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子弟小学秋季疾病防控健康提示
秋季,随着天气转凉,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最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肺结核等,这些疾病很容易在抵抗力低的儿童间传播蔓延,现将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分享给各位师生和家长,让我们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保护孩子的健康。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肠胃型流感。
预防措施:
1.在流感高发季,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勤换洗衣物等。
2.做好生活、学习等场所的室内通风、清洁,建议每天确保两次及以上的自然通风,每次开窗通风15--30分钟。
3.远离感染源:如在流感高峰期,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区域的频次,避免接触流感病人;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防止飞沫污染他人,流感病人要注意佩戴口罩。
4.均衡饮食、充分休息、多喝开水、适量户外运动,适时增减衣物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是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导致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和气溶胶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腹泻、头痛、头晕、结膜炎、嗅觉味觉障碍等。
预防措施:
1. 注意卫生习惯,勤洗手。
2. 保持环境的自然通风。
3. 及时接种疫苗。
4. 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应做好防护尽早到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带病入学。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预防措施:
1.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行的高发季,常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儿童多见)、腹泻(成人多见)。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等方式引起传播。
预防措施:
1.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标准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要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3.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患者呕吐物或被类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
4、如果感染诺如病毒应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手足口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手足口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等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预防措施:
1.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常通风,勤晒衣被。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3.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流行期间不和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接种疫苗。EV71型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分,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丝,治疗效果不佳者建议到定点医疗机构排除结核病。呼吸道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勤换洗衣物、被褥、洗漱用具专人专用等。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掩住口鼻。
2.经常开窗通风。
3.提醒孩子作息要有规律、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加强营养,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发病机会。
稿件来源:医务室 杨姣
编辑:李景常
初审:张雅婕
终审:张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少先队名师工作室
原创文章,若使用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