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间】健康过大年:从细菌入手守护舌尖安全!

健康   2025-01-24 17:02   天津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享美味佳肴。然而,年夜饭的美味背后,也潜藏着食品安全的隐患,尤其是食品中的细菌污染。为了帮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远离食源性疾病,我们特此奉上一份春节食品安全指南,从细菌的角度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食品中的隐形敌人:

  食品中的细菌种类繁多,其中部分致病菌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危害健康。以下是几种春节期间需要格外注意的细菌:

1.沙门氏菌

  来源:未熟肉类、鸡蛋及其制品。

  危害:引发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脱水。

2.单增李斯特菌

  来源:冷藏即食食品、生奶酪、加工冷肉等。

  危害:对孕妇、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威胁较大,可导致流产或脑膜炎。

3.金黄色葡萄球菌

  来源:人体皮肤、口鼻分泌物以及加工过程中被污染的食品。

  危害:其产生的肠毒素耐高温,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4.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来源:未熟肉类、生菜、被污染的水源。

  危害:可导致严重腹泻、腹痛甚至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春节食品安全五大贴士

1.谨慎选购食材

  ①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确保食品包装完好无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②选购肉类时注意检疫标志,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2.科学储存食品

  ①生熟食品分开存放,生肉、生鱼等应单独包装,避免滴液污染其他食材。

  ②剩菜剩饭应尽快冷藏,并在24小时内食用。



3.规范加工食材

  ①食物加工前后要彻底清洗双手,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处理生熟食物。

  ②烹饪时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尤其是肉类、海鲜和蛋类。

  ③避免生食生鲜,水果和蔬菜应彻底清洗,必要时用流动水反复冲洗。



4.合理处理剩菜

  ①年夜饭剩菜剩饭应在两小时内冷藏,食用前需彻底加热至全熟状态。

  ②避免反复加热或长时间室温存放。


5.注意个人卫生

  ①烹饪和进餐前后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生肉或海鲜后。 

  ②餐具、厨具和切菜板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健康团圆,从食品安全开始

  春节是团聚的日子,美食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食品安全,从细菌入手,我们可以通过科学选购、储存和加工食材,有效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守护家人的健康。

  让我们一起在新的一年里,从舌尖开始守护健康,共度一个安全、幸福的春节。愿您的餐桌上,既有美味,也有安心!

  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安康!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材来源:天津疾控

武清区人民医院
武清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经过70余年的艰苦奋斗,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