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先生于2024年8月17日逝世,享年95周岁。先生曾任湖南大学名誉校长,对湖南大学的发展给予厚望和亲切关怀。
周光召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先生一生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事业进步,既在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研究中有所建树,又参与了爆炸物理、高温高压物理等领域的工作,并为首颗原子弹、氢弹及战略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大量重要贡献。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国际编号为3462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1999年,周光召先生获“两弹一星”勋章。
周光召同志遗像。新华社发
01
其父亲就读并两度执教湖南大学
1929年5月15日,周光召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周凤九曾任湖南大学教授,母亲陶振昭是一位善良温和的家庭主妇。周光召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
周凤九是公路工程专家。1915年毕业于湖南省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前身)土木科。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入巴黎土木建筑学校,毕业后复赴德国柏林大学和比利时岗城大学进修。1925年回国,任楚怡工业学校土木科主任,并在湖南大学兼课,讲授公路工程学、桥梁工程学、铁路测量学几门课程,自编教材讲义。
周凤九在湖南大学兼任土木工程教员。
1926年后,周凤九投身公路建设事业,先后担任湖南省公路局总工程师、公路局长,川滇西路管理局局长、交通部公路总局副局长等职,为我国公路建设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曾参与矮寨公路的勘察选线。75年之后,全世界峡谷上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矮寨大桥顺利通车,将原来九曲回肠的矮寨公路奇观被“一条直线”的大桥奇观所取代,路程由半小时缩短至一分多钟。在大桥背后,凝聚了湖大人的智慧。大桥主持设计者、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华,为我校土木工程学院1987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政清教授课题组采用“多稳定板技术”为解决矮寨大桥原设计方案抗风性能不足问题贡献智慧;土木工程学院方志教授课题组开发的新型“CFRP-RPC”高性能岩锚体系,使得大桥所有锚杆均在溶洞顶面以上得以可靠锚固,避免了复杂的地质处理,解决了传统预应力岩锚体系地下埋深大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
矮寨公路和矮寨大桥。图源湖南日报
1948年,周凤九辞职回湘,学校得知后立即登门拜谒,聘请他再度任教湖南大学。周凤九讲究学以致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张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他指导学生承包了公路建设和桥梁建筑的绘图、设计任务,率领学生到实地考察,到施工场地指导施工,并以现场作课堂向学生讲授工程原理,布置学生作业。就这样,他培育了一大批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知识的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周凤九在湖南大学的人事登记表。
周光召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感染和熏陶,父亲的言传身教,为周光召埋下好学求知的种子,对工程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周光召说:“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父亲忙着修公路,我能跟他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他一向认真,这种工作态度给我以深刻印象。”
02
对湖南大学感情甚深,出任名誉校长
周光召童年时期跟随在湖大任教的父亲周凤九寓居桃子湖,曾就读于创办在岳麓书院内的“民众学校”。“民众学校”由湖南大学校学生会创办,以岳麓书院(当时为湖南大学第一院)的一间空屋作为教室,收受大学员工、附近居民、农民及船民子弟免费入学。办学经费全部由学生会负担,教员由教育系学生轮流担任,义务讲课。后几经变迁,“民众学校”更名为湖南大学子弟小学。
周光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正值战乱,他在湖南、贵州和四川等地辗转,完成小学学习。1946年9月,周光召和父亲一起再次回到长沙,考入清华大学。
2005年,周光召应邀为母校子弟小学题写校名。
后来,周光召在理论物理的各主要领域都有杰出的创造性成果,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盛誉。他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贡献。
2002年6月,湖南大学聘请时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光召为名誉校长。周光召对学校的发展寄予了厚望,鼓励湖南大学一定要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注重知识创新,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创建自己的优势品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003年12月8日,周光召来校考察,先后深入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试验室、现代车身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喷射沉积与凝固试验室,对纳米和单分子水平上的生化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新型材料制件等表现出极大兴趣,在认真听取介绍时,不时询问有关情况,和工作人员交流。他对学校近几年的发展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湖南大学继承湖湘文化优良传统,敢为天下先,为湖南、为全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要走出去,办出特色,向高水平大学迈进。
名誉校长周光召听取湖南大学工作报告。
名誉校长周光召考察现代车身技术实验室。
2006年,在岳麓书院创建1030周年暨湖南大学定名80周年之际,他专门发来贺电:家父曾在湖南大学求学、尔后担任湖南大学教授,时值中国风雨飘摇、内困外患之际,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以及办学设施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但学校建设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希望你们以此次校庆为契机,抢抓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努力将湖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为祖国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3
以光召之名
为湖南科学研究召唤光明
周光召是位有担当、有风骨、有气质的真正知识分子,也是一位最懂得、最爱护科技人才的领导人。他爱才、重才、惜才的实例不胜枚举,他在领导工作中对科技人员的信任、理解、鼓励,随处可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谭蔚泓曾回忆道,1993年,青年时期的他决定回到祖国,梦想攻克癌症这一世界性难题,他写了一封信给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接到来信以后,周光召即转给了时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春礼。白春礼拿到这封信以后主动联系谭蔚泓,给予青年谭蔚泓极大的信心。此后,谭蔚泓回国组建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出任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
1996年,周光召向家乡湖南捐赠110万元人民币,用于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当年,湖南光召科学技术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基金会设立的“湖南光召科技奖”每2年评选1次,重奖为湖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由省政府颁发奖励决定并予以表彰。
湖南大学多名科技工作者获奖。这其中,有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俞汝勤、谭蔚泓,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钟志华、丁荣军、李光耀,土木工程学院陈政清,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罗安、王耀南、黄守道,机器人学院教授李树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金水。后来,俞汝勤等7位教授先后当选两院院士。
“湖南光召科技奖”作为湖南省最高综合性科技奖,已成为湖南省科技奖励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极大地调动了全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湖南省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周光召先生的辞世,中国科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先生作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载史册,先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大协作”的战略科学家风范将感召后来者,湖大师生必将传承和发扬好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周光召先生千古!
来源|档案馆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
中国科学院 科技日报 新华社 湖南日报
整理|余楚倩 唐思 雷谊
排版丨易文珍
责编丨余楚倩
文章转载来源:湖南大学(ID:HNU1926)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
少先队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