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性看待名校和高学历。名校固然有更好的学习条件,高学历也是对长期努力学习的承认,能进名校学习、能取得更高学历当然是好事。但是,也不是说进了名校、取得高学历就万事大吉、一片坦途。一个人要想立身立世,靠的不是出身好或学校名头响,而是有真才实学,有良好的品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等。近年来,有些名校大学生因为荒废学业、常年挂科,被学校清退处理。相反,有些“双非”院校照样培养出院士、名家和优秀人才。如果说人生是一列驰骋的列车,那么名校和高学历只是途程中的一个华丽站点、一片美丽风景,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也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够到达怎样的终点。就算没有经过这个站点,也并不妨碍你越过高山,领略精彩的风景。
一个人能否成才,最终还是看他能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在我们国家,学历并不代表一切,能够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是硬道理。考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周浩,为了圆自己从小就有的机械梦,主动退学到技校学习数控技术,后来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勇摘桂冠,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肯定。“90后”吴晓飞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他自16岁起就醉心于火箭研究,并在2011年研制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液体火箭发动机,后来他还组建了国内第一家提供探空火箭发射服务的民营公司,实现了业余爱好者向民用航空产品研发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设计师的“华丽转身”。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洪家光,从一个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以自己的努力打破了名校、高学历等外在条件束缚,在事业上威“名”远扬、展翅“高”飞。
同学们也要对国家的人才政策导向充满信心。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改善用人导向问题越来越重视。习近平要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率先破除唯名校、唯学历是举的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给解决人才评价问题指明了方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措施正在逐步落地。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切实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积极营造平等就业环境,严格落实“三严禁”要求。“三严禁”,即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任人唯贤,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用人政策,任何行业选人用人都要遵守这个原则。相信我们的就业环境会越来越好,一定会在全社会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良好局面。
来 源:《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排 版:王美舒
责 编:赵慧敏
审 核:李永利
终 审:王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