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廿八太上老君化三十六种外道邪魔胡神降伏之日:

文摘   2025-01-27 07:46   浙江  

农历十二月廿八太上老君化三十六种外道邪魔胡神降伏之日:

太上老君宝诰


至心皈命礼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即“太清道德天尊”。又称“开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师宝天尊”等。全称“一炁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简称“太上老君”。关于老君的来历,《云笈七签》云:“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干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而老子,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著有《道德经》五千余言。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亦称为“伯阳”、“老聃”、“老子道君”、“李伯阳”、“李老君”等。葛洪《神仙传·老子》载:“老子者,名重耳,字佰阳,楚国苦县曲仁县里人也,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老子。”

历代的不断演变

东汉延熹八年(165年),边韶作《老子铭》说:“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正一盟威道经书《老子想尔注》乃称“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南北朝(420~589年)时,南方道教崇三洞教主三清天尊,北方道教则崇老子神化之太上老君,在南朝道教所传七部经教体系中,道德天尊所说洞神部经是《三皇经》,老君所说《道德经》 是太玄部首经。

齐梁高道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定太上老君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极宫,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魏书》的《释老志》称太上老君“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

唐太宗时焚禁《三皇经》,以《道德经》代之。唐高宗尊太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号,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以老子李耳为同姓,推其为宗室远祖,建太清宫以供奉,仪规同于朝廷,而实为宗室祖庙,太上老君遂最终确定为太清境洞神教主,即道德天尊。到宋代真宗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

老子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人,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如最早是上古仙人广成子,然后是仓颉,周代的老子是伯阳父,春秋的老子是李耳,战国的老子是周太史赡,汉代则是三张(祖天师张陵、系天师张衡、嗣天师张鲁,以系天师居多)。所以太清宝诰里有“历劫度人,随方设教,隐圣显凡”等语。

在道家经书、典籍内都没有此记载。道教的最高神是三清。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位于玉几下三宝景阳宫。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靈善道觀 地址:苍南县金乡镇吴家堡金炎路64号 电话0577-64576419

觀道善靈
福生无量天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