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负责人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文摘   2025-01-20 00:03   重庆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教育部负责人就《纲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1

《纲要》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纲要》编制的统筹领导,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编制工作,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学校和专家学者等意见建议。


此次印发的《纲要》,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教育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对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更好发挥教育强国建设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

《纲要》编制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紧紧围绕教育的“三大属性”,以“六大特质”为主要特征、以“八大体系”为基本结构、以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为关键要求,将深化改革贯穿全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部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系统跃升。


其中,“三大属性”,指的是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六大特质”,指的是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八大体系”,指的是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指的是必须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


3

《纲要》在总体目标设定上

有哪些考虑?


《纲要》坚持远近结合,分2027、2035年“两步走”。


“第一步”面向开局起步阶段,重点是全方位打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础。《纲要》明确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各级教育普及水平持续巩固提升,高质量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社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二步”面向中长期,深化重大战略布局,确保如期建成教育强国。《纲要》明确到2035年,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系统完备,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成,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稳居世界前列,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显著跃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跃升,教育现代化总体实现。


4

请介绍一下《纲要》的结构

和主要内容。


《纲要》共11部分,分别对应总体要求、“八大体系”、综合改革和组织实施。


一是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二是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三是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提出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四是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五是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建设高等研究院开辟振兴区域发展新赛道。


六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提出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优化技能人才成长政策环境。


七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提出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八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提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九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提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


十是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提出提升全球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十一是加强组织实施。要求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形成建设教育强国强大合力。


5

如何抓好《纲要》贯彻落实?


贯彻落实好《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教育系统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培训,把全面实施《纲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为了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高质量开局起步,教育部正抓紧研究启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顶层设计,开展改革试点,强化监测评价,推动《纲要》重大部署落地落实。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实施好《纲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广泛宣传报道各地各校学习贯彻《纲要》的进展成效,推广经验成果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文章来源|微言教育

曾经分享: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我的这十年,我的未来十年 | 谢家湾新年分享会(2025)
谢家湾教育集团召开党委扩大会
巴蜀中学教育集团走进九龙坡区科学城谢家湾学校
视频回看 | 重庆市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委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
教育部:第十二届国家督学、特约国家督学拟聘名单
谢家湾学校教师在重庆市第三届“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上展示课
希娅聊天课 | 立志与人生
谢家湾学校祝大家新年快乐丨健康共成长 运动迎新年
希娅老师走进南坪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坚韧、忠勇、开放、争先”——重庆城市精神表述的文化深意何在?
重庆市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委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重庆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现场推进会参会代表走进谢家湾幸福小学
重庆巫山谢家湾学校揭牌
谢家湾教育集团开展数学期末复习专项研讨
刘希娅:学校课程改革的三大挑战——以谢家湾学校为例
谢家湾学校丨聊聊我们的社团
祝贺 l 谢家湾学校张永丽获重庆市小学科学赛课一等奖
邀您参与丨重庆市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委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
北京市育英学校教育同行走进重庆谢家湾学校
成都七中教育同行走进重庆谢家湾学校
谢家湾学校参加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
近距离邂逅谢家湾学校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扫码看直播丨重庆谢家湾学校承办“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微论坛

直播预告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直播入口

正在报名中 | 重庆谢家湾学校承办“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微论坛
第四届论坛抢先看 | 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 (课改正前方专题论坛)
重庆谢家湾学校举办小梅花融合课程学习工作坊
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致信谢家湾学校:创造教育文明新形态
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的误区、缘由与对策
持续进阶|谢家湾学校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工作推进会暨第十二届中芬课堂交流周活动圆满落幕
谢家湾学校2024国培计划|初中书记研修班圆满结束
希娅聊天课丨芬兰教育专家与谢家湾学校初中生聊学习生活

中芬携手十周年 | 谢家湾学校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工作推进会暨中芬课堂交流周启幕
要闻 | 重庆谢家湾学校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工作推进会暨中芬课堂交流周十周年活动启幕
谢家湾教育集团干部教师参加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论坛
应邀在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培训会上分享谢家湾学校实践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走进谢家湾学校
教育部原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走进谢家湾学校
成都七中易国栋书记走进重庆谢家湾学校
谢家湾学校丨家长驻校日记
谢家湾学校“国培”项目初中骨干书记培训班开班
北京、江苏、甘肃等地教育同行走进谢家湾学校

谢家湾学校教研员到九龙坡区科学城谢家湾学校指导
中国教科院九龙坡教育强国实验区工作推进会在谢家湾学校举行
谢家湾学校教研员深入巫山县龙江小学交流
相遇谢家湾,感悟精神的力量
谢家湾教育集团干部教师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青少年成长协商议政 王沪宁主持
谢家湾教育集团举行教师培训会
赴教育部参加重点督办建议座谈会
签约|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和巫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2024暑假行走⑪:在博州,有赛湖和阿拉山口,还有新老朋友聊教育

谢家湾教育集团干部教师参加2024年新时代“成长中的教育家”暑期高级研修班
2024暑假行走⑩:在乌鲁木齐,遇见吐鲁番和天池,与教育同行们交流
2024暑假行走:在北京,与丰台教育同行们交流
2024暑假行走:初识伊犁,遇见美好
希娅书记和丰都幸福小学的老师们、孩子们一块聊天
谢家湾学校首届初中学生毕业典礼视频回放
爱的表达:谢家湾学校首届(2024)初中生毕业典礼

谢家湾学校九年级中考后的毕业课程①——走进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教育的桃花源——谢家湾学校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的学校
谢家湾教育集团“六一”儿童节展演暨家校社协同育人“大思政课
谢家湾学校第十一届中芬课堂交流周活动回眸暨谢家湾学校“学科实践共识”发布会
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学校以全面贯通促进整体育人
上海常生龙院长:读《刘希娅与小梅花课程》一书有感
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2024全国两会线上履职,阅读量累计突破3000万次
谢家湾学校获2023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刘希娅在重庆师范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让“得体”成就美好人生 | 希娅校长与初中部孩子聊学习生活
分享 |《刘希娅与小梅花课程》出版了

希娅分享
分享教育生活,荟聚缤纷遇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