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入冬之后,各家“羽绒服刺客”纷纷将魔爪伸向了打工人的钱包。加拿大鹅、始祖鸟、蒙口不忘初心,占据万元羽绒服神坛高不可攀,波司登、雪中飞不甘落后,动辄上千元的价位也让打工人欲哭无泪。就连和羽绒服风马牛不相及的猿辅导也来凑热闹,居然趁乱推出了价格7000+的羽绒服。去年,大家还在感叹羽绒服价格越来越贵了,盼望着来年价格能够稍微降低一些。结果到了今年,羽绒服的价格却在涨价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羽绒服近年来之所以越卖越贵,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品牌之间的激烈竞争。据相关数据显示,90%白鹅绒从今年1月起就一直在涨价,截至11月20日,依然维持在1099.7元/kg左右。比白鹅绒保暖性略逊一筹的白鸭绒也不遑多让,截至11月7日,90%白鸭绒价格约为535.62元/kg。以一件充绒量200克的羽绒服为例,若使用90%白鹅绒,仅羽绒成本就要接近200元到260元,若使用90%白鸭绒价格则在100元以上。导致羽绒服原材料价格直线上涨的原因,首先与禽类养殖量有关。近年来猪肉价格持续下跌,鸭肉鹅肉的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禽类出栏量下降。禽类出栏量下降后,作为鸭鹅副产品的羽毛供应量自然也会减少,从而推动羽绒价格上升。随着2022年国家出台羽绒制品新国标,各大厂商对羽绒填充物的各项成本也提高了,因此也带动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对于各大羽绒服品牌而言,禽类养殖量的下降和新国标的出台已经让他们疲于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让他们焦头烂额。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下,无论是始祖鸟、加拿大鹅、波司登这样的大品牌,还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都会选择进入电商平台和商场寻求生机。大品牌进驻平台和商场后,因为其本身的品牌效应,加价倍率可能在5-10倍左右,小品牌入驻后加价倍率也在3-5倍左右。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本就让羽绒服价格飙升,在入驻平台和商场后,羽绒服还是在翻倍挣钱,似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毛利率。但这只是表象,其实品牌的净利润并不高,有时也仅能覆盖成本而已。一家合格的羽绒服品牌,首先会在采购和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成本。产品投入市场后想要脱颖而出,品牌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参加时装秀、邀请明星代言等。除此之外,租金、水电费、员工工资、库存积压情况,都会产生很大的成本,羽绒服品牌如果不维持较高的毛利率,也就无法覆盖掉此前付出的所有成本。此外,羽绒衣面料价格也在上涨,普通款面料价格约50元左右,若使用特殊功能的高科技面料,每米价格在100元以上,成本则在200元-300元左右。当打工人叹息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一件羽绒服的时候,品牌们也很懊恼:“现在原料贵竞争也大,你们都说羽绒服贵,其实我们也没挣到钱。”然而,有一些人却没有资格用原料贵和市场竞争激烈来做挡箭牌,因为他们既没想过购买货真价实的原料,赚钱还很容易。近日,央视记者对市场上的假羽绒服进行了多方调查,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在江西九江市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内,多家企业以“飞丝”冒充羽绒,通过使用假吊牌、水洗标以及羽绒充气标等手段,形成造假产业链。所谓“飞丝”,就是在羽绒加工过程中羽毛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用飞丝填充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效果差,还会因为缺乏高温杀菌等程序产生病菌,对消费者产生致病风险。