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探索和建立自我的过程。然而怎样做一个成熟智慧的家长,是今天所有家长都要学习的。
近期,“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等话题陆续引发热议,而一份《2023年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指出,初中生抑郁检出率逐年增高,成为众多家长的心头病。
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社会亟需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但对于青少年患者而言,父母其实是很关键的一环。他们能否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动,并给予有效的关注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心理状况与变化。
很多家长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却看不到背后的情绪和精神因素,把问题简单定性为不爱学习、青春期叛逆或者意志力薄弱。
但问题真是这么简单吗?
所以,今天我们想聊一聊青春期,以及作为家长,究竟该以何种方式与孩子相处。
木目老师是一位做家庭亲子关系疏导的资深咨询师,以下是她接受我们访问的实录。或许对正在与青春期孩子共处的你,有一定的帮助。
访问:Anyu
口述:木目老师
现在不少孩子在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有青春期的表现了,比如抑郁、躁狂的倾向,我们称之为“青春早期”。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家长们的心态也是复杂的,我既不能离开孩子,又时常有被孩子抛弃的感觉。在面临这些状况时,有一种很好用的方法,那就是家长想办法让注意力回到自身。
我曾接待过一对母子一起做亲子沙盘。整个过程中,孩子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打仗”世界中,而妈妈一心想要阻止战争。后来分享过程中,妈妈问孩子是否可以停止战争,孩子很坚定地说不可以,因为不打仗自己的土地就会被抢走。最后妈妈妥协了,成为了战争中的救护队员,以及战地记者。妈妈感慨良多,自己一心想要阻止“战争”,最终发现无法阻止,只有任战争发生,但是她也不是无作为,而是选择了接纳。
“如果这场战争不可避免,我就尽力为孩子做好后勤工作。”这是那位妈妈在亲子关系咨询结束后给我的留言,道出了青春期家长与孩子相处相对合理的模式。那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家长的关心不是参与其中,而是关注发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家长和孩子沟通,真是需要转化一下角色。因为孩子接触的东西已经与家长小时候不一样,当今社会,每个人接收的信息量都很大,甚至是过载的,孩子们也会因此提早(相较于父母一辈)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再也不会像大多数父母以前一样,把自己的家长当成偶像了。
很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没有带着去发现孩子正向动机的心态沟通,反而是把孩子的言行往家长自己的认知模式里去“装”,所以总是会发现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说脏话,家长听着就很刺耳,觉得孩子学坏了,觉得孩子是在否定家长。说到本质,其实家长的情绪反应是因为自己曾经未被处理的情绪被带动出来的结果,这种不愉快的感受并不是孩子给你的。但其实孩子的脏话有时候就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他也知道这样是不对的,甚至等他们发完脾气后,内心的痛苦感受是超过父母的,但就是在那个当下控制不住。
作为家长需要先回到自己,先让自己成长,先有自知之明。家长不用“我的权威”去压制孩子,而是先想想孩子真正内心想表达的是什么。就好比是一个人感冒了,要打喷嚏,你让他憋住,怎么能够呢?所以,哪怕孩子攻击你,在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都要去发现他的正面动机,所有的事情都有正面动机的。当你发现时,你的语气都变了,那么表达的意思都会不同。
孩子总说学习压力太大,快撑不住了,作为家长该怎么办?这是不少家长来咨询时问的一个问题。
我首先来讲讲什么是内驱力,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驱动,一种是被恐惧感驱动。这是两个方向。
被恐惧感驱动的孩子会很慌,这种感受不是因为某个具体的事情引发的,是从四面八方而来,没有明确的目标朝向,会不断地冒出不同的念头,让自己觉得压力大,比如一会儿是考试考砸了怎么办,一会儿又是同学关系不好了怎么办,等等。
如果要探讨原因,简单来说,还是与孩子小时候被认可和被肯定少了有关,他们获得的正向反馈过少。在青春期到来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认同感,一旦外界有些“风吹草动”,加之青春期身体激素无规律且大强度的分泌,让孩子内心产生了很强烈的失控感。如果我们的家庭环境习惯于对各种情绪采取压制而不是适当的疏导模式,就会更加加大青春期孩子这个恐惧感,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在哪个点“爆发”。
如果家长明白了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承认”。承认孩子的恐惧感是真实存在的,不要否定他,比如“一个考试嘛,没什么,考砸了就考砸了,至于这么紧张吗?”“这个同学不理你那就算了嘛,多大个事……”等等这些“风凉话”是坚决不能说出口的。
