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娅:学校课程改革的三大挑战——以谢家湾学校为例

文摘   2024-12-19 06:35   重庆  


教育教学是两个世界的相遇。我们要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们表达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节奏、方法、内容、场域。



作者丨刘希娅

来源丨明德云学堂




国家课程

如何高质量落地?



如果深度研究国家课程,你会发现里面的空间大有可为。如何让国家课程方案“蓝图”成为学校具体实践的课程施工图,从目标到内容,到教学,到管理,再到评价落地?

比如分数学习,在小学阶段就只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知道或者运用简单的分数运算,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具体到老师的课堂上,如何落地这样的任务?单个的老师凭着个人的理解,借助一本教参,随意性是很大的。所以它需要论证,需要大家聚在一起交流,需要大家一起无数次地寻找更好的处理方式。

怎么将课标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课时,甚至是每一个孩子身上?就是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变成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课程,变成学校落地以后的真实样态。比如谢家湾学校的小梅花课程,它不是校本课程,而是国家课程融合吸纳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后,在谢家湾学校高质量落地转化实施的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及样态。

所以国家课程怎么落地?在谢家湾学校,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将国家概述性的课标分解到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细化为不同水平要求。



那么用哪些内容来支撑它?我们在全面落实国家教材的同时,多一份报纸可不可以?多一份录音可不可以?多一个视频可不可以?就这样,我们研发出了400万字的全套学科丛书,整合学习内容,更具生活性、情境性、选择性。我们还开发了517个专题活动、200多个社团活动来丰富学校生活。

那么怎么学?在什么场域学?用什么理念、什么方法学?我们编写了240万字的教学建议,包括了教育观念、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




学习方式是不是

课程改革的深水区?



目标很重要,内容很重要,那怎么教、怎么学重要不重要呢?太重要了。

《我们如何学习》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个复杂的学习模型图,提示我们,改变了过去大家只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习过程的认知,而是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特个体置身于学习流程当中,不仅仅关乎学习内容和目标了,更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参与感、体验感、表达度、胜任感。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内容、动机和外部环境等等,其间的互动方式也特别重要。


克努兹·伊列雷斯:复杂学习模型



北京大学伊成器教授在“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本‘生命之书’,这就是我们的遗传信息,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老病死乃至喜怒哀乐。这本‘生命之书’里不仅有文字,也有各种标点符号。如果说文字就是我们熟悉的‘基因’,那我的研究对象就是‘标点符号’,专业术语叫作核酸修饰。”

核酸修饰起什么作用呢?他在颁奖典礼上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相亲广告是这么介绍的:

身高1米75,年收入20万,人老实,话不多。

但是,哪怕完全不改变任何文字,只需要挪动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我们就会得到一句意思完全不一样的句子:

身高1米7,5年收入20万,人老,实话不多。


这启发我们,在资源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资源运用的方式会不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由此,我们认为目标很重要,内容很重要,但是从整体性、系统性思维的角度来讲,方式也特别重要,所以这二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二十年的学习方式探索中,我们经历的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目标、内容、管理、评价,以及学生生活的每一天的每一方面深度关联。




校本教研是不是

低负担高质量的关键杠杆?



如果说国家的课标是相对统一的,国家的教材也是相对统一的,那么让地域教育产生差异、让学校千差万别的关键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当时丁薛祥副总理到谢家湾学校问的一个问题,当时怀进鹏部长的回答也很契合我们的感受,他说:那可能就是方法不同。

方法不同,校本教研起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校本教研的质量、速度、方向会不会影响学校的育人质量?

在谢家湾学校,我们教研的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研究什么呢?除了研究学科课程,我们也研究在课程落地的过程里能不能转换形式。

我们研究能不能实施半日制课程:上午主要是集中学科课程,下午主要是社团和专题活动,30%的时间给孩子们进行个性化发展。通过这样的课程整合、课程融通、跨学科整合、跨学段整合,甚至学科、社会和生活的整合,节约了时间。



我们研究全天候错时错峰上课、错时错峰长短课、无铃声上课。十几年来,9点钟上课的小学部一直运行得很好。

我们研究不用讲台行不行,老师们能不能融进孩子们中间?

我们还研究孩子们的自助餐,虽然一整套的托盘、汤盅、盘碟、碗筷等等,每天会摔碎一箩筐,但是我们认为摔碎盘子的声音,那是孩子们成长的声音。

我们研究能不能把所有的教室都“打开”?我们的教室都是落地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打开、观念打开、方法打开、场域打开、内心情感打开。在我们的学校里、餐厅里,可以上网、可以教研、可以阅读、可以聊天、也可以就餐。



我们还研究教室能不能改变。教室是孩子们生活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影响学习生态最重要的场域。在教室里面,我们看看这种以讲台为中心的布置,它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的信息传递,这对于孩子们来说可用空间有多少?舒适度有多大?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改变,谢家湾的对话式的弧形课桌就由此诞生了,这样一种教室布置,创设了自主、松弛、开放、互动的常态学习场域。后来我也看到日本的一个研究显示,弧形的对话式课桌,更有利于孩子们的专注度提升。



再比如,语文的学习就只能是讲练背吗?语文的学习可不可以通过专题活动?由此,我们1-9年级都开设了辩论的系列课程。

我们还研究情绪生活能不能成为一门课,以及在情绪生活课里,我们探究哪些内容?有哪些话题是可以讨论的?



