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班本课程
共话师幼成长
美妙的世界精彩纷呈
一株小草、一片花瓣
一块石头、一只兔子
都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当我们缓下来、静下心
观察孩子的发现,倾听孩子的声音
真实的故事便自然地发生……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课程游戏化实施要求,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提升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满足幼儿学习、探索、发现的需求,我园于2025年1月3日开展了班本课程叙事评比活动。
各班教师化身“讲故事的人”,从课程源起、课程审议、课程目标、思维导图、实施过程、观察反思、进一步指导策略等多方面,采用PPT展示与课程叙事相结合的形式,分享基于孩子兴趣和生活生发的课程故事。老师们观察幼儿的行为、观察幼儿的作品、与幼儿展开对话、与家长进行沟通,认真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努力把握幼儿的想法,多维度支持孩子们的探索学习,一个个“课程故事”娓娓道来……
《嗨,我上幼儿园啦》
托班,是幼儿从家庭步入集体生活的第一阶段,也是他们进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初次离开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 幼儿会产生分离焦虑,但也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心。为了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缓解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从而让幼儿对幼儿园、老师、小朋友产生亲近感,帮助孩子们建立初步的归属感,带领孩子们熟悉幼儿园环境,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幼儿园结交更多的新朋友,托班开展了班本课程《嗨,我上幼儿园啦》。
《“兔”然遇见》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孩子和动物有着天然之缘,对动物充满好奇和兴趣,他们往往把小动物当成自己成长中的亲密伙伴。一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吃完午饭去户外散步。当他们经过幼儿园的饲养区时,三只可爱的小兔子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兴奋的跑过去观察这三只小兔子。为了满足孩子探索小兔子的愿望,萌发他们亲近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小一班开展了班本课程《“兔”然遇见》。
《爱,无处不在》
小朋友们刚入园,为了尽快与他们拉近距离、让他们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于是我们开展了“幸福的家”话题讨论,话题讨论结束后,小朋友们就唧唧喳喳的聊了起来,都七嘴八舌的分享爱是什么。于是,小二班教师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了《爱,无处不在》系列班本课程。
《吃饭我能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3-4岁幼儿在引导下,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开学后,小班教师发现班级幼儿经常会出现挑食、偏食的现象,为了让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培养他们自主用餐的能力,小三班开展了班本课程《吃饭我能行》。
《趣忙秋收篇——“薯”你最甜》
秋天,万物成熟,硕果累累,中一班的孩子们午饭后一起外出散步,走过种植园地发现种植的番薯长势喜人,引起了小朋友驻足寻找。“我们种的番薯长大了,怎么看不见番薯呢?”“番薯是长在泥土里的。”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小朋友对这个果实长在地里的番薯,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是课程,中一班教师以番薯为切入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开启了《“趣”忙秋收篇——“薯”你最甜》课程探索之旅。
《趣味“虫”生》
小班的时候,一位小朋友的妈妈来园参加家长进园活动,给孩子们认识了昆虫:蝴蝶、蜜蜂、七星瓢虫等等。活动结束后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昆虫小贴纸,孩子们十分的感兴趣,聚在一起讨论着观察贴纸的不同。
在这样一次活动之后,小朋友们致力于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寻找昆虫的身影。在户外游戏的时候争相找到了瓢虫和蜘蛛。
《指南》中指出:“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昆虫世界奇妙有趣,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于是,中一班便开展了《趣味“虫”生》班本课程。
《“蔬”香“果”气》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敏锐地察觉到幼儿在饮食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蔬菜和水果,很多孩子表现出明显的不喜爱甚至抗拒的态度。午餐时刻,常常能看到有些孩子悄悄把蔬菜挑出来,或者对某些水果满脸抗拒。然而,蔬果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意义非凡,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不仅是幼儿身体茁壮成长所必需的营养来源,还对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免疫力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此,为了有效激发幼儿对蔬果的兴趣,增进他们对蔬果的了解和喜爱程度,中二班教师精心策划并开展了《“蔬”香“果”气》班本课程,力求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引领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认识蔬果、亲近蔬果,进而促使他们从内心主动接受并喜爱上蔬果,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牙齿咔咔咔》
升入大班后的孩子经常跑过来跟老师说牙掉了,同伴间也会相互讨论换牙的秘密。孩子们对于牙齿的疑问越来越多,意识到大部分孩子已经对于换牙的现象产生兴趣,所以通过此契机开展有关“牙齿”的主题,通过我们的牙齿之旅,使幼儿了解并探索牙齿的奥秘,知道清洁牙齿的方法,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遇见非遗 蓝白之美》
在三楼的楼梯口,根据课题内容,结合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创设了“童年小卖部”区域,墙壁上挂着扎染的衣服和包包,就连桌布也是扎染过的。孩子们第一次看到这种衣服很是新奇,对上面的图案非常感兴趣,纷纷讨论起来,为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大二班班本课程“遇见非遗 蓝白之美”便应运而生了···
大三班:《叮咚,地铁来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班幼儿正处于感知、抽象逻辑思维、记忆能力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为了满足幼儿自然探索和科学探究的欲望,大三班开展《叮咚!地铁来了》班本课程。
课程的推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精彩的班本课程叙事分享后,袁宇华业务园长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汇报、以及课程评价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各班教师开发课程的智慧和热情,在课程实施中能有效变换身份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课程故事蕴含着教育的温度,有尊重、善倾听、给支持、勇探索、深反思,诠释了“生活即教育”。同时,还对教师提出了两个字的要求:一是“细”,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要做得细致一点;二是“实”,课程要从实处做起。真正做到“心中有儿童,眼里有儿童”。以儿童的立场、科学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和孩子一起觅“生长的力量”!
活动最后,陈红银园长一方面表扬了各班教师在班本课程建设中付出的努力,欣喜于教师们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比如:课程深入不够,幼儿在过程中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尝试统计、解决问题等环节都还需细化。
课程故事是一种回顾,
课程故事是一种反思,
课程故事是一种研究,
课程故事还是一种成长!
让 故事“真”有趣,让成长“真”发生!
【 END 】
扫
码
关
注
图片|吴倩 何淑贤
编辑|袁宇华
审核|陈红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