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思聚力
笔耕前行
编者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稳步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滁州市扬子路小学着眼学校事业长远发展,坚持不懈开展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座谈会等系列活动,通过制度保障各项活动扎实开展、收到实效。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学校提倡教师关注教学细节、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并及时记录,形成材料,这就有了一摞摞“青年教师教学手记”。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推出“青年教师教学手记”,记录新一代扬小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人瞬间,以及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
姜瑞莲
笑容背后的责任与挑战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孩子的笑容,孩子的笑是纯净的,甜美的。我在校园里看到过一面照片墙,全是孩子灿烂的笑容和清澈透亮的眼神。无论是腼腆地浅笑,还是开怀地大笑,都具有感染力。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看着孩子们的眼中满满的笑意和崇拜,我倍感责任重大。一年级的孩子们朝气蓬勃,天真烂漫,更需要我们的用心呵护。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小男孩,长得很帅气,上课也很积极,但他总是喜欢讲话,会把纸撕碎扔在地上,制造混乱。有时我正在讲课,扭头一看他位置上空了,有时候他钻到别的同学桌子下玩,有的时候甚至已经跑出了教室。课间做操时,总是想站在哪里就站在哪里,不听口令做操。下课时经常和其他两个男同学在教室追逐打闹,把桌子撞歪。书本撒一地,碰到其他同学也不道歉等等,惹得其他同学总是来告他的状。
后来我找他谈话,发现他跟老师谈话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往往是一副无奈的神情,双目东瞅一眼,西瞟一下,双手不安分地摆动,身体也不自在地晃动着,让人束手无策。后来,在和他母亲的电话交流中,我才得知因为父母工作忙,这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家,虽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但是爷爷奶奶又不注重与他的沟通教育,再加上溺爱孙子,长此以往,孩子越发散漫、无纪律。
我明白了,原来是孩子缺乏爱的关注。从此我对他减少批评,并且在班里给他安排具体的任务,让他体会到他是被老师重视的。比如没事时让他扫扫地、擦擦黑板,虽然他刚开始做得并不是很好,但我总是从小事夸他,鼓励他,比如“你今天的黑板比昨天擦得干净,如果能把黑板擦再拍拍干净就更好啦!”慢慢地,他自己也就知道去找事情干了。在这些点滴小事中培养他的自信心,让他在这个班级中找到存在感,慢慢地,老师就发现他上课能坐得更端正了,站路队时不那么爱捣乱了,能够感觉到他站得笔直,做眼保健操时也能认真完成了。
从这样的一个孩子身上,我能够看到孩子的多样性,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在学校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乖巧,有的孩子调皮捣蛋,但并不代表调皮捣蛋的孩子无可救药,相反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他们总是蕴藏着无限的潜力,有待老师去发现、去挖掘。因此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能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李晴晴
寓教于乐 启智于心
一年级是孩子们正式踏入学校生活的第一年,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责任与挑战。一年级的孩子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如何引导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了我每日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逐渐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们对语文的兴趣,我尝试将游戏和童话故事融入课堂。例如,在教授拼音时,我用孩子们熟知的《西游记》人物孙悟空来设计教学环节。“孙悟空”作为奖励者,会给表现好的孩子送礼物,这样的情境设置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此外,我还注重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讲解某个生字时,我会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学习“荷花”这个词时,我不仅讲解它的含义,还详细介绍了荷花的外形和生长环境。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教学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耐心和细心。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需要不断引导和提醒。我会准备一些小奖品,如小红花、小红旗等,来激励孩子们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纯真和可爱。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老师的信任,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教育工作的决心。虽然工作有时会很累,但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长,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
教育是一份需要爱心、耐心和细心的职业。作为一名一年级语文老师,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王帆
播种习惯,收获成长
“养成教育”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踏入小学门槛、探索全新世界的开始。在这个充满好奇与挑战的月份里,我作为他们的引路人,深知这一时期的重要性——不仅是知识的启蒙,更是良好习惯与个人品质的奠基。因此,我们将这个月的主题定为“养成教育”,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与实践,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养成教育的成效逐渐显现。从最初的陌生与不适应,到如今的井然有序,孩子们的变化令人欣慰。养成教育比赛就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们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在比赛中,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意识到,作为小学生,应当遵守的规则与界限。
课堂上的变化尤为明显。以往那些因不适应而分心的小朋友,如今已能较为专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我深知,只有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知识才能如涓涓细流般滋润他们的心田,为高年级的学习之旅铺就坚实的道路。而这份专注,正是我们在九月着重培养的核心习惯之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学生在养成教育的熏陶下,不仅自觉遵守课堂规则,还主动承担起班级管理的责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律方能自由”的真谛,成为了班级中的小领袖。这份责任感与领导力,不仅为他们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班级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
当然,成长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我采取了个性化策略,为他们量身定制任务,让他们在忙碌与责任中逐渐找到自我管理的乐趣与成就感。通过耐心引导,他们学会了如何将注意力拉回到当下,如何在自律中享受成长的乐趣。
九月的尾声,伴随着孩子们自信的笑容与满满的收获,我深刻体会到养成教育的深远意义。它不仅关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心灵的滋养与品格的塑造。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与挑战中,学会了坚持与努力,明白了付出与回报的辩证关系。这份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指引他们不断前行,勇敢追梦。
让我们继续携手,以养成教育为起点,共同见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蜕变,让好习惯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最坚实的盔甲。
方一凡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
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而我正在这条路上慢慢探索并行走着。今年是我踏上教育工作的第一年,我开始思考很多教育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中国有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学校很多尖子生只擅长解决书本上的问题,却不擅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最近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告诉我很多教师教学一直在“喂”学生知识点,这样的学生只增加了知识的容量,却没能发展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告诉我对于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什么样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以及作为一个教师如何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力。
何为核心素养?教育部明确把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作为思政课教师,思政课的核心素养体现在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心中要有“人”,站在“人”的高度来关注教育。思政课教育是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围绕学生的生活,从实际出发,首先要教会他们爱人,要上有温度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爱之后,再把爱传递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党。
教学也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思政课内容遵循马列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论,教学内容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强调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多采用情境化教学。好的情境意味着课堂是联系实际的,知识是生动的,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形成学科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有价值、有担当、有爱心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让我深刻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进一步调整教学方式,举一反三,积极学习新知识,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 吕静
初审 | 程小婷
复审 | 吴曦舟
审签 |薛永胜
主办 | 滁州市扬子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