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住建部及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对挂证现象开展了多次专项治理行动,但挂证问题依旧屡禁不止。结合近期福州高新区住建局发布的《关于第二批次企业资质动态核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及相关报道,我们可以从政策执行、市场现状和现实需求等多方面剖析挂证难以根除的原因。
一、政策执行层面的妥协与困境
(一)整改期限的延长
在福州高新区的资质动态核查中,截至原定整改期限,仍有553家企业未达到资质标准,按规定应撤销资质证书。然而,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整改期限被延长至2025年3月20日。这种妥协反映出政策执行中的现实考量。一方面,企业资质的达标与否直接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若严格按规定撤销资质,大量企业将面临业务停滞甚至倒闭的风险,这与当前经济形势下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相悖。另一方面,住建部门在执行政策时需要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因政策执行过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处罚环节的延迟与搁置
全国范围内的挂证治理专项行动也出现了类似情况。8至10月的自查自纠阶段结束后,11月本应进入排查处罚环节,但因涉及人数众多,处罚并未如期执行,而是被延期。直至如今,相关处罚进展消息寥寥无几。这表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面对庞大的涉嫌挂证群体,住建部门在处罚力度和执行节奏上有所犹豫。一方面,处罚过重可能导致大量从业人员失业,影响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若对所有涉嫌挂证人员一查到底,企业将面临资质不达标的风险,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因此,住建部门在政策执行中不得不权衡利弊,导致处罚环节的延迟与搁置。
二、市场现状的复杂性与利益纠葛
(一)建筑工程领域的特殊性
建筑工程领域体量庞大,涉及众多项目和环节,资质和证书的管理难度极高。企业需要大量专业人员持证上岗以满足资质要求,但在实际运营中,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有员工满足这一需求。挂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资质达标的一种“捷径”。此外,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使得企业在人员配置上更倾向于灵活的挂证方式,以便在项目中标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安排。
(二)利益驱动与市场惯性
挂证行为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利益链条。对于持证人员来说,挂证可以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尤其是一些热门证书的挂靠价格不菲。对于企业而言,挂证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满足资质要求,顺利承接项目。这种利益驱动使得挂证行为在市场中形成了一定的惯性。即使政策不断收紧,企业和持证人员也会想方设法规避风险,继续从事挂证活动。例如,在资质核查期间,企业可能会暂时调整挂证人员信息,待核查结束后再恢复原状。
三、现实需求与生存压力的无奈选择
(一)企业生存的艰难抉择
对于许多建筑企业来说,资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旦资质被撤销,企业将失去承接项目的资格,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即使知道挂证行为存在风险,企业也会在现实压力下选择冒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为了维持生存,企业不得不在资质管理上采取一些“灰色手段”。
(二)从业人员的就业困境
大量从业人员依赖挂证行为获取收入。在建筑行业,持证人员的数量远超实际就业岗位需求,许多人难以通过正常途径找到工作。挂证成为他们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此外,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转行人员,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和提升自身价值,也会选择挂证。这种现实需求使得挂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支持。
四、政策与现实的博弈与平衡
(一)政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住建部在治理挂证问题上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但政策的执行并非一成不变。从福州高新区的整改期限延长和全国挂证治理专项行动的处罚延迟可以看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为了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现实需求,避免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极端情况。然而,这种灵活性也容易被企业和持证人员利用,导致挂证行为屡禁不止。
(二)长期治理与短期目标的平衡
治理挂证问题需要长期坚持和系统治理,但短期内也需要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住建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既要严厉打击挂证行为,又要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大冲击。这种平衡需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例如,可以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完善信用体系等方式,逐步引导企业和从业人员规范行为,从根本上减少挂证现象的发生。
(三)技术手段与监管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住建部门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挂证行为的监管。通过建立人员信息数据库、实时监控企业资质动态等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还可以创新监管方式,如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核查、建立举报奖励机制等,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挂证问题难以根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执行中的妥协与困境,也有市场现状的复杂性和利益纠葛,还有现实需求与生存压力的无奈选择。治理挂证问题需要在政策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在长期治理与短期目标之间做好协调,同时借助技术手段和监管创新,逐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从根本上解决挂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