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浆灰蝶: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巴基斯坦、日本、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雌蝶,翅背面呈黑褐色,翅基部有蓝色亮鳞,翅腹面呈灰白色或棕灰色、棕黄色,具许多黑色小点;雄蝶,翅背面闪着淡蓝色金属光泽,翅腹面颜色随温度变化,高温时偏白且具许多小黑点,低温时呈淡黄褐色,具许多围有淡色环纹的黑色或褐色小点。成虫常于草地、树林边以及路旁低飞,也常出现在各种草本植物旁。主要以酢浆草科、爵床科马蓝属植物为食,耐寒力极强。
大蚰蜒:大蚰蜒属节肢动物,也被称为“百足虫”等。大蚰蜒体型狭长,体长可达15-18cm。体背黑褐色至黑色,具有不明显的糊状斑,全身分十五节,每节有足一对,共15对步足,各足细长。大蚰蜒多生活在房屋内外的阴暗潮湿处,也常见于室外的湿冷地方。它们行动迅速,具有快速移动的能力,可以通过众多的足运动时的相互配合,在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快速移动。大蚰蜒以捕捉小昆虫为食,如蚊、蛾、蜘蛛、臭虫等,是生态系统中的有益生物,可帮助消灭害虫。大蚰蜒有毒,但毒性并不强,被咬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疱疹和刺痛感,同时它有医学价值,大蚰蜒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之功效,也可用于治疗痉挛抽搐、疮疡肿毒之类疾病。
白额巨蟹蛛:雌蛛体长25~30毫米,雄蛛体长15毫米左右。雌蛛,背甲近似方形,头部向前延长,额部有1条白纹,腹部卵形,背面褐色,具有褐、灰及白色细毛组成的箭尾状斑。雄蛛,背甲上有从中窝、颈沟、放射沟一直达到背甲后缘的花纹组成的图形,颇似展翅的蝶,腹部背面有倒“八”字形斑纹。夜行性动物,喜欢出没于稍微阴暗的地方,白天藏匿于橱柜缝隙或天花板,夜晚外出觅食。以蟑螂、苍蝇、蛾等昆虫为生,食量不小,可连续捕食多只蟑螂。白额巨蟹蛛是无毒的蜘蛛,即使被咬也不会造成严重伤害。因其捕食蟑螂等害虫,常被视为益虫。
棕静螳:螳螂的一种,又叫棕污斑螳,体长大约4-6厘米,细瘦,身体大多为棕色,也有褐色、米色的个体,绿色个体较少见。前足基节和腿节内侧具有大块的黑色斑纹,前足内部有黑、白、粉色斑。主要捕食小型昆虫,如蚜虫、果蝇、菜虫、蟑螂等。棕静螳是中国农林果树以及观赏植物的害虫的重要天敌,在昆虫界享有“温柔杀手”的美誉。它的卵鞘可以入药,用于治疗遗尿尿频、遗精滑精、小便白浊、腰膝酸软等症状。
黄蜻:一种体形中等、分布广泛的蜻蜓,体长约为32-40毫米,翅透明,翅展可达80毫米,雄性身体主要为红色,雌性则为黄色。飞行能力较强,能够长时间盘旋在空中,飞行速度快,能在空中停留,在高速飞行中可180度急转弯,从来不降落在草叶顶端,而是下方直立降落,它们经常成群漫天飞舞,尤其是在下雨前会低飞以捕捉空中的蚊子等害虫。黄蜻具有强大的迁徙能力,能够跨越大海完成长途迁徙。它们能够在夜间高空(1000米)大群迁飞,这在蜻蜓中是很少见的。黄蜻作为可食用的昆虫之一,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同时含有一定量的硒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食法多为油炸或烧烤。
举腹蚁:属于膜翅目蚁科,大多为中小型蚂蚁,体长一般在2~4mm左右,体色大多为黄色或黑褐色,头部具纵长细条纹,头后面条纹发散。复眼圆形,侧生于头的中部。前胸背板前面隆起,有皱纹,后侧角有2根向后的长刺,稍下弯,腹部光亮,有细小刻点。举腹蚁分布广泛,具有全球性分布特点,但更多的物种常见于热带地区。举腹蚁的筑巢形式多样,有地下营巢,有在树干或树皮下营巢,也有在树上做悬挂巢等,数建于户外,一般呈圆形。杂食性昆虫,食物来源广泛,捕食多种害虫,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举腹蚁含有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作为食物来源或用于制作保健食品和药品。
中华蟾蜍:俗称癞蛤蟆,是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雄性体长一般6-10厘米,雌性体长可以达到7-12厘米。体型粗大,头宽,前肢长而粗壮,后肢粗短,不善于游泳和跳跃,常匍匐爬行。体背面颜色有变异,多为橄榄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深色斑纹,背脊有一条蓝灰色宽纵纹。全身皮肤除头顶外极其粗糙,布满大大小小的圆形瘰粒,这些瘰粒是皮肤腺,其中最大的一对位于鼓膜上方,称为耳后腺。这些腺体能分泌蟾酥,蟾酥具有强烈毒性。
稿件来源:湖南大学子弟小学三(1)书香中队
中队辅导员:刘珏
编辑:李景常
初审:张雅婕
终审:张菁
长按二维码关注
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少先队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