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笔下装疯避祸的历史人物

文摘   2025-01-10 20:03   河北  


有些人的疯是真的,有些人的疯是装的。而历史上装疯的目的,大多为了避免祸端。


《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创作的通俗历史小说,以史料为基础,讲述1344-1644年明朝故事,语言幽默,展现明朝兴衰。


小说里不止一个人物,出于某种目的,做出了癫疯的举止,在没有仪器检测的年代,也能掩人耳目。


《明朝那些事儿》中装疯的人物有以下几位。

1、袁凯:趴地上吃“狗屎”


袁凯为人机灵聪慧,他装疯主要是为了躲避朱元璋的迫害。


在太子朱标和他对处置犯人有不同意见时,袁凯谁也不敢得罪,说皇上和太子都对,惹得朱元璋不悦。


袁凯深知朱元璋多疑且残暴,害怕遭遇不测,便开始装疯卖傻。

他先是称病不去上朝,之后家人对外宣称他疯了。


朱元璋派人去查看,这人用木钻去刺袁凯,袁凯忍住疼痛没有反应。


他还在家中把面粉和上酱料,做成狗屎状,披头散发、脖子上挂着铁链,趴在地上吃这些假狗屎。


种种不正常的行径,让朱元璋相信他是真的疯了,从而躲过杀身之祸。


明初严酷的政治环境下,装疯是大臣为求自保,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2、朱棣:盛夏时节披棉被


朱棣装疯是形势所迫的自保之举。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大力削藩,朱棣身为藩王,感受到强烈的危机。

为了麻痹朝廷,争取时间筹备谋反事宜,他开始装疯。


他在街市上乱跑、大喊大叫,说话颠三倒四,毫无逻辑。


他会闯入百姓家中抢夺食物,直接塞进嘴里,全然不顾形象。


有时候朱棣还会露宿街头,在盛夏时节披着厚厚的棉被,围在火炉边,嘴里念叨着“冻死我了”,做出种种不符合常理的行为。

然而,他的长史葛诚背叛了他,向朝廷告密,导致朱棣装疯一事被朝廷怀疑。


但这个阶段的装疯,也为朱棣后续的起兵造反争取了一定的准备时间,是靖难之役前期一个重要的策略。


3、唐伯虎:公开裸奔,猥亵妇女


唐伯虎陷入宁王朱宸濠的谋反事件中。宁王想利用唐伯虎的才华来为自己的谋反大业服务。

唐伯虎察觉到宁王的谋反意图后,深知这是一条绝路,想离开却很困难。


为了脱身,他选择装疯。


他开始在大庭广众之下裸奔,赤身裸体地在众人面前行走,还会朝着路过的女子傻笑,做出各种癫狂的举动。


并且他还高呼自己是宁王的贵客,这种种行为让宁王觉得唐伯虎已经精神错乱,没有利用价值了,最终宁王把他打发回苏州。


唐伯虎靠装疯巧妙地躲过了一场大祸。


4、徐渭:用刀砍自己


徐渭是明朝一位极具才华的人物。他在胡宗宪幕府做事,胡宗宪倒台后,他预感到自己大难临头。

因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很可能被牵连。


同时,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精神压力巨大。


于是他的行为开始变得疯癫。


他用斧头砍自己的头,用钉子钉入自己的脑袋,还用锤子捶打自己的肚子等极端行为来自残。


这种疯狂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他为了躲避灾祸或者是在极度的精神崩溃下的无奈之举,也反映出他内心的痛苦与绝望。

写网文那些事儿
95%干货免费分享。关注阿南,一起成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