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欣 龚继恒 律师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TikTok实施的“不卖就禁”政策,导致近期大量美国用户迁移至国内的小红书应用程序中,一时间,国内小红书用户的视野里出现了大量国外账号和内容。
七麦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小红书下载量已在85个国家的苹果商店排行第一。中美民众从相互试探到畅快交流,成为了2025年初的互联网奇观——美国网友调侃自己是“TikTok难民”,中国网友调侃“墙被从外面推到了”。
小红书因此也迎来了一波泼天的流量,不过其背后也潜藏了巨大的合规法律风险,《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指出,对小红书而言,面对来自各国的入驻者,合规性难度指数级放大。
一
内容监管合规法律风险
首当其冲的,是对于平台所发布内容的审核风险。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传播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信息,应当防范和抵制传播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信息。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第六条
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下列内容的违法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
(五)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
(六)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七)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八)散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九)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十)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的;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七条
(一)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二)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的;
(三)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四)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
(五)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的;
(六)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的;
(七)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
(八)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
(九)其他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
小红书对于发布于其中的内容,也承担相应的审核义务,而tiktok难民的流入,为小红书的内容审核带来了额外的难题。
首先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审核难题,因美国和中国文化背景、价值观不同,部分美国用户发布的内容虽然在美国合法,但可能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引发争议甚至违反中国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那么针对这样的差异,小红书难免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进行内容管理和协调。
其次是语言壁垒带来的审核难题,尽管有不少美国用户会尝试用蹩脚的中文发帖,但仍有大量的tiktok难民直接用英语发布内容,而对于通常只需要审核中文内容的审核人员而言,如此大量的外语内容,即使可以通过翻译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语言障碍,也无疑会导致审核难度增大。且对于英文内容中的方言、口语化表达以及俚语,翻译软件往往也无法准确地识别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特定文化背景才能理解的内容,相关的潜在风险内容识别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审核疏漏,导致违规内容传播。
如果因为小红书因为审核不力,导致相关违规信息传播,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35条的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违反本规定第10条、第31条第2款规定的,由网信等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同时,根据《民法典》第1197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若违规的信息传播足够严重,还可能涉及刑事风险。根据最高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者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应认定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根据本规定,若小红书平台放任外国恐怖信息的传播,还有可能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二
用户数据与隐私保护风险
数据合规也是互联网公司面对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给平台带来巨大的行政监管风险。比如,滴滴公司在2022年就因违反了《数据安全法》,违法收集平台司机和乘客的信息,受到了80亿人民币的天价罚款。
对小红书来说,用户数量急剧增加带来的大量新数据,意味着存在更多对于数据收集、存储和使用的机会,也意味着存在更多的数据风险和数据管理义务。管理难度并不只是数据量的增加,新增的外海用户的数据可能较之国内用户的处理起来更为棘手。比如说,小红书在向美国用户收集数据时,需要明示数据收集的目的、范围和方式,并获得美国用户的明确同意等。但是因为语言壁垒,如何才算是“明示”,以及怎样才能认定获得了“明确”同意,中国用户和美国用户可能就会存在不同理解。
