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启智 同行增慧

文摘   2024-12-08 21:27   四川  



共研启智

同行增慧

新都区陈宇名师工作室送教新民小学主题研讨活动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12月5日上午,新都区陈宇名师工作室走进新民小学,开展以”教育家精神下小学思政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为主题的研讨活动。陈宇名师工作室成员、新民小学专兼职思政老师参加活动。

教学展示 精彩纷呈

本次校际交流活动包括现场听课、说课、研讨交流三个环节。由陈宇名师工作室蒲倩雯老师执教《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杨怡佳老师执教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和范晓娜老师执教的《箸间情,礼传心》。授课老师积极准备,研读教材,进行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课堂展示。授课老师们依托学情,在知识和素养之间寻求突破;从知识出发,实现深度教学;涵育学科素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


1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蒲老师的整节课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在引导学生时,采用示范教学,让学生观察自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想象。通过辨识古汉字、书写年代尺,不断寻找、发现汉字的历史和特点,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对我国汉字文化产生喜爱之情。


2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课堂上,杨老师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体现中国精神的感人故事和辨析新闻时事,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明白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中国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追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

《箸间情,礼传心》


一双筷子,温暖每个人,通过范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明白“一双筷子的含义”,它是一个中国符号,一种中国表达,一种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承载,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精神财富。一双筷子,让我们回归最开始的“初心”。一双筷子,让我们品味中国式的“温暖”。让我们守护并传承好这筷子中含蓄隽永的“中国味道”。



活动反思 共促成长

教学展示后,由三位老师带来自己的说课,通过老师们的感悟分享,让我们再一次深刻明白教学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充满创新与探索的艺术之旅。每一种教学风格都蕴含着独特的智慧,相互借鉴才能让自己在教育之路上行稳致远。


  同时,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与在场教师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出谋划策。同时积极分享自己在教学一线的切身体会和所遇挑战,共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总结指导 名师引领

新民小学张炜校长表达了对工作室成员的热烈欢迎。张校长表示本次活动既是一次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活动,又是一次取长补短的教学提升活动,更是一次交流交心、资源共享的活动。同时,本次活动也为我们搭建了教师间交流的最好平台,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希望老师们把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加以提炼,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改进自己的日常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宇做了总结指导。她充分肯定了老师们课堂上创设情境、以生为本,师生间能够有效沟通,重视课堂中的生成,但是老师们在课堂上也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提升把控课堂的能力。她强调:新课程改⾰正在进⾏,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法频频亮相,课堂发⽣了变化的同时也让我们经常感叹,课越来越不会上了,越来越不敢上了。但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多⼀份智慧,少⼀份平庸,多⼀份创新,少⼀些形式,多注重教学的思想性和启发性,相信我们的课会更加精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精华,方能成长。此次送教活动,不仅为我校一线道法教师们带来了学习与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引发了在场道法教师们的深刻反思。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相信教师们将在教研道路上勇往直前,勇于创新,深入挖掘课程主题意义,切实推进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落实,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再攀新峰。

-END-


文字:黄蕊

图片:曾祥宇 程文涛

编辑:黄蕊

初审初校:曾祥宇

复审复校:温善洪

终审签发:张炜


新都区新民小学
发布、推送学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