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话民俗

文摘   2025-01-30 06:45   浙江  

大年初二话民俗




民间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北方在正月初二还要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大年初二习俗之:回娘家 

正月初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在大年初二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因为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娘家人往往会站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闺女女婿一家人,笑纳礼物的同时有孩子的还要给一些压岁钱。


从婆家临走前,尤其是新媳妇,婆婆要包上一个红包袱,这包袱媳妇是不得打开看的。如果包袱里放上甜的东西,譬如甜点心,就说明婆婆对媳妇满意。回娘家的闺女还要带上糖果和面条,糖果表示祝愿生活甜甜美美,面条是表示健康长寿的意思。


到了娘家见了爹娘之后,先给岳父岳母等老人们磕头拜年;虽然这时候老人们也谦让着说“算了吧,算了吧”,但还是挺高兴地接受这个磕头大礼。然后,女婿由岳父或者舅哥领着,到附近的本家或比较亲近的人家去给长辈拜年。闺女则自己到街坊邻居平常关系不错的人家拜年。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大年初二习俗之:祭祖上坟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大年初二都是要回娘家的,但是很少人知道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大年初二上坟祭祖的习俗。其实在古时候就上坟祭拜先祖的历史,那是因为当年蒙古兵入侵,在撤走的时候留下了很多的逝去的亲人,那些离开的乡亲们回家后悲痛欲绝,痛哭出声,所以这一天也就成了祭拜亲友祖先的日子,所以渐渐的大年初二,人们也就开始去上坟,祭拜先祖。
正月初二祭拜先祖的方式
在大年初二这一天,大多数地区都会上坟去祭拜先祖。就是如何祭拜先祖的方式不同,比如牌位祭拜或者上坟祭拜。那么在上坟祭拜的时候就要注意安全,以防烧纸钱等引起火灾,而且在行跪拜礼的时候要虔诚恭敬,在大年初二上坟这一天也是有时间要求的,比如不能在中午的时候进行,最好是在清晨的时候去上坟祭拜,可以带些食物,带些烟酒,也可以带一些纸钱或者是蜡烛。



      大年初二习俗之: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印刷品焚化。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大年初二习俗之:金犬报春

农历正月初二,又称为“狗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

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靈善道觀 地址:苍南县金乡镇吴家堡金炎路64号 电话0577-64576419

觀道善靈
福生无量天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