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知识的近代转型”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纪要
文摘
历史
2023-09-19 18:16
北京
2023年9月2日,“东亚知识的近代转型”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5号楼B113、B114会议室召开。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东亚历史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日本文论》编辑部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湘潭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成均馆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二十余位博士生参会发言。
本次论坛分为B113会议室和B114会议室两组展开。在第一组第一场,与会者围绕哲学与逻辑史展开以此进行报告。成均馆大学博士生李昭姈在线上做了题为《制作“图”的两个视角——林隐程复心与阳村权近性论》的报告。她聚焦元末学者林隐程复心(1257—1340)的《四书章图檃括总要》上、中卷和丽末鲜初学者阳村权近(1352—1409)的《入学图说》中的《天一心性合一之图》与《天人心性分析之图》,阐明了这两位学者面对时代危机,通过《四书》和《五经》的连续性扩张和儒学的有机关系,探索以人为本的的解决方案的共同点,并强调了林隐和阳村所论“能够训练自己心灵的技术”的当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博士生梁绎做了题为《荻生徂徕对荀子人性论的诠释与发展》的报告。他精细考究了日本儒者荻生徂徕对荀子思想的研究与态度,指出徂徕虽然与荀子在人性论上存在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反对荀子,相反,徂徕的心性论更应被视为在严格区分心、性、情的基础上对荀子性恶论之深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生张亮做了题为《在“实理”与“精微”之间:晚明〈名理探〉的译介与中国逻辑教育的开端》与其底本《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 》,在内容、教授、译介等方面的异同,指出了耶稣会逻辑教育的特点和《名理探》作为中国逻辑教育开端的优点及其作为教科书的不足。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博士生曾宪坤做了题为《从“论理”到“逻辑”,一种汉语说理观的近代化转型》的报告。他以章太炎的逻辑论说为核心,细致阐述了近代中国在选择“logic”一词的译法时从日译汉字词“论理”过渡到音译“逻辑”的过程,并揭示了本土理念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在第一组第二场,与会者一同探讨了近代日本与近代中日关系史。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淇铭做了题为《〈孙子兵法〉与幕末日本对“兵学焦虑”的回应——以佐久间象山和吉田松阴为中心》的报告。他发现了既往研究在日本幕末兵学研究中重吉田松阴轻佐久间象山的倾向,继而论述了幕末日本的兵学焦虑以及象山与松阴二人在该情境下锻造的独特逻辑链条,指出这反映了中国兵学在异域的受容以及传统学术之于东亚近代转型之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杨爽做了题为《罪与罚:探析日本“不敬罪”与“不敬”》的报告。她从日本法律中“不敬罪”的形成、扩大与终结以及民众关于“不敬”的观念出发,不仅论述了“不敬罪”约束民众、使得天皇成为集法律、政治于一身的权力核心之影响,还发掘了民众在具体情境中挪用“不敬罪”的一面。澳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庄帆做了题为《遗迹成为知识:罗振玉发现殷墟与日本学者林泰辅关系考》的报告。他细致考察了罗振玉在与日本学者林泰辅的启发下开始将文物出土地视作知识对象的过程,同时也强调了二者对出土地的相同认识出于完全不同的学术脉络,由此重现了中国考古学从传统经史之学向近代学术转型的历史时刻。北京大学博士生殷乐做了题为《〈日华学报〉与近代中日教育交流》的报告。她强调《日华学报》具有半官方性质,指出该报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日教育交流,但也为日本政府输送了大量关于中国教育和文化的情报,从而展现了近代日本逐渐将教育纳入对华“总体战”的进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应焕强做了题为《日本侵华“思想战”与沦陷区高等教育:南京“中央大学”日籍师资研究(1940-1945) 》的报告。他以“南京中大”作为抗战时期沦陷区高校之代表,研究了该校日籍师资的选派、教学、科研以及日本当局相关政策,指出不应一味将沦陷区高等教育称作“奴化教育”,而应深入考察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具体互动。在第一组第三场,与会者聚焦殖民史与边疆史展开讨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郭梦思做了题为《殖民转向与学术争鸣:矢内原忠雄的殖民学研究》的报告。她剖析了日本殖民政策学者矢内原忠雄批判性融合亚当·斯密与罗莎·卢森堡与日本殖民政策学者之殖民理论的作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王俏人做了题为《河合荣治郎的人格主义与侵华贯彻论》的报告。她敏锐把握住被河合奉为理论出发点的“人格主义”,指出河合“人格主义”的实现依托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这一“特殊状态”,恢复国内秩序,河合主张贯彻侵华战争。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刘爽做了题为《制造的“满蒙”——以鸟居龙藏的博物馆调研为视角》的报告。她介绍了近代日本著名学者鸟居龙藏的博物馆调研活动,尝试将博物馆当作方法来展现帝国生成“满洲”的内在逻辑与叙事,进而揭示出帝国主义通过博物馆的建置而人为生成的“满洲叙事”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任富龙做了题为《近代欧洲对中国西藏地理认知书写的转型——以西方进藏者和地图为核心》的报告。他分析了近代欧美学术团队和探险家进入中国西藏进行地图绘制的历史,指出以英帝国主导的对中国西藏的地理大发现是一个对欧洲乃至世界“想象西藏”的祛魅与重魅相互交织的过程,同时也为英帝国在西藏的殖民扩张服务。在第二组第一场,与会者围绕西学东渐与近代转型展开讨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博士生王佳琪在线上做了题为《“德律风”之为”风”——近代中国”电话”概念译介的传统资源与知识谱系》的报告。