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了已故当代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张光直主编,多位“顶流”级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担纲的中国饮食文化巨著《中国文化中的饮食》一书。
这本书的作者名单里包括已故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美国东方学会会长薛爱华,已故美国汉学家、中国史学者、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的奠基人牟复礼,已故美国著名汉学家,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已故著名人类学家、美国人类学会会长许烺光等。
通过植硅体鉴定法等创新方法,我国科学家对我国多处多地的考古遗址地层、沉积物、牙结石、淀粉粒、植硅体的研究,结合炭化植物遗存和测年结果,首次获得了一万年前黍、粟、水稻驯化的证据(据《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8月版)。水稻、粟、黍在中国栽种的时间达到万年,也一直成为主食;而在4000年前左右,西亚流入了小麦,这无疑令当时的中国人的主食变得相对更为丰盛。
考古学家也同时发现,在驯化水稻过程中,古代中国人还驯化了黄豆,在那之后,也陆续将其他很多植物纳入食物体系。《中国文化中的饮食》书中就提到,《诗经》中提到了46种可以作为蔬菜的植物,包括锦葵、瓜(甜瓜)、葫芦(瓠)、蔓菁(葑)、韭菜(韭)、莴苣(荠)、各种蒿草、野生豆类(薇,即窄叶野豌豆)、白草(白茅)、藕(荷)、白菜(小白菜)、竹笋(毛竹),等等。
中国南方的古人在距今8000年前栽种水稻的同时,就同时捕捞、养殖淡水鱼作为营养补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狗、猪、山羊、绵羊、牛、鸡等驯养动物,以及鹿、兔、野猪、野马、熊、竹鼠、羚羊等野生动物,也都进入了古人的食谱。至于饮品,主要是谷物制成的发酵酒,商代王室和贵族也以纵酒为乐。
有趣的是,《中国文化中的饮食》书中谈到,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些动物骨甚至包括鲸、象、乌苏里熊、孔雀、鲻鱼(咸水鱼)等类别,这些证明商朝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活动范围相当广泛。
书中谈到,爆炒是今天很多中国家庭以及餐馆惯用的烹饪方式,但在古代却相对少见。周代文献记载的主要烹饪方式是煮、蒸、烤、炖-煨、腌和风干。古代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发展出非常繁复的烹饪方式,包括切碎原料、调和不同风味,精心选择原料和食材的配比、确定火候、加热时长、每个阶段放入的佐料,就像是《吕氏春秋》中所说的“鼎中之变,精妙微掀,口弗能言,志弗能喻”。
有意思的是,书中根据《楚辞》等典籍的记述,也专门谈到了湖南、湖北等楚地在周朝时期的饮食习俗。
“稻粢穱麦,挐黄梁些。大苦醎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五谷六仞,设菰梁只。鼎臑盈望,和致芳只。内鸧鸽鹄,味豺羹只……鲜蠵甘鸡,和楚酪只。醢豚苦狗,脍苴蒪只。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楚辞》中对菜肴的形容如此形象生动,让人垂涎欲滴,其形象程度也远远超出了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北方地区饮食方式的《礼记》的记述。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书中分析指出,当时的中国北方中原地区,仪式和宴会所用重要菜肴,主料都是陆生动物的肉或者鱼肉,偶尔还会用生肉,动物可能不脱毛、不刮皮,相较于楚地的饮食就显得不够精细。
也是在周朝,中国饮食实现了谷物食物与菜肴之间的区分,而这甚至被认为是华夏与蛮夷之间的重要区别,意味着食肉未经火烹和不吃谷物是非华夏的表现。而且,中国饮食的价值排序是将谷物和水放在第一位——“饮食”二字主要指的是就是水,以及谷物食物,然后才是蔬菜、水果,接下来才是肉。
按照《中国文化中的饮食》书中的介绍,一直到唐代,水稻依然只是南方的主食,而北方地区的人们主要食用的谷物是大麦、小麦。东汉时期由名将马援从云南永昌(保山)引进的薏米逐渐被广泛引进到南方和北方许多地方种植,并进入了人们的食谱体系。
唐代人也开始大量食用欧洲、中亚舶来的豌豆等豆类。在唐代,大蒜、大葱开始密集地进入当时人们的食物加工体系,逐渐成为重要的配料。此外,唐代的人相比更早以前的先辈,更多地食用鱼肉,发展出沿袭至今的各种烹饪鱼肉的方法,比如烤鱼、慢炖鲈鱼、鱼露、鳝鱼制作的鱼羹。
如果说唐代饮食跟今天的区别,除了仍然缺少要在明末清初引进的部分食物(洋葱、卷心菜、西红柿、红薯、辣椒、土豆、南瓜、烟草),很可能就体现为调料的差别。
书中指出,唐代的中国人依旧采用花椒、茱萸来给食物增加辛辣味,唐代已经从印尼引进了豆蔻并在岭南种植(但这显然有一个推广的过程)。考虑到盐价的高昂,当时的人们腌制食物,很多情况下是尽可能动用自己对于食物科学的认知,使得食物在酶、酵素、霉菌作用下,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氨化物。
糖用甜菜是在唐代从西域引入中原的,而所谓的刺蜜、树蜜也能成为甜味剂,但口感相对较差。菜肴选用的甜味剂当时主要采用蜂蜜。唐末,被称为“糖霜”的精制白糖在四川被生产出来了,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十分昂贵,不可能被用于加工家常菜肴。
▼点击下图,做个有文化的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