如何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模拟答辩的重要性、如何自信地应对答辩当天的挑战,以及在答辩后的后续步骤。无论是现在刚开始准备,还是即将踏上答辩之路,希望这些经验和心得能为大家的博士之旅提供支持和启发,自信、从容地通过最后的考验。
在顺利完成我的博士答辩后,我觉得有必要花一点时间回顾整个经历,并分享一些宝贵的见解。答辩通常被视为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学术旅程中的“最终考验”,但通过充分的准备和正确的心态,它并不一定像最初看上去那么令人畏惧。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如何准备和应对答辩的过程,以及我从中学到的关键经验,希望能对那些走上相似道路的人有所帮助。
1
给自己足够的准备时间
提前开始准备非常重要。我用了大约三周的时间准备。你需要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并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全面梳理每一部分。逐章复习论文,确保自己对各个方面都充分理解,尤其是写作过程中的反馈。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会深入探讨你的研究,因此你要尽可能充分地准备好。回顾博士项目早期的工作并不容易,我在答辩中被问到了不少关于早期系统综述的问题,包括我如何设计研究方案等。没有细节是可以忽视的,所以一定要提前好好复习一遍。
2
进行模拟答辩
模拟答辩是我准备过程中最有帮助的步骤之一。理想情况下,模拟答辩应由课题指导团队之外的人来进行,以便更贴近真实的答辩体验。你的导师们对你的工作十分熟悉,引入一个新的视角会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我在正式答辩前一周进行了模拟答辩,坦白说,我对模拟答辩比正式答辩还要紧张!模拟答辩帮助我完善了回答并在答辩前收到了宝贵的反馈。
3
答辩日:自信是关键
在答辩当天,提醒自己,你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的工作。考核的老师并不是来为难你的,而是确保这项工作确实是你的成果,并且肯定你是一位合格的研究者。如果答辩是线下进行的,记得穿着得体、专业对待,不要忘了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充满自信。答辩后所有导师都在场参与评审决定,这种支持非常有帮助,他们甚至帮我记录了修改意见。此时,在经历了将近三小时的问答后,我的大脑已经快“罢工”了,所以导师们在场协助真的非常有益。
4
答辩后:明确修改要求
答辩结束后,你可能会松一口气,但别忘记仍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修改。花点时间消化一切,但一定要明确修改要求,这样你就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我选择将我的修改意见以“回应审查人”的格式提交,每项修改清晰地标注了在更新后的论文中的具体位置(如页码)。我的答辩委员会老师们非常认可这种格式,这也让整个过程更加顺畅。
5
放松一下还是立刻求职?
在答辩结束后,如果可以,最好给自己一些时间放松一下,但这可能并不总是现实。我选择在提交论文期间进行求职。我在答辩的第二天就参加了求职面试!如果你也这样做,不要害怕要求推迟入职时间。优先考虑完成修改和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相信我,你会需要一点时间来调整状态。
在求职方面,我发现从学术界到业界的过渡并不容易。我被建议申请较高层次的职位,但我的经验是申请入门级职位反而效果更好。在面试后我得到了一个更高级的职位,因此这种方法有时更有效,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
6
开启新篇章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现在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人员了!尽管我希望继续参与一些相关项目的研究,但我已经跨行担任经济学家,工作内容将涉及各种不同的项目,我对这条新道路充满期待。
7
结语
答辩是每位博士研究生学术旅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成功通过答辩,标志着我们从学生迈向独立研究者的新阶段。答辩不仅是对学术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心态、沟通技巧、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磨练。对未来的博士生来说,答辩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有充分的准备、自信的心态以及对研究的坚定信念,这一过程将是一段成长和收获的旅程。
答辩结束后,调整心态和完成可能需要的修改也是关键的一步。在完成这些步骤后,是继续学术之路,还是向其他领域拓展,都是值得慎重考虑的。也祝愿每一位正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博士生,能勇敢面对挑战,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原文标题:Blog – Reflections on My PhD Viva & Next Ste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