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
见信好!你参加某教学比赛铩羽而归,深感痛苦、困惑和无助。十多天前你鼓足勇气向我汇报结果,尽管你努力地控制着情绪,但我还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你的委屈和悲伤。我很清楚你整个暑假都在为这次比赛做准备,有同学告诉我说你伏案工作通常是从清晨持续到深夜,用功之勤,令人动容。你也深知我和许多老师都对你寄予厚望,认为你完全拥有坐二望一的实力,没想到最后连三等奖都没有得到。你无法说服自己,也觉得愧对师长们的期望。
你向我讲述了比赛的过程:你抽到了某课的某一子目,在准备的过程中,你牢记平日所学,认为不应该局限于讲授某一子目,而应该从整课书甚至整个单元的内容来分析该子目的内容。然而,你这一处理方法并没有得到评委的认可。评委明确地质疑你跑题,没有讲清楚该子目的内容。当你硬气地自我辩解了几句后,评委的脸上明显是露出了不悦的表情,而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当你认真地反思自己的不足时,让你更加迷茫的事情发生了——比赛结束后,另外一名评委在总结点评时指出,本次比赛暴露出来的一大问题是许多选手为讲一个子目而讲一个子目,没能从整课书或单元的角度去分析该子目的内容。你顿时彷徨失措,搞不清楚谁是谁非,也搞不清楚自己何去何从,问我以后究竟应该如何处理教材?
我不在比赛现场,无法判断你所讲述的内容是否完全真实。但基于我对你的了解,我相信你的人品和性情绝不会添油加醋,更不会无中生有、杜撰情节。另外,凭我多年的经验,在比赛现场发生此类事情,实属正常,毫不罕见。因此,我相信你所讲述的内容总体为真。
那天,我对你劝解多时,你的心情也渐渐平复。几天后我看到你的微信朋友圈,无论是文字还是照片,都尽显快乐和欢欣。我很庆幸你能够迅速地摆脱失败的阴影,积极向上地生活和学习。然而,最近这段时间里,此事却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各种思绪纷至沓来、挥之不去。我觉得有必要提笔记录下我的所思所想,与其说是开解你,倒不如说是开解我自己。
首先,在我的心目中,你肯定是一名优秀出色的学生。你勤奋好学,热情有礼。为备好一课书,你总能不断地提出大量有价值的问题。我安排给你的工作,你总能第一时间去完成。我还记得有一次你在赶飞机的路上,依然手忙脚乱地完成我突然布置的任务。虽然你求学的时间不长,但我明显能够看出你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在突飞猛进地提升。当然,你的性格有时天真而不懂人情世故,直率而不晓转弯抹角。在比赛答辩的过程中据理力争正符合你一贯的性情。因此,你不需要丝毫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师范生的群体中,你必定是品学兼优的一员。
其次,尽管在比赛中失利,但你并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期望。你也应该知道,在你整个备赛过程中,我对你的指导并不是太热心,只能做到有问必答。主要原因是我不想给你太大的压力,希望你以平常心看待比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一些教学比赛已经是异化走样了,其标准和要求与教学的真实越行越远。有时我觉得某些教学比赛就是宣扬一种屠龙技,把屠龙技术练就得熟练无比,但在现实中却根本找不到龙。对许多参加过比赛的同学,事后我都得花大力气把他们拉回到现实中。诚然,确实有不少的比赛优胜者在日后工作中更容易功成名就,但比赛落败者不见得就会逊人一筹。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安排你到中学授课,中学师生对你的认可度很高。我把你到中学授课这事情看得很重,因为这是真刀真枪的教学实践,来不得任何的花拳绣腿,学生的评价和成绩说明了一切。你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获得学校的肯定,我认为这才是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也是你今后专业发展更重要的基础。
第三,你在质疑声中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我觉得是值得赞许的。你们开学第一课,我就跟你们强调要“维护个性,发挥创造力”。个性源自对常识的坚守和对创新的追求。课程比教材重要,学生比学科重要,学法研究比教法研究重要,系统思维比单一知识点重要,单元备课比碎片化备课重要……这些都属于教学的常识。你能够从单元和整课书的角度切入分析某一子目的教学,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应该坚持和发扬。过去几年中,学生比赛结束后就向我诉苦,你不是第一例。在过去各式各样的比赛中,有各种奇葩的事情。有学生说,评委指责她所用的材料并非都是一手史料,不科学、不严谨;有学生说,评委指责她创设了虚拟情境,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不可取;有学生说,评委指责她比较了古代中国和中古欧洲的分封制,认为东西方的历史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凡此种种,皆让我瞠目结舌,哭笑不得。我认为,常识性的学理必须坚持,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做到不惟尊、不惟上、不盲从。
一次小小的教学比赛,在你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无非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胜固可喜,败亦何哀?人生既有风急浪恶,亦有岸阔潮平,无须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参赛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通过备赛,你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优化了若干个教学设计,这都是你宝贵的学术财富。更何况,你的求学之地,有丰富的学术资源,有充足的实践基地,有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这都是你的勇毅前行的坚强后盾。
近日阅读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沈周的传记,深深被其“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的诗句所折服。长安的春色固然美丽,但难道江南的春色就比不上长安吗?如果有机会“一朝看尽长安花”固然是好,但难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不值得向往和追求吗?望你放下包袱,敞开心扉,投入新的学习状态中。
祝进德修业!与时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