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人提到“肾虚”这个词。不少人一旦出现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肾病,去医院检查后却发现肾脏并无器质性病变,转而又陷入“肾虚”的困惑中。有些人甚至把它与肾病等同起来,认为肾虚就是肾病的表现。小李最近总觉得疲惫,晚上睡觉时经常出汗,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他可能是肾虚。小李心里很紧张,以为自己得了肾病,实际上,他并不清楚肾虚和肾病之间的区别。这种误解在很多人中都普遍存在。其实,肾虚和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讲讲它们之间的区别。
中西医
“肾”之异同
·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还能分泌一些激素,对血压、红细胞生成等有调节作用。古代与现代对于肾的物质形态认知存在共性,都知晓肾实质的存在。但中医对肾的认识更侧重于整体功能观念,西医侧重于从解剖学形态学出发研究肾的结构和功能。西医认为肾脏是属于泌尿器官,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等过程产生尿液。中医则认为尿液的生成排泄是涉及多个脏腑的协同作用,水谷入胃,通过小肠分清泌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水经三焦渗入膀胱。“肾主水”通过“气化”而实现,即促使尿液从膀胱排出,这叫做“气化则能出矣”。中医的对“肾”概念更为宽泛,并非单纯局限于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它涵盖了生殖、泌尿、内分泌、神经等多个系统的部分功能,还肩负着调节全身气血、津液以及阴阳平衡的使命,被视作人体的“先天之本”,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骨骼强健、精神状态等均紧密相连。
肾虚
与肾病的区别
·
中医讲肾病虽涉及肾脏的病理变化,但认为很多肾病是“本虚标实”,既有肾虚的内在因素,又有湿热等外在病理因素。中医的肾虚多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房劳过度、久病劳损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功能减退、尿频尿急等症状。比如女性有“天癸”(月经)变化的年龄阶段,男性也有相应的生理阶段变化,均与肾精气衰疲有关,但肾脏不一定有实质性的病变。中医认为肾虚主要包括肾阴虚、肾阳虚和肾气虚三种。每种类型的表现和症状有所不同,如肾阴虚可表现为口干、盗汗、失眠等,通常伴随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和胸口发热);肾阳虚表现为畏寒、腰膝酸软、乏力、性功能减退等,常感到乏力、四肢冰冷;肾气虚则表现为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腰部酸痛等。西医讲肾病主要是指肾脏疾病,多与免疫介导损伤相关,是肾脏本身的器质性病变。需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手段,发现肾脏有器质性改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等。肾病不等于肾虚,肾虚也不等于肾病。比如,有的年轻人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出现了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脱发等症状,这可能是肾虚的表现,但去医院检查肾功能等指标可能是正常的。虽然,肾虚不等同于肾病,但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中医讲“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肾精充实、肾气旺盛的人免疫平衡力强,得肾病的机会就少。当人体处于肾虚状态时,正气不足,就容易受到外邪入侵,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引发各种肾病。所以肾虚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肾病。因此,正确理解肾虚和肾病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肾脏健康。
肾虚
调理与预防
·
虽然肾虚不是肾病,但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理和预防。
1.生活作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其意义在于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肾乃至阴之脏,冬月生机潜伏,万物蛰藏时令,水寒成冰,应该早睡晚起,勿扰阳气。
2.饮食调养: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黑豆、桑葚、山药等。例如,每天可以吃一把黑芝麻,或者用黑豆、山药煮粥喝。但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3.适度运动:腰为肾之府,适当的运动可以强腰壮骨,促进血液循环,对肾脏也有好处。像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每周坚持散步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以免损伤正气。
4.情志调节: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喜伤心、恐伤肾。不良情绪会影响脏腑功能,加重肾虚症状。可以通过听音乐、旅游、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宁心安神、舒缓情绪。
正确看待
肾虚与肾病
·
了解肾虚和肾病的区别,就能更理性地对待身体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如果出现疑似肾虚的症状,不要盲目自行用药或进补,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而对于肾病,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肾病专科就诊,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肾虚不是肾病,我们要正确认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呵护肾脏健康。只要我们重视起来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就能拥有健康的肾脏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尽情享受美好生活。
素材来源:健康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