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爱尔兰游记(1)英国-剑桥-剑桥大学-世界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

文摘   旅游   2024-05-04 06:33   浙江  

201398中午11:40分,我们乘坐英国维珍航空VS251航班从浦东国际机场飞往伦敦。经过12小时40分钟的长途飞行,于当地时间1720分到达希思罗机场。开始了11天的英国、爱尔兰之旅。

当晚,我们入住伦敦北区戴斯酒店(DAYS HOTEL LONDON NORTH)。酒店位于M1高速公路旁边,距离伦敦市中心14.4公里。我们只是在伦敦住宿一晚,916日我们会再次入住这家酒店,游览伦敦。

休息了一晚,我们离开伦敦前往剑桥。从伦敦到剑桥的距离约97公里。

剑桥是英国剑桥郡首府,剑桥大学所在地,位于伦敦北。剑桥地处平原,剑河从城市西门经市区流向东北,注入乌斯河。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英文Cam-bridge,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剑桥,也称康桥(Cam-bridge音译名)。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始创于1209年(中国时值南宋时期),是英国以及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学校近800年的历史,涌现出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造就了培根、凯恩斯等贡献突出的文史学者;培养了弥尔顿、拜伦等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从这里走出了7位英国首相以及9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都为剑桥大学奠定了世界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伟大地位。

上午1020分左右,我们来到剑桥。一下车就看到了剑河。

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蒙蒙细雨。河边停着许多平底的小船,游客可以乘坐小船游览剑河风光。在剑桥各处都会碰到向游客招揽生意的船夫,不少船夫是剑桥大学勤工俭学的学生。

站在小桥上向左看,前面有一座奇特的小木桥。

这就是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里的数学桥(Mathematical Bridge),拉近一些。

数学桥上那看似不规则、不经意的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据说都是牛顿当年在设计图纸上经过周密计算而成。难怪有人说这座数学桥是剑桥治学精神的象征,无论谁在这里都会对科学王国的神奇魅力充满向往,对剑桥人那种生生不息、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执著而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敬重。

桥右边红砖垒砌的房屋是剑桥大学皇后学院的院长官邸。剑桥大学本身没有一个指定的校园,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建在剑桥市的剑河两岸,以及市内的不同地点。我们沿着剑桥的小街往前走。

这是银街(Silver Street),右边是一家名为“锚”的小酒馆。

再往前走,左手边的房屋就是皇后学院。
我向左拐进小街,这是皇后学院的大门。

皇后学院由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1448年)和爱德华四世的皇后伍德维尔(1465年)共同捐资建立。皇后学院横跨剑河而立,由举世闻名的“数学桥”相连接。

远处是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即是剑桥大学的物理系,由电磁学之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于1871年创立,1874年建成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是近代科学史上第一个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科学实验室,催生了大量足以影响人类进步的重要科学成果,包括发现电子、中子、发现原子核的结构、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等,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卡文迪什实验室从1904年至1989年的85年间一共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占剑桥大学诺贝尔奖总数的三分之一。若将其视为一所大学,则其获奖人数可列全球第20位,与斯坦福大学并列。其科研效率之惊人,成果之丰硕,举世无双。在鼎盛时期甚至获誉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物理学发现都来自卡文迪什实验室。

走到银街的尽头。

又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圣博托夫教堂。皇后学院和这座建筑的外墙都有些斑驳。剑桥的建筑确实有点老了,要知道剑桥大学已经有800年的历史了。这是一个丁字路口,向左拐,就是特兰平顿街。这是剑桥市中心的主要街道。

这是特兰平顿街右侧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学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又称圣体学院)。

科珀斯·克里斯蒂学院始建于1352年,是剑桥大学唯一的一所由剑桥市民建立的学院,也是为纪念基督圣体和圣母玛利亚而建。学院的旧庭院建于14世纪中叶,是剑桥地区最古老的庭院。

在珀斯·克里斯蒂学院(基督圣体学院)的路口,有一面价值百万英镑的大钟。这就是著名的圣体钟,剑桥的标志性景点,类似公共艺术作品,2008年由霍金揭幕。

圣体钟的设计者是约翰·泰勒博士。圣体钟顶部有一个巨大的称为吃时者的蚂蚱,沿着外围的60个锐齿不停爬行;每一分钟开始时它就会把嘴巴张开,每一分钟的第59秒又猛然合上;底下的时钟则没有指针,而是以3圈圆形的LED灯由外向内代表秒、分、时。他想把时钟展现成一只侵吞时间的猛兽,因为每一分钟一旦过去,你就不可能再把它追回来。

