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剧登场,重庆大学《何鲁》榜上有名!

科技   2025-01-13 18:49   重庆  


科学家是国家的脊梁。2024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将目光聚焦大师生平,新增8部科学大师剧,分别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德显》、西北工业大学《大国之蓝》、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之重》、福州大学《嘉木留芳》、重庆大学《何鲁》、浙江大学《速写林俊德》、青海师范大学《永怀之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雕虫沧桑》。 


2025年,让我们一起跟随大师剧探寻科学背后的故事,一同欣赏这些闪耀着智慧与光芒的舞台剧作品,引领我们穿梭知识海洋,感受科学家精神!



《何鲁》

主创单位:重庆大学

剧目简介:


话剧《何鲁》以主人公何鲁负笈法兰西、拓荒高等数学、躬身编教材、创校兴学、创办数学会等历史事件,全面展现何鲁探索数学强基之路,践行科教报国之心的科学家精神。剧中讲述了,1973年9月的一个深夜,79岁的何鲁正伏案编写教材,一位特殊的访客——来自五十年后重庆大学数学系的学生林芳菲的到访,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

剧目全体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均由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缙云话剧队的在校学生担任;通过“师生演校友、学弟演学长”致敬大师,以大师剧的形式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该剧在深度挖掘档案史料的基础上,采用时空重叠的表现手法,展现何鲁先生负笈法兰西、拓荒高等数学、躬身编教材、创校兴学、创办中国数学会等人生经历,讲述大先生探索数学强基之路、践行科教报国之心的一生。


《何鲁》剧照

点击图片 跳转链接

查看相关话剧更多精彩内容

《大国之蓝》


主创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剧目简介:

《大国之蓝》以西北工业大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故事为素材,以科技工作者群像为主体,将他们潜心科研、矢志报国的故事震撼呈现。

话剧由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团队原创,近40位演职人员均由西工大各专业的在校学生担任。

本剧选择“为周文渊院士写自传”的叙事线索,以年轻女记者安妮的视角,将采访周文渊院士作为主线串联起型号研制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难关的跨越都使安妮更深切地理解这一群“国之大者”,终于在故事的最后,对周老师敞开了心扉,也揭开了身份之谜。

《大国之蓝》舞台剧剧照

点击图片 跳转链接

查看相关话剧更多精彩内容

《生命之重》

主创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剧目简介:


《生命之重》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为人物原型,取材于段正澄院士的亲友、同事及学生对其生平的追忆,演绎了段正澄院士及其团队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故事。剧作以非线性结构呈现了老人炙热的情感与高度的职业理性,映衬出科学家的大师风范和一代华中大人丰富且饱含家国情怀的人生。


全部角色均由在校师生和校友饰演,演员们此前均无大型舞台剧的表演经历,该剧的排演过程本身就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生命之重》以段正澄的大女儿和师生们寻找段正澄留下的那张具有传奇色彩的手绘图纸为开端,细腻描绘了他与家人、朋友及学生们在生活中的点滴和相关往事。


《生命之重》剧照

点击图片 跳转链接

查看相关话剧更多精彩内容

《嘉木留芳》

主创单位:福州大学

剧目简介:


《嘉木留芳》艺术再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卢嘉锡先生潜心基础研究、扎根科研基层的一生,深刻展示了他“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戏剧历时三年倾力打造,由主要演员、歌队演员、交响乐团、合唱团等近200名师生协同配合,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训练磨合而成。


剧中,在困难时期,卢嘉锡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建设,用自己的餐券救济困难学生,鼓励工厂工人报考福州大学;在学校发展停摆之际,他号召师生在写给省委的信上签字,力保建设成果;在风云动荡的年代,他与家人共渡难关,建设研究所、促进校企研三合一式发展……卢嘉锡坚定的崇尚科研理想与爱国热情,让科学在福州生根发芽,这份精神凝聚成星,被祖国科研事业永远铭记。