根据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以羽绒为填充物,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的服装才可以称为羽绒服。而这些自称90%含绒量的羽绒服,实际含绒量几乎为0,商家不屑地告诉暗访记者:至于看起来有模有样的羽绒充气标、水洗标、吊牌、检测报告等等,只需要到园区内的辅料店花几块钱就可以搞定。有些商家更加鸡贼,早已经把狡兔三窟这一招玩得炉火纯青。记者调查的“胖瓜童装工厂店”,既生产合格羽绒服,也生产不合格羽绒服,并将合格产品的检测报告用于不合格产品,还采用分仓发货躲避监管。一番操作之下,仅两个月内,一款填充“飞丝”的假羽绒服销售量就高达6万多件。假羽绒服的成本低到超乎人们的想象,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假羽绒服的造假材料成本仅1-2元。而在电商平台和直播间里,这些连残次品都算不上的羽绒服,摇身一变就成了“冬季特惠款”,售价在89元至198元之间。消费者抱着“特惠款棉服”以为薅到了羊毛,却不知黑心商家早已含泪怒赚200。事实上,填充飞丝已经算是这些黑心商家有点良心了,有些商家为了赚钱什么杂毛都敢填充。在湖州织里警方查获的假羽绒服中,商家除了用飞丝作为填充物,甚至还掺杂了猪毛、狗毛等杂质。这些来源不明的填充物未经高温杀菌处理,存在异味和细菌,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然而在被捕后,相关人员却表示自己造假是因为原材料价格太贵,这番说辞在是令人作呕。“他们这么说是因为知道自己要坐牢了,而不是知道自己错了,他们从一开始也没想过用好原料做货真价实的羽绒服!”对打工人来说,高奢品牌上万根本买不起,潮流冲锋衣动辄上千块也让钱包瑟瑟发抖,于是他们寄希望于直播间199元的“特惠棉服”,没想到还是被坑了。“中国的鸭鸭,世界的朋友”,当这句沉寂已久的广告词重出江湖时,一定勾起了很多人的温暖记忆。鸭鸭羽绒服品牌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巅峰时期鸭鸭羽绒服被选为国礼,还出口到4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有超3000家专卖店,日销羽绒服10万件。后来,鸭鸭羽绒服因为时代变化和自身原因,一度面临严重的危机,但好在它一路挺了过来。2013年鸭鸭电商进军互联网,借助电商平台进行直播打开了部分市场。鸭鸭真正打开知名度,是2021年在珠峰脚下进行的直播。珠峰极端寒冷的环境,是检验羽绒服保暖性、防风性、舒适性等性能的绝佳场景。通过主播在珠峰的真实穿着体验,鸭鸭羽绒服一下子火出了圈,2021年年产值超70亿元,在抖音年度服饰品牌总榜排第一。除了敢上珠峰直播,鸭鸭也抓住了流量密码,请来王一博、鞠婧祎这样的顶流为自己代言。虽然品牌知名度不高,但架不住代言人知名度高,很多粉丝都愿意和爱豆穿同款棉服。当然,作为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品牌,鸭鸭羽绒服的质量也是有保障的。据悉,每款鸭鸭羽绒服生产流程都由62名工艺师经手,经过150多道制作程序,采用专业锁绒技术,搭配防泼水面料,可以有效防钻绒。采用高品质鸭绒,部分产品含绒量达90%,蓬松度好且保暖性强,能够阻挡热量散失。鸭鸭冰壳极寒系列,充绒量在230克到312克之间,能抵御极寒天气。价格方面,鸭鸭羽绒服主打300-800元区间,在同等品质和价格的羽绒服中突出一个性价比,让消费者“买的不贵,穿的放心”。有消费者反映,鸭鸭羽绒服存在拉链质量不稳定、线头未修剪干净、接缝对线偏差等细节问题。此外,少数产品还会有淡淡的鸭绒味或其他异味,影响穿着体验。可不管怎么样,作为动辄上千元羽绒服的“平替款”,鸭鸭羽绒服里的填充物是鸭绒,而不是让人失望透顶的飞丝。总体而言,在保暖和性价比方面,鸭鸭基本具备了一款良心羽绒服应有的配置。在这个“没良心”的时代里,对于鸭鸭羽绒服这样一款有良心的产品,我们没有理由过于苛责。| “穷人收割机”一年关停两万家,3亿重度沉迷彩民,终于清醒了?
| 市值暴跌8000亿,货品积压如山,郑钦文背后的金主在中国快凉透了
| 200多家大牌金店,倒在了金价创新高30余次的惊呼声里
| 被北漂睡成“洗浴中心”的大兴机场,主动撕下了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