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传统领域的行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和职业出现在眼前,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着我们未曾听闻过的工作,而且在其领域内大放异彩,甚至火出圈了,我们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一行?现在我们把视线瞄向他们,将众多未知领域里的“神人”,介绍给你认识。
2024,漫成都人物之“72+1”上新中。
本期人物:穿越机职业飞手 余游(网名“土匪”)
要约余游的时间,至少提前一个月。一个月里,他有20多天在全国各地奔波,有时候一天之内辗转飞三个城市。此外的时间,他也安排的满满当当,赛车、潜水、攀岩、跳伞、足球、溜狗、玩乐队……丰富到让人眼花缭乱。
被圈内称为“飞手大佬”,网名“土匪”,这是余游被更多人知道的身份和名字。但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名影视圈里的航拍摄影师+穿越机爱好者。
余游
如果要在国内影视界航拍摄影师中做个排名,他一定是Top前100,如果在其中使用穿越机拍摄的飞手里面再做个排名,恐怕就只有极少数了。
但余游低调,说自己仅仅是一名“老飞手”,熟能生巧而已。就是这样一位“老飞手”,曾在国内首创了多个用穿越机拍摄的高难度镜头,让无数玩家叹服。来看看余游的拍摄视频合集。
不少穿越镜头为余游在国内首创完成,光看看都觉得惊险刺激
穿越机,是一种高速、敏捷、不易被干扰的无人飞行器。与大多数无人机采用遥控设备、软件终端或自主控制等方式不同,穿越机采用FPV控制技术,俗称“第一视角”,一般时速在150千米以上,竞速用穿越机的最高时速可达230千米,且具备瞬时加速能力,完全靠飞手通过专用的眼镜观看到飞机实时画面来操控飞行,堪称“空中F1”,刺激程度丝毫不亚于F1赛车,有飞手将其形容为“灵魂出窍”。
真正上手玩穿越机并运用到工作中,余游说他也才用了五六年时间,但也许是因为一直都很喜欢极限运动和自我挑战,余游第一次接触穿越机就上瘾了。经过练习,很快就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穿越机比赛,没想获得了智博会世界无人机大赛第8的好名次。此后他参与多项比赛也都拿了奖。在此过程中,他的飞行技术得到很大提升,而从中获得的乐趣与满满的收获感,让余游下决心辞掉了建筑工程师的高薪工作。此后,兴趣成为了他的职业。
2018年参加国际无人机竞速大奖赛获得8强
“到现在为止这仍然是一个小众群体,用穿越机参与影视和广告拍摄,在国内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的,我算是第一批参与者吧。”
的确,我们在很多好莱坞大片中能看到的上天入地,垂直下落又极速拉升的惊险动作镜头,都是用穿越机拍摄。余游也是在网上看到国外不少飞手上传的视频,深受触动,不断练习,学习别人的创意,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拍摄之中。
拍摄工作中的余游
“这是一项需要非常强的综合能力的技术工作。”余游说,首先得有过硬的操作基本功,其次是良好且稳定的心态。因为与普通的航拍机相比,穿越机无GPS,无法实现自动悬停和自动巡航,全靠飞手的摇感控制,如果稍不注意,最快几秒钟,机器就会因操作不当而炸机。同时因为极快的飞行速度,对于飞手的心态也是极大考验,很难完成那些转圈、提速、下冲等高难动作,稍不注意就可能伤及自己或者他人。
2022央视春晚余游团队拍摄的部分
正是有过这些高难度的拍摄经历以及镜头,让余游在圈内逐渐被更多人知道。“我很少向别人介绍我是做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合作过的朋友给我推荐项目,这一行要靠口碑的。”
除了技术过硬,对镜头感和镜头语言的把握,也是余游被很多影视导演组邀请拍摄的重要原因。
“一个好的航拍摄影师,如果不懂镜头语言,镜头情绪,不会提前设计好镜头画面,以及拍摄时的精准卡点,他的拍摄就只能是规定动作,没有创意和突破。”
至今余游还记得当年和TCK团队参与电影《金刚川》拍摄时的场景。那是在辽宁丹东靠近中国边境的一个地方,和朝鲜仅隔一条江。拍摄条件非常艰苦,当时恰逢雨季,他和团队参与航拍画面一直拍了三天才完成。“因为下雨的原因,很多模拟战争的场景刚布好,就被大雨淋了,只能重新布景。我们也看到了剧组的不容易,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很多人的付出。”
在雪地里进行拍摄操作
那次拍摄,余游使用的是自己团队研发的四轴八个螺旋桨的飞机,可以挂一套电影的拍摄设备,当地面有爆炸点起来的时候,俯冲镜头要刚好配合到爆炸点,模拟飞机俯冲攻击地面,在拍摄过程中,余游操纵的穿越机飞到近30、40米的时候再拉起来,穿越机俯冲时速可以达到近200km/h。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再翻出这部电影看看这个画面。
一个月之中,有20多天都在工作和去工作的路上,每次去机场妥妥的40公斤行李,基本都是他的拍摄设备和工具。每次还要比别人更早去机场做行李托运过安检等流程,但余游从来没有过一次人为延误错过航班。在休息日他还要兼顾很多个业余爱好,他是如何做到时间管理的?
“一靠闹钟,二靠自律,其实不工作的时候,我连看都不会看一眼我的那些设备,要放松就彻底放松,这也算我的一个解压方式吧。”
但是,“职业飞手”这个行业,余游说会干一辈子了吧,它几乎满足了自己所有的兴趣,而且还在不断超越自己的更多能力边界。比如,DIY设备,亲手设计和制作完成一架专属的穿越机,为不同拍摄项目定制不同组件。
“这是一件没有止境,完全不设限又创意不止的工作,涉及面太广了。”
未来,无人机的应运场景会越来越多,不仅限于影视拍摄,现在很多领域和行业都会应用到无人机。余游在北京的团队一直在做青少年无人机的培训项目和国家级的赛事组织,他说,这项运动对于孩子的能力锻炼也非常全面,从动脑思考,到动手制作、飞行操作、组队比赛,甚至画图、空间结构、物理、数学等方面,都能考验一个孩子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协调能力。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抗压受挫能力的锻炼,在操作飞行时面临紧急情况如何应对,比赛失败又如何面对等等。”
给小学员们进行培训的余游
接下来,随着国家对无人机的各项管理条例出台,正规且合法的培训项目和比赛组织也会很快推广到成都,让更多青年少接触并爱上无人机,甚至穿越机。
“希望未来,我做的这行,能从小众慢慢成为被更多人接受并爱上的事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