此外,因为各国对于数据处理的法律规定不同,小红书除了需确保在收集、存储和使用用户数据时严格遵守中国《网络安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还可能承担遵守他国数据相关法律的义务。根据特朗普政府2018年颁布的《澄清境外数据的合法使用法案》,美国政府有权获取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存在“最低限度联系”的企业的内部数据。这意味着,即使小红书的数据中心位于海外,只要与美国用户存在交互或关联,就可能受到美国政府的监管和调查。
2021年,小红书曾传出过赴美上市计划。2021年7月,彭博社报道称小红书将暂停在美国上市。2023年4月,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小红书已秘密在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尽管小红书对于上市的传闻一直予以否认,但是如果小红书在未来仍有赴美上市的计划,那么小红书涌入的大量美国用户带来的美国监管机构的长臂管辖,对小红书来说则有可能变得非常棘手——即使这样的长臂管辖是过度或者不合理的,小红书仍有可能无法拒绝或者抵抗。
TikTok难民中可能有部分用户来自美国等对数据隐私保护要求严格的地区,小红书在处理这些用户的数据时,若涉及数据跨境传输,需要确保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如美国的《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等,否则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等法律风险。小红书在国际隐私政策写明“可能与合作伙伴共享用户的设备信息和浏览记录以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服务”,这可能引发CCPA中关于“个人信息出售”的严格定义的争议。CCPA要求企业不仅要告知消费者其数据的具体使用和共享方式,还需提供明显的“拒绝出售数据”按钮(opt-out)。若小红书不注意美国州级的行政监管规定,同样可能受到“长臂管辖”。
三
平台运营与商业合作风险
外国用户的入场,往往也会对平台规则的适应性提出挑战。大量TikTok难民涌入,可能使小红书原有的社区规则和运营模式面临危机,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平台规则,以适应国际化的用户群体,若规则调整不及时或不合理,可能引发用户不满和法律纠纷。如2025年1月15日深夜,小红书紧急增加了新的大陆实名认证功能,要求新用户注册需要使用中国大陆的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而这些要求是以前没有的。
此外,额外的流量也很容易被资本嗅到,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小红书的商业价值也在提升,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广告商和合作伙伴。在与这些主体合作时,需要确保广告内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避免虚假宣传、侵权等问题,否则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强化平台广告导向监管,对重点领域广告加强监管。重点规制以减配降质产品误导消费者、平台未对销售商品的市场准入资质资格实施审查等问题,对存在缺陷的消费品落实线上经营者产品召回相关义务。
平台对于广告发布应尽“审慎的审查义务”,若平台对于广告审核不力可能会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因此,如果小红书对于平台中的广告不加以有效审核造成虚假广告传播的话,还可能因此受到国内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
四
潜在的国际法律冲突风险
由于网络空间的国际性,其中产生的争议和纠纷可能会涉及到不同国家公民,这就牵涉到管辖权与法律适用问题。在小红书上产生的涉及海外用户的法律纠纷,可能会引发管辖权和法律适用的争议。比如,一个中国用户在小红书上大骂一个日本用户,应该适用哪一国法律来管辖?日本用户是应该去日本法院起诉,还是去中国法院起诉?法院又应该适用哪一国法律进行审理?
部分争议可能有明确的准据法,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六条“通过网络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前述例子中就应该适用日本法律来解决争议。但是一些纠纷就没有明确的准据法,比如合同纠纷,更依赖双方当事人事先的合意,若没有在合同中约定适用哪国法律,准据法的确定就可能产生新一轮争议。
此外,小红书可能还面临着国内外交叉监管的压力。首先,小红书必须遵守国内对于平台的规范和要求,而TikTok难民带来的“被动出海”,则可能会导致小红书不得不面对额外的国际监管压力。美国政府对TikTok的禁令本身就带有巨大的政治地缘色彩。如果美国政府未来认为小红书存在与TikTok类似的“风险”,则同样有可能会对小红书采取限制措施或提出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结语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给小红书来说是泼天的流量——除了海外用户的增量,还带来了国内潜在用户的持续关注与加入。小红书可能正在为国产app树立里一个样板——如果小红书一波崛起,会引起国内其他app的竞相模仿,甚至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吸引小红书中的外国客户。
但是,如果小红书未能在这一次天降馅饼中平安落地,则有可能换来的是国内与国外监管部门的更加严厉的审视,国内其他app的神经也可能变得紧绷。从小红书突然增加海外用户的注册认证这一要求可以看出,或许小红书已经明白了,突然涌入的数十万美国用户对自己未必一定是件好事,反而是让自己要经历一场生死考验。毕竟在重如泰山的国家政治安全面前,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利益显然轻如鸿毛。
小红书的一小步,或是国产app出海的一大步。
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普通犯罪法律事务部副部长,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重庆市律协合规与风险控制专委会副主任,重庆市企业合规促进会反舞弊反贿赂专业委员主任,执业领域: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顾问等。
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大学法律硕士,“重庆仲裁杯”第六届律师仲裁庭审(全英文辩论)大赛冠军、优秀辩手,执业领域:刑事辩护、劳动争议解决、涉外法律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