《嘉木留芳》剧照

点击图片 跳转链接

查看相关话剧更多精彩内容

《毕德显》

主创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剧目简介:

《毕德显》生动展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位院士、我国雷达工程专业主要创始人、著名电子学家、教育家毕德显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勇攀科学高峰、潜心教书育人的人生经历和光辉形象,让青年学子领悟大师风范、传承科学家精神。

剧目由学校和陕西实验话剧院联合出品,电子工程学院和校团委共同承制,电子工程学院师生主体承演。

话剧分设四幕,分别讲述毕德显先生科学报国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抉择。四幕故事共同彰显毕德显先生对事业有抱负,对学业有卓见,对朋友有信义,对国家忠贞不渝,“德才彰显,大德不显”的高尚人格,着重表现了毕德显先生立志科技报国,推进中国通信现代化的科学家精神、着力学科建设,为国育人育才的教育家精神和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毕德显》剧照点击图片 跳转链接

查看相关话剧更多精彩内容

《速写林俊德》

主创单位:浙江大学

剧目简介:


《速写林俊德》用艺术的表现手法,让老年时期的林俊德回到不同的人生节点,与不同的人、事交错。无论是与母亲的离别重逢、还是与战友的谈心立志、抑或是与妻儿的相守相望,通过他与母亲、妻子、女儿、战友等人之间的故事,讲述了林俊德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身份下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他以身许党、以智许国的拳拳真心,也让人看到伟大事业背后的牺牲与付出。


为了纪念林俊德院士,弘扬林俊德院士以智许国、至死攻坚的精神品质,浙江大学马兰工作室携手浙江大学文琴艺术团黑白剧社,历时10个多月走访林俊德工作学习过的地方,采访林俊德院士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反复打磨,最终呈现了一场感人至深的话剧演出。


无论是在茫茫戈壁的一次次核试验中,还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心系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坚持奋斗,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话剧《速写林俊德》剧照

点击图片 跳转链接

查看相关话剧更多精彩内容

《永怀之歌》

主创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剧目简介:


《永怀之歌》话剧,基于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之一、著名应用数学家与空气动力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主要生平事迹改编而成,生动再现了郭永怀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学研之旅、情感之旅和奋斗之旅。

话剧《永怀之歌》编排工作由10个部门共同参与,从创意执行、剧本编写、演员出演、音乐创作,到服装设计、舞美道具、灯光音效、文字统筹,全部由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先后参与人数达到百余人。

以《西南联大校歌》朗诵开篇,气势恢宏。话剧分为《绝徼移栽桢干质》《赤子归时抵百师》《英雄仗剑入昆仑》和《留取丹心照汗青》四幕,分别讲述了郭永怀先生求学、归国、在青海投身“两弹一星”研制和为保护资料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


永怀之歌》剧照

点击图片 跳转链接

查看相关话剧更多精彩内容

《雕虫沧桑》

主创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剧目简介:


《雕虫沧桑》以我国杰出昆虫学家周尧为人物原型创作,讲述了周尧传奇的人生故事与爱国、敬业的高尚品质,讴歌了以周尧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潜心科研、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原创话剧《雕虫沧桑》十年磨一剑,始终坚持“舞台即思政、活动即课堂”的育人理念,由大学生艺术团原创,累计演出20场次,直接参演人员超千人,观演超5万人次,成为学校讲好西农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张靓丽名片,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接续演绎中深受教育,知农爱农情怀更加深厚,强农兴农使命更加坚定。

全剧围绕周尧先生从意大利留学归国、弃笔从戎参加抗战、投身教育事业,内战时期坚决守护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全身心投入昆虫研究等故事层层展开。


《雕虫沧桑》剧照

点击图片 跳转链接

查看相关话剧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丨中国科协之

编辑丨肖咸秋

一审丨杨帆

二审丨柯昱朱

重庆市科协
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架起沟通联系桥梁,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建设科技工作者共同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