此刻的高质量陪伴,就是陪着孩子,接纳孩子表现出的紧张甚至是恐惧感,家长心里要明白,先去认可孩子现在这个迷茫的状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现在在一起,我们一起想想接下来怎么办,这个是底层逻辑,然后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陪着我,一起往前走。
在这里再给家长们分享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当我们看到青春期的孩子“出状况”时,一定不要着急去引导,那一刻,家长自己都是慌的,因为你不假思索地去引导会很容易变成“指手画脚”,甚至让孩子觉得你又要来控制他,很容易又把自己弄到孩子的对立面了。
其实面对问题的时候,人的求生本能会指引着我们往适合自己的方向走,但前提是我们的心要静下来。静能生慧,你只有静下来,你的智慧才会被开启,人如果总是绷着的,那就意味着你总是处于战斗状态,这样的状态中,智商是会下降的。
所以,家长先要学会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拥有“静”的能力,这样才会更好地帮助孩子,让孩子也逐渐历练出“静”的能力,在一次次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有不少来咨询的家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孩子开始厌学了,自我否定情绪严重,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首先,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厌学情绪,既然说是情绪,那么情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人们对外部刺激的主观体验,有些时候,孩子仅仅是表达一下情绪而已。比如孩子前脚抱怨:“作业好多呀,真烦!”后脚就回到书房写作业并按时完成了。那么孩子这样的顺口表达,只是实现自我能量的调节而已,家长不必过于草木皆兵。当然,如果经常性抱怨,而且已经有了具体行为比如不完成作业或者出现各种理由让自己晚去或者不去学校等情况,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我一般还会给家长一个引领和教育孩子的基本框架,每一句话都是有具体的激励目标的。核心就是“从爱出发,用事表达”。
如何表达?
遇到事情,要去请教孩子,而不是去指导孩子。多问孩子发生了什么?激发孩子的自主性,注重对孩子成长心态的培养。
父母在表达时,要掌握节奏,就是停一下,想一想,再表达。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不是在做抢答题,谁回答的快就会给谁加分,关键在于表达的内容。我要和每一位家长强调的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都是对自己和孩子不尊重。
父母要多表达情感,少“指导工作”。就是直接表述当下的情感,父母对孩子付出的底色永远都是爱,而爱就是情感,它不是用任何道理、原则甚至是考核工作的KPI表现的。多表达情绪情感,少发表指导意见。
在生活中尽量满足孩子的自主需求,这里不是说在物质方面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在做出决定时,多给孩子做“选择题”的机会,尽量少让孩子去做判断题。
比如:“这个周末我们去吃火锅、烧烤还是川菜?你也可以说说你的想法。”而不是“这个周末我们就去吃火锅吧!”核心就是对孩子自主需求的满足,让孩子觉得我不是被操控的,这是我选择的。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去问问题?要关切地询问,不要追责地质问。作为家长,询问的目的是要表达关心和如何提供帮助,而不是让孩子觉得你要去纠错和追责。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出现极端的行为,要么是失去理智的奋力反抗,与家长对着干,要么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继续去退缩,在厌学的路上越走越远。
家长内心的力量成长起来了,才能接得住孩子的情绪变动。
家庭教育中经常强调,父母要学会接纳,是接纳孩子的行为还是接纳孩子的情绪?我想说的是,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特别是青春期少年,家长真正要学会接纳的是自己的反应,是面对孩子各种表现后自己内心深处泛起的各种情绪感受。
比如因为嘘寒问暖而被孩子言语攻击后的“寒心”,那种突然不被孩子需要的“被抛弃感”等等。如果在那个当下,家长能够及时明白,这种感受不是孩子给我们的,而是我自己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后的反应而已,通过这个感受我看到了自己的需求,那么我就能够更加明确地接纳这种感受,接纳自己,这不正是一个人成长的机会吗?此刻,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家里的这个充满活力的孩子,是孩子让我们又获得了一次成长机会,家长内心的力量也就这样不断成长起来了。
当我们接得住孩子的各种情绪变动时,其实是我们更多地接纳了自己,让自己更好地被看见了。
关于青春期的话题,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欢迎留言给我们,也期待你有好的建议。希望链接木目老师的朋友,可以关注她的个人微信:mumuxinzhai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