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一篇题为《躺平即是正义》的网文引发了一些年轻人的共鸣,随后衍生出社会的广泛讨论。“躺平学”“躺平族”“躺平主义”迅速出圈,成为一些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一种人生态度。
“躺平”确实成为近年来一些青年学生中时髦的话题,“躺平”的姿态各有不同。
有的同学声称要压低自己的欲望,放弃奋斗、回避竞争,自认为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自认为生活永远卷不到一个“躺平”的人。
有的同学说,我也努力奋斗过,但时运不济、屡屡失败,一爬起来就被生活的波浪击倒,所以不想站起来了。
有的同学家庭条件优越,认为“家里有矿,心里不慌”,努不努力关系不大,反正自己也差不到哪里去。
还有的同学嘴上说“躺平”,实际背后仍在默默努力,还有以“自嘲式”调侃来进行情绪纾解的“假躺平”,有所谓“仰卧起坐”式的“间歇性躺平”,有犹犹豫豫的“45度躺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躺平”姿态,反映了当下一些年轻人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和选择。然而,现实生活中,“躺平”真的成为社会主流了吗?经常说“躺平”的年轻人真的都如愿“躺平”了吗?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年轻人的“躺平”并不像网络热门话题中所描述的那样。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从中可以看到,我国青年有更加积极的精神风貌,有人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有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有人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有人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也有人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风气之先......由此可见,“躺平”现象不是当代青年的主流,“躺平”也不能代表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一些青年中的“躺平”现象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