她聚焦“phone”的中文翻译从“风”至“电话”的成因,诠释了“德律风”之译名如何提现了传统知识体系吸纳新兴事物,重塑概念,以及“电话”之译名如何因其契合现代社会的个人孤独心态最终压倒“德律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郭燕做了题为《袭旧与更新:近代中国“摩登”概念的衍变》的报告。她系统考证了“摩登”一词的传统内涵及近代在欧美影响下衍生的新意义,指出在近代的“摩登”一词中,传统意义看似不见了,但其实潜藏其中,形成了同一词汇内部新旧意义共存的局面,这体现了近代中国面对现代性的迷茫与迷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李健做了《论梁启超的现代国家观及卢梭的影响 ——以〈卢梭学案〉为中心》的报告。他辨析了卢梭对梁启超的现代国家观之影响,并拨开梁启超本人的隐讳,指出即便梁启超从“国家公产说”转向“国家有机体说”后,也没有脱离卢梭国家论的基本观点。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生何文琳做了题为《造就强权以自苦:二十世纪初期东亚视阈下关于“弱肉强食”的新思考》的报告。她循着通过东亚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的思考,分析弱肉强食这一强者思维如何展开的问题意识,首先考察了社会进化论在东亚变形,突出弱肉强食的一面,进而使得帝国主义在弱国语境变成了学习强者、富强的工具的过程,尔后又具体论述了幸德秋水等日本知识分子思想当中“坏帝国”与“好国家”的纠缠,最终实践了“作为思想课题的亚洲”的视阈,呈现出该思想空间兼具强权主义与反思强权主义的双重特征。在第二组第二场,与会者的报告汇聚于从古典思想到近代学术的转型。东京大学博士生韩乔宇做了题为《日本禅僧雪窗宗崔的反天主教学说及其中国源头》的报告。他在日本学者关于雪窗《対治邪執論》大量引用明末禅僧费隐通融(1593–1661)所著的反教文《原道辟邪说》的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雪窗在长崎讲道期间与中国禅僧的交流以及《対治邪執論》的内容,提出雪窗反教实为复兴禅宗,而中国反教文献东传同时也是中国禅宗东传的一部分。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武文方做了题为《论儒家文化对古代越南汉诗的影响》的报告。他系统梳理了从西周至明清越南的汉诗资料,表明了汉诗在中越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中国文化对越南的深刻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黄雯鏸做了题为《中国“亚洲史”学科的出现与发展(1900-1960年代)》的报告。她系统梳理了“亚洲史”学科从20世纪初到六七十年代从发轫到独立建制再到回归“世界史”的发展过程, 进而讨论了该过程反映的中国亚洲观之转变以及学科设置受政治局势之影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潘恩源做了题为《学术何以面世: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与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合作(1919—1926)》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经由印刷技术与组织形式来探讨社会转型期中国学人和大学建构“学术社会”的问题意识,尔后利用翔实的档案文献,叙述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效仿北京大学与商务出版社确立合作关系、双方围绕著作权租赁期的争论、南高-东南大学与出版社交涉从而建立学术期刊阵容、柳诒征所编中国历史地图未能顺利出版的缘由等史事,呈现了近代中国分散各地的学人与大学通过学术出版逐渐建构早期“学术社会”的图景。南开大学博士生姚睿麟做了题为《“日本传统考古学”的建构——以清野谦次为例》的报告。他论述了日本近代著名考古学家清野谦次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改写日本考古学完全由西方传入的固有叙事的过程,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清野在政治氛围和反西方学术霸权思想的影响下以学问“报国”、极力维护日本考古学优越性与独立性的工作。在第二组第三场,与会者从医疗、卫生与身体史的角度各出机杼。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梁宇做了题为《明治日本的“卫生”虚像》的报告。她深入探究了“卫生”新旧意义所代表的不同疾病观乃至身体观,指出二者的碰撞造成了观念的冲突,最终使得长期被视为模版的明治“卫生”充满混乱与裂痕。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王泽伟做了题为《从睡有法度到从心所欲:论先秦到民国睡姿观念的叙事变换与知识转型》的报告。他首先梳理了古代中国精英阶层、儒释道三教以及民间文化关于睡姿的言说,继而论述了在近代列强的文明论视线下中国知识分子关于睡姿的焦虑以及睡姿的转型,最终揭示了睡姿转型所代表的世界观的转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博士生陈一凡做了题为《诠释学视域下的“水毒”概念流变考察》的报告。他从诠释学的路径出发,描绘了“水毒”这一诠释多种疾病之病机的概念在中国的表现及其在日本的接受与异化,进而展现了该概念在近代医学影响下连接传统与现代知识的作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王英杰做了题为《斯文的边界——叶德辉与“性学”概念的近代重诠》的报告。他展现了叶德辉辑古续绝,通过融合儒、道房中术乃至民间常识在近代重新诠释“性学”的历程,并籍此探究对现代中国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意义。各场报告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刘莹、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葛静波、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胡炜权、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吴博皓、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王超等老师先后发表了细致评议,并针对性提出修改意见。在本次论坛的最后,由评议老师依据同学们提交的论文与现场发言综合评选出了优秀论文一等奖三篇(庄帆、王泽伟、张亮),二等奖四篇(李健、潘恩源、郭梦思、韩乔宇),三等奖五篇(郭燕、任富龙、王淇铭、王英杰、梁绎),并向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以资鼓励。论坛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