圣体钟的钟面是24克拉镀金不锈钢圆盘,直径约1.5米(4.9英尺)。它没有指针和数字,而是通过蓝色的LED灯显示时间。时钟行走忽快忽慢,表示生命无常。

再往前走,就到了国王大道。它的左侧是著名的国王学院。

国王学院成立于1441年,由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创建,完成于亨利八世,整个建筑前后落成花了近一百年时间。主要入口是雄伟的19世纪哥特式门楼,学院中庭的绿地上矗立着建造于1879年的亨利六世国王青铜雕像。

中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1921年以特别生的资格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在国王学院的后园创作了诗歌《再别康桥》,很多中国人都对这首诗怀有深厚的情感。200872,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里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镌刻在这块白色大理石碑上。

国王学院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当属学院的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整个剑桥镇的标志和荣耀。

在国王学院对面的街上有一排小商店,出售一些很有艺术品味的商品。
走过国王学院,到了剑桥市中心的市场广场。
这是剑桥市政府办公室,漂亮而简朴。大门的左右停着几辆自行车,看上去自行车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市场广场供小贩们设摊售卖各种农产品。
我们绕到广场另一侧的玫瑰新月街(Rose Crescent)。一条弯弯的古老的小街。
这是一家美容用品店,橱窗设计得很美。
laRaza是一家欧式餐馆,在不远处的麦当劳,团友们去了洗手间。
走出玫瑰新月街,我们到了三一街。
这是著名的圣三一学院礼拜堂
圣三一学院由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于1546年所建,三一就是圣父,圣灵,圣子的三位一体。该学院共培养出了32名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的毕业生包括牛顿、麦克斯韦、培根、拜伦、怀特海、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
大门右侧的绿草坪中间,种着一棵不起眼的苹果树。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苹果树。据说,就是这棵树上的一个苹果,落到牛顿头上,从而启发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继续往前走,前面是圣约翰学院。
圣约翰学院是剑桥大学第二大学院,在学生人数上仅次于三一学院,学院的创办人是英王亨利七世的母亲玛格丽特·博福特女士。著名校友中有徐志摩的表弟查良镛,笔名金庸。
圣约翰学院可以入内参观,5欧元一张票。买好票之后,给了我们一张学院的说明和地图。走过古老的铁门,来到一个铺着绿草地的大庭院。回头一看,这是圣约翰学院沿街的大楼。我们就是从中间的大门进来的。
往右走就是学院的大礼拜堂。
大礼拜堂于1866-1869年重建,为英国著名建筑师乔治·盖柏·施科特爵士的作品。
往里走。
16世纪的彩色玻璃上描绘了圣经里的故事。
学院有多个内院,这是走出大礼拜堂后进入的第一个庭院。
这是第三庭院的西面,建于1669-72年。
这是气势恢宏的新庭院,建于1831年,由托马斯·雷克曼和亨利·哈金森设计。
新庭院的建筑风格是哥特式的,是一座浪漫版的中世纪建筑,但是没有完全复制哥特式风格。
圣约翰学院最著名的一座桥当然是连接第三庭院与新庭院的叹息桥(原名新桥),由于其造型与威尼斯的叹息桥相似而得名。
在圣约翰学院的新庭院里有一片很大的绿草坪。草坪边上就是剑河,这里的剑河较为宽阔,水流平缓,岸边尽是剑桥大学校园的华丽建筑,即后园景观(the College Backs)。河面上船夫撑着篙,漂流于剑河之上。游客可以饱览两岸风光。
剑河青碧的水波上,平底船渐行渐远,浓密的柳条低垂着,古老而著名学院大楼伫立在岸边。尽管细雨绵绵,但剑桥如画的风景还是如磁石般吸引着我的目光。不由地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剑桥大学读书生活的怀念,金柳、柔波、软泥、青荇、彩虹,他曾经怀揣着梦想、在康桥度过两年美好的留学时光,那些记忆的片段曾如一船星辉那般璀璨,而故地重游,撑篙寻梦,放歌不成,他只能以无声的挥手来做怅惘的告别,静悄悄地离去。
我在地图上做了标记,记录了我刚才走过的地方,供朋友们参考。

离开圣约翰学院,我们集合在一起,走另一条小街回停车场。路上经过一座小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国王学院的后园。
我们走过国王学院的后门。铁门上挂着英国国徽,即英王徽。好羡慕这些剑桥的学子。
站在门口的人是国王学院的看门人吗?还是教授?
中午我们在剑桥的中国城饭店吃午餐。
餐后坐在门口的椅子上休息,和一位厨师聊天,得知他来自中国湖南省。休息了一会,我们坐车离开剑桥,前往约克古城。

老魏游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