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丽江】薪火相传

文摘   2024-12-15 12:40   云南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丽江融媒

薪火相传

彭加明(古城区)


从小,每天清晨我都要跑到厨房扒开灶灰,找到头天晚上掩盖的火种,然后放在松毛或稻草上引燃柴火。顿时,袅袅炊烟冒出房顶,升腾为生活气息。

有一次我早起后在灶灰里扒拉半天也没有找到火种,只好去邻居家借火。邻家大伯见我只拿了一把火钳,一边说要小心用火,一边拿出火铲让我把火种带回家。

在没有火柴、打火机的年代,“薪火相传”成为人们的生活希望,彼此守望相助也是司空见惯的习俗。过去,乡村人家对“薪火相传”的重视非常具体、直观:鸡叫3遍后,尽管天还没亮,小伙伴就相约到山上捡柴、砍柴,并赶在上学前赶回家。日积月累,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最显眼的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柴垛。而每天做完晚饭后,人们也绝不会忘记用灶灰埋上火种。

白族对“薪火相传”的重视,特别体现在迁徙和选新址、搬新家的过程中。据老人讲,九河乡白族在迁徙而来的路上都带着火石、狗、鸡,看中一块地方就生起篝火、搭起窝棚住上7天。如果烈焰熊熊、鸡鸣高亢、犬吠兴奋,就可以定居此地,反之则需继续寻找新地方。直到现在,白族在修建宅子前都会在选中的地方搭起窝棚、烧起火塘、带上鸡和狗、披上蓑衣生活7天,这叫“披着蓑衣守火塘”,主要为了铭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表达“薪火相传,守望相助”的信心。

火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薪火相传”的化身。而人们传承的岂止纯粹的火种,家教、家风、家训也是大家心中的火种、精神的家园,只有代代相传才能生生不息。在村子里,如果有人被大家视为“没有规矩、没有家教”,他就难以立足。


九河乡一隅。


“规矩和家教”体现在祖先牌位里。九河乡中和村很多家庭的祖先牌位上都镌刻着诸如“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仁义家声远;诗书世泽长”“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祖德如山重;宗恩似海深”“光前裕后;继往开来”“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之家庆有余”等对联。

“规矩和家教”体现在对人的称呼上。在村子里,对人的称呼可以分出长幼尊卑、显示各种关系,不能出一点差错。如果出现差池,甚至连辈分都搞不清楚,对方就会责问:“你的父母没有教你规矩礼貌吗?”不按年龄而按辈分称呼人的方式与外界大为不同,比如,我虽年幼,但被家族里的年长者称呼为“叔叔”。这些对人的称呼蕴含着文化意义、家族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和礼仪文化。《论语》中就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赏罚不明,赏罚不明则民不知所措也。”可见,对人的称呼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相当重要。

“规矩和家教”体现在各种禁忌中。五花八门的“禁忌”演化为乡村的各种风俗,以至于外乡人要“入乡问俗”“入乡随俗”。这些“禁忌”有的表现道德礼仪,如,不能对长者、师者不敬;有的用来规范行为,如,不能往水源、河流丢脏东西;有的是为保护生态环境,如,不能砍伐孤松;有的教育人们,如,不能糟蹋粮食。人们循规蹈矩,形成公序良俗,以道德力量推动着乡村社会的正常运行。

“薪火相传”的火从哪里来?我曾经多次看到家乡人在野外用燧石取火,那是用最简单的工具、最原始的方法取火。从“燧人氏”到“燧石”,中华文明之火未曾熄灭。我希望乡村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图片由赵丽军摄。




编辑:白   浩

校对:钱   磊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丽江融媒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