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了解更多毛泽东诗词赏析和朗诵内容
毛泽东诗词不仅具有壮怀激烈的宏大气魄,同时记载了半个多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毛泽东诗词体现着浓厚的人民情怀,蕴藏着伟大的革命力量,饱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崇高的审美理想。
毛泽东诗词以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力道,谱写了20世纪中华大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壮丽篇章,记载了半个多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生动写照。毛泽东诗词体现着浓厚的人民情怀,蕴藏着伟大的革命力量,饱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崇高的审美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毛泽东诗词,阐释治国理政的新思想。
毛泽东诗词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毛泽东诗词始终为人民抒写,集中体现出人民的主体地位,鲜明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与立场。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沁园春·长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句,便写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心系天下的豪情。词中还写下了畅游盛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等诗句,抒写了革命进步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工农红军、解放军是党在不同时期领导的人民武装,是毛泽东诗词中人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句,都赞扬了工农红军风雪无阻、战无不胜的斗争精神。《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和《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生动地写出了中央苏区军民英勇善战和所向披靡的气势,展现了红军勇于反抗、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写出了解放军人数之众、气势之高,揭示了人民革命胜利带来的改天换地,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诗词充分展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景象。《七律二首·送瘟神》第一首中的“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第二首中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两句,都是以人民作为描写对象,第一句具体写出了血吸虫病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而第二句则巧妙借用自然界春天到来,大地焕然一新的情景,写出了人间的沧桑巨变,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的“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毛泽东对罗荣桓元帅的深切哀悼和失去亲密战友之后的痛惜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展现了毛泽东与民主人士的深情厚谊。《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的“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展现了新中国青年妇女的精神面貌,并号召全体中华儿女参加民兵组织,保家卫国。
毛泽东胸怀天下,时刻关注世界人民的命运。《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气势磅礴地写出了当时世界人民掀起的革命怒潮波澜壮阔,展现了革命者的豪情和必胜信念。
毛泽东诗词里还以梅花、红旗等意象歌颂人民的伟大斗争精神。《卜算子·咏梅》通过赞颂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谦逊低调的品质,展现了甘于奉献的宽广胸怀,呈现了中国人民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迎来春天的美好愿景。《清平乐·六盘山》中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如梦令·元旦》中的“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等,都借用红旗这一意象代表革命者和革命队伍,表达了革命火种必将遍布全国的信念。
毛泽东诗词深刻全面地呈现了人民这一形象的典型特征,通过对人民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了人民是改天换地、创造历史的主体。由此,也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思想。
毛泽东诗词具有革命性战斗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毛泽东诗词集中生动形象地概括和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20世纪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史。
《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了毛泽东拯救天下的使命感和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面对时代之艰,不退缩、不畏缩,有朝气、有勇气的革命战斗精神。
《菩萨蛮·黄鹤楼》作于1927年春。大革命失败前夕,一些人心境苍凉。词中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一句,体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心态,表明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西江月·井冈山》中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为我们描述了井冈山军民临危不惧、英勇应敌的革命斗志。
《采桑子·重阳》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突出了黄花在经历硝烟炮火后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香且其芳香远胜于以往,进一步反映出了毛泽东能在逆境之中欣赏菊花的芬芳,有淡然处之的从容,更有革命定然成功的自信。
《如梦令·元旦》整首词虽短,但意味无穷,体现了果敢而自信的精神气质,全词音韵铿锵、节奏明快,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情绪和畅快心情,讴歌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首句“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开篇就以漫天飞雪勾勒出辽阔的自然背景,精练宏大,引人遐想。“迫”字交代了军情紧急,红军战士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完成任务的斗争决心。《菩萨蛮·大柏地》中通过“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等句,体现出了毛泽东的战斗美学思想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虽然前村的墙壁仍旧弹痕累累,但就是被这弹痕装饰的大好河山,如今看来别有一番风采。《忆秦娥·娄山关》中一句“而今迈步从头越”,充分体现了红军面临险关时的奋发超越之情。
《十六字令三首》作于1934年至1935年间,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正面临严峻挑战。这三首小令虽无明确的词题,但每首起头都是一个“山”字,表明了写作对象,以长征路上所遇之山的巍峨险峻衬托出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宏大志向。《七律·长征》这首诗通过歌咏长征,展现了崇高的境界、奔放的感情、磅礴的气势和奇妙的构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展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毛泽东诗词充溢着革命豪情和奋斗品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作为伟大革命领袖所拥有的旷古豪情和洒脱豪放的战斗品格。
毛泽东诗词体现宏阔的历史观
毛泽东诗词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有机统一,蕴含着宏阔的历史观。
从时间跨度看,毛泽东诗词中的时间跨度大,气势恢宏、场景辽阔。《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其中的千年、万年,在毛泽东笔下只不过弹指一挥间。当然,毛泽东诗词中还有更广阔的时间跨度,在《贺新郎·读史》中从“人猿相揖别”一直写到了“歌未竟,东方白”。除此之外,毛泽东诗词不只是写人类社会的时间,还写自然历史的时间,都是跨度极大、意象奇伟。如《念奴娇·昆仑》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昆仑山从造山运动就开始了,时间以亿年计算。历史的长河、人类的长河、自然的长河、宇宙的长河都在他的笔下从容流淌、跃然纸上。
从空间跨度看,毛泽东诗词中的空间广阔宏远,天旷地远,甚至无边无际。如《沁园春·雪》中的“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长城内可视作祖国的南方,长城外可视作祖国的北方;“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写大河从西部发源,东流到海。应该说,祖国的东南西北,都在作者的观照之内。《菩萨蛮·黄鹤楼》中的“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的“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都可以看到作者对天地之间广阔空间的自由把握。《十六字令三首》中的“离天三尺三”、“刺破青天锷未残”等句中,仿佛可以看到作者豪情万丈地驰骋于宇宙空间。《念奴娇·昆仑》中的“安得倚天抽宝剑”,可以感受到作者顶天立地的形象和气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开头“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在这些诗句中,作者仿佛置身宇宙,进行天地之间的对话。《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对上九天、下五洋的广阔空间的把握中,可以看到作者奋勇登攀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毛泽东诗词还有跨越时空隧道的体现,如《七律·登庐山》中的“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使我们穿越时空,随着陶渊明进入桃花源的意境。
毛泽东诗词中对时空的描述,体现着丰富奇伟的想象,连接着浩渺的历史,纵横捭阖、俯仰自在,体现出纵贯古今、横亘中外的豪情与伟力。
毛泽东诗词站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高度,关心人民疾苦、历史进步、世界和平发展,体现着气势磅礴的大我情怀,增强了我们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胸襟,增强了我们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
作者:姚喜双
(原载《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30日第3版理论周刊)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英雄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是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