我们还研究体育课每天运动两小时是否可行。运行十几年来,我们小学部1,200节体育课不重样,“每天运动两小时”真正成为常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校本教研在研究怎么激发学习,如何更科学地支持学习,如何让孩子们更加热烈地、更加冷静地、也更加执着地投入学习。谢家湾学校教研的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表现学习、输出学习、主动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常态。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探索能不能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学校的组织方式、治理方式进行一些改良。没有上下课铃声的谢家湾学校宁静、从容自在。孩子们从更多的自律当中学会了自主管理,从更多的自主当中更加自信和自强。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都要更勇敢一点,因为这个时代需要有人站出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孩子们、更多的学校共同来引领和推动这个时代。



(文章内容来源于“第二届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论坛暨2024明德云学堂学术年会”刘希娅讲座实录,原标题《用好新教材 读懂新时代 以高质量育人赋能教育强国》,文章节选自讲座第二部分,有删改。)





曾经分享:
谢家湾学校丨聊聊我们的社团
祝贺 l 谢家湾学校张永丽获重庆市小学科学赛课一等奖
邀您参与丨重庆市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委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
北京市育英学校教育同行走进重庆谢家湾学校
成都七中教育同行走进重庆谢家湾学校
谢家湾学校参加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
近距离邂逅谢家湾学校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扫码看直播丨重庆谢家湾学校承办“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微论坛

直播预告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直播入口

正在报名中 | 重庆谢家湾学校承办“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微论坛
第四届论坛抢先看 | 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 (课改正前方专题论坛)
重庆谢家湾学校举办小梅花融合课程学习工作坊
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致信谢家湾学校:创造教育文明新形态
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的误区、缘由与对策
持续进阶|谢家湾学校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工作推进会暨第十二届中芬课堂交流周活动圆满落幕
谢家湾学校2024国培计划|初中书记研修班圆满结束
希娅聊天课丨芬兰教育专家与谢家湾学校初中生聊学习生活

中芬携手十周年 | 谢家湾学校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工作推进会暨中芬课堂交流周启幕
要闻 | 重庆谢家湾学校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工作推进会暨中芬课堂交流周十周年活动启幕
谢家湾教育集团干部教师参加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论坛
应邀在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培训会上分享谢家湾学校实践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走进谢家湾学校
教育部原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走进谢家湾学校
成都七中易国栋书记走进重庆谢家湾学校
谢家湾学校丨家长驻校日记
谢家湾学校“国培”项目初中骨干书记培训班开班
北京、江苏、甘肃等地教育同行走进谢家湾学校

谢家湾学校教研员到九龙坡区科学城谢家湾学校指导
中国教科院九龙坡教育强国实验区工作推进会在谢家湾学校举行
谢家湾学校教研员深入巫山县龙江小学交流
相遇谢家湾,感悟精神的力量
谢家湾教育集团干部教师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青少年成长协商议政 王沪宁主持
谢家湾教育集团举行教师培训会
赴教育部参加重点督办建议座谈会
签约|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和巫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2024暑假行走⑪:在博州,有赛湖和阿拉山口,还有新老朋友聊教育

谢家湾教育集团干部教师参加2024年新时代“成长中的教育家”暑期高级研修班
2024暑假行走⑩:在乌鲁木齐,遇见吐鲁番和天池,与教育同行们交流
2024暑假行走:在北京,与丰台教育同行们交流
2024暑假行走:初识伊犁,遇见美好
希娅书记和丰都幸福小学的老师们、孩子们一块聊天
谢家湾学校首届初中学生毕业典礼视频回放
爱的表达:谢家湾学校首届(2024)初中生毕业典礼

谢家湾学校九年级中考后的毕业课程①——走进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教育的桃花源——谢家湾学校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的学校
谢家湾教育集团“六一”儿童节展演暨家校社协同育人“大思政课
谢家湾学校第十一届中芬课堂交流周活动回眸暨谢家湾学校“学科实践共识”发布会
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学校以全面贯通促进整体育人
上海常生龙院长:读《刘希娅与小梅花课程》一书有感
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2024全国两会线上履职,阅读量累计突破3000万次
谢家湾学校获2023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刘希娅在重庆师范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让“得体”成就美好人生 | 希娅校长与初中部孩子聊学习生活
分享 |《刘希娅与小梅花课程》出版了

希娅分享
分享教育生活,荟聚缤纷遇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