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7日,美国三大股指开盘暴跌,英伟达一天蒸发6000亿美元市值,折合人民币4.35万亿。
这画面,就问你震不震撼?
但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场“美股地震”的幕后推手,竟然是一家成立才一年多的中国AI公司DeepSeek。
要说这剧情发展,真像好莱坞大片:
一位不起眼的新人,靠实力一举掀翻硅谷巨头,连特朗普都忍不住“警钟长鸣”。
那么,DeepSeek究竟有啥魔力,让美国科技股集体“打寒战”,连一向高高在上的硅谷巨头们都慌了神?
先来看看DeepSeek的崛起方式——低调神秘,又杀伤力爆表。
它的定位,被戏称为“AI界的拼多多”,原因很简单:它直接给AI平民化来了一记重拳。
一年前,DeepSeek刚起步时,连名字都鲜有人知。
可短短12个月,它不仅登顶全球免费应用下载榜首,还在AI服务市场里大搞“降维打击”。
它推出的产品主打“高性价比+超强能力”,直接吊打市面上一票昂贵的AI工具。
微软、谷歌这些科技巨头搞AI,更多是“贵族路线”,要嘛收费贵得离谱,要嘛技术门槛高得离谱。
DeepSeek倒好,直接来一句“别花大价钱,我们帮你搞定”,瞬间俘获了大批中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心。
DeepSeek最具杀伤力的产品是什么?它推出了一款通用型AI工具包,据说号称“99%功能媲美ChatGPT和Stable Diffusion,价格只要五分之一”,还不限用户规模。
这不是平地一声雷,这是“AI产业链版的核弹”,直接把硅谷的定价体系炸了个底朝天。
于是我们看到,一边是DeepSeek的下载量一路飙升,另一边是英伟达、微软、谷歌等巨头们股价狂跌,场面堪比华尔街“世界末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模型的崛起给美国敲响了警钟。
特朗普为什么会亲自跳出来敲警钟?
说白了,他老爷子一向喜欢用“中国威胁论”给自己加戏。
但这回,他倒是抓住了重点:
DeepSeek的崛起,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中国AI行业整体崛起的缩影。
看看最近的国际AI专利申请数据,中国已经连续数年稳居全球第一。
不仅如此,中国的AI研发资金投入、高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快要追平美国。
换句话说,DeepSeek的横空出世,其实是中国AI产业链完整性和技术积累的体现,而这一点,正是特朗普和硅谷大佬们“睡不着觉”的根本原因。
当然,DeepSeek的成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那就是中国企业在市场策略上的“拼多多精神”。
深度求索并没有和硅谷巨头们硬碰硬,而是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先抓住中小企业和普通用户的需求,再用规模效应压低成本,逐步蚕食市场份额。
不得不说,这种打法和拼多多当年颠覆中国电商市场的套路如出一辙,也让硅谷的传统巨头们猝不及防。
毕竟,谷歌、微软这些公司更擅长的是“B端服务+高端市场”,他们在应对“平价AI”冲击时明显准备不足。
说句题外话,就在1月28日,周鸿祎公开喊话:
“如果DeepSeek有需要,360愿意提供网络安全方面的全力支持。”
先甭管有没有蹭热度之嫌,风口浪尖上站出来公开力挺中国自家企业,红衣大叔这事儿办的没毛病。
所以,DeepSeek到底有多大的潜力?
简单点说,它不是硅谷巨头们的一块“磕绊石”,它更像是一座“定时炸弹”。
DeepSeek的核心技术并非全靠自主研发,而是大量借助开源AI框架和第三方算力合作。
这意味着,它的扩张速度可能比想象中还要快,甚至有潜力形成一种“杀手级AI生态系统”。
硅谷巨头们最担心的,就是DeepSeek未来可能不仅仅是做产品,而是通过平台化和生态化的方式,打造一个平价又实用的AI服务网络。
如果这点成真,那么美股科技股,可能还得再经历几轮大地震。
说到这儿,您心里可能也犯嘀咕:DeepSeek的成功是否真的可持续?
毕竟,它靠的是低价竞争,而低价策略一旦耗尽资金流或者遭遇技术瓶颈,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确实,DeepSeek的前景并非没有隐忧。
但别忘了,中国企业一向有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在AI领域,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和成本优化能力通常是决定市场地位的关键。
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AI团队的强项。
总的来说,DeepSeek的崛起对美国科技企业的影响不仅是短期的,更是战略性的。
它逼着硅谷重新审视自身的商业模式和定价体系,同时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的崛起速度。
对于特朗普来说,DeepSeek的威胁并不只是个别企业的成功,而是“中国模式”对“硅谷模式”的全方位挑战。
未来,这场“中美AI大赛”只会更加激烈。
究竟是DeepSeek继续势如破竹,还是硅谷巨头们找回节奏?我们拭目以待!
| “穷人收割机”一年关停两万家,3亿重度沉迷彩民,终于清醒了?
| 市值暴跌8000亿,货品积压如山,郑钦文背后的金主在中国快凉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