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英伟达之芯》

文摘   2025-01-19 07:02   浙江  

这本书最近比较火,因为黄仁勋最近比较火,这本书的原作名:The Thinking Machine: Jensen Huang, Nvidia, and the World's Most Coveted Microchip。



本书不仅是一部科技企业家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取得成功的范本。跨越30年的科技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发展的,人工智能将会如何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进展是怎么样的。在这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英伟达是一个缩影。



作者斯蒂芬·威特(StephenWitt),毕业于两所世界级名校的知名记者。2001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得数学学位;之后先后在芝加哥和纽约著名的对冲基金公司工作,201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拥有长达十余年对科技发展的专精与跨界研究。



我在关于黄仁勋的一个采访视频中,看到黄仁勋感谢父亲,因为有了父亲的远见,把全家都带到了美国,这帮助他实现了美国梦。再从这本传记中来看黄仁勋的故事,他5岁从台湾跟随父母到泰国,十几岁和哥哥孤身到美国乡下,学校是类似中国的少年管教学校,参杂着种族歧视和校园霸凌的童年和青少年怎么来说都算不上令人愉快。后来读的也不是一个很有名的本科,虽然说是斯坦福的硕士,但也是在职获得。之所以后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作者一直称道的是黄仁勋的性格,内心强大,做事坚韧,加上异常勤奋,几十年全年无休。



创业故事中,黄仁勋不是主导,是被LSI俩创业同事拉着一起,却因领袖魅力担当CEO的一号位,初始担任CTO,后来在与伙伴的合作中,在公司的运营中,在具体事务的决策中,总有一些波澜壮阔的事情,公司也几度濒临破产,几起几落,面对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重大决策,黄仁勋总是会反常道寻找发展方向。和一般的传记故事的写法并无不同。



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作者本身,如果说这是在写黄仁勋的故事,还不如说是作者在写人工智能发展史,书中还有很多作者本人对于人工智能的反省,因为威特为了写这一部传记,以最高的访问权限多次采访黄仁勋的亲朋好友、合作伙伴以及英伟达员工,大概是假此机会,也给自己解惑。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到底会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作者进行了许多探讨, 最让人惊叹是的作者甚至把最后一次访问中黄仁勋对他的不满写了出来。当时他试图引导黄仁勋讨论机器和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的威胁,结果黄仁勋开始向他发泄怒火。而他在书中也把这一个真实的过程写了出来(这一段居然没有被删)。



在书的最后有关于本书的推荐,其中有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的推荐:如何从别人的传记中学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正如他推荐的:我认为这本书值得阅读的一个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英伟达和黄仁勋先生,而是作者斯蒂芬·威特。

草木有语
把我看过的花,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统统在这里告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