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著名野战外科学专家、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同志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遵照其遗愿及家属意愿,王正国院士遗体捐献给海军军医大学,为医学事业作最后的贡献。
1月7日上午,王正国院士遗体捐献仪式在海军军医大学举行,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全体人员在哀乐中缓步向王正国院士遗体献花、鞠躬,共同缅怀这位令人尊敬的医学泰斗。
图|王正国院士办公室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王正国院士系野战外科学专家,主要从事创伤与野战外科学研究,1935年12月12日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合肥。1956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我们搞军事医学科研的,眼里要盯着战场,心里要装着官兵,解决部队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这是王正国院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王正国院士致力于战创伤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近70年,在国际上首次较系统地阐明了冲击波致伤机制和防治措施,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创伤弹道学研究,提出高速投射物致伤机制及防治原则,具有重大军事效益;80年代率先开展交通事故伤研究,主持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大型撞击伤实验室,为推动我国交通医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图|王正国院士1979年在做动物实验观察。受访者供图
王正国院士也是一位在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者,是一位深受学生们敬爱、同事们敬重的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战创伤医学人才,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无私关怀,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与爱戴。
多年来,王正国院士和妻子朱佩芳教授累计捐资助学超过130万元。1996年以来,两人还先后捐资200万元设立“院士青年科学研究基金”,专门用于扶持青年科研骨干的成长成才。
他先后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美国迪贝克国际军医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主编专著39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60余篇,培养博士生50余名。
“虽然王院士走了,但他的精神从未离开,仍会激励陆医大人继续奋进,在军事医学征途上焕发出最美丽的强军风采!”这是陆军军医大学师生员工在深切悼念中的共同心声。
音容虽逝,风范永存!王正国院士无私地将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事业,让生命在医学殿堂中延续,深深地激励着全校师生员工,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红色军医。
▲
来源丨科技日报
编辑丨肖咸秋
一审丨杨帆
二审丨柯昱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