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有为
来源 | 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北京星德宝暴雷了?这可是号称在亚洲甚至全世界投资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店,别人叫“4S店”,它叫“5S店”,比别人多了一个多出来的那个S就是“Sustainability”,意思是“可持续性”。
2012年6月,北京星德宝店在朝阳区东五环开业,总投资花了3.2亿元,不用对比,便知比普通的4S店牛多了,占地2.2万平方米。如今,昔日风头无两的大店,如今却紧闭大门,门口还有一些维权的车主,以及讨薪无果的员工。老板失联,超200位车主被割韭菜
根据蓝鲸新闻公开信息分析得出,截至目前,被北京星德宝“割韭菜”的车主,维权群里超200多人,累计涉资超100万元!主要是车主之前充进去的保养钱,还有新车的定金等,保养费少的有5000元,多的上万元,定金少的是2万元,多的是5万元。那能退吗?目前已知的信息便是,其店面的销售以及经理,一直在用“拖延法”安抚消费者的情绪,说公司没钱,他们也在等融资,维权无果的车主们,定金没了,车也提不了!受苦的不只是车主,员工也跟着倒霉,门店的一些老员工,已经被公司拖欠了两三个月的工资,还有的卖了新车,提成也没给。总之,现在的星德宝是宝马不给授权了,老板找不着人,员工的工资也拖欠着,一个月前就不卖车了,电话也打不通。只有一张闭店通告!很显眼的内容便是,宝马的授权是到2024年10月20号就结束了,现在店面的新车和售后的业务都停了。汽车经销商闭店
今年以来,汽车经销商大量闭店、跑路已经是老生常谈的现象了。而还在“苦苦挣扎”的汽车经销商们,有的在赔钱,或者关掉少量店面,来削减成本。今年1月,广东永奥汽车集团好几家4S店突然关门,网络上还出现了某些门店的车被拖走的视频,一夜之间,在业内炸锅了。这也就算了,后续还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车主定金等。随后,永奥集团发了“辟谣”声明,关于“永奥集团涉嫌诈”、“80多家汽车品牌门店突然倒闭”的消息都是假的。但永奥没有全盘否定,承认永奥确实是遇到了经营上的困难。直到5月,河南鹤壁两家老牌大众4S店均闭店:一家是鹤壁维尔娜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另一家是鹤壁豫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6月,河南威佳汽车旗下的8家东风日产店,全都退网了;7月,江苏森风集团在经营上也出现了财务问题。8月,河南的凯迪拉克授权经销商旭龙凯威也是突然退网关门。这些还算是实力雄厚的汽车经销商,那其他的一些实力一般地,则默默“淹没”在闭店浪潮中了。在北京星德宝闭店前
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北京星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是由两家公司控股,一家是天津天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一家是厦门中宝汽车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背后,又由北京中宝卓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中宝”)控股,也就是其间接持有北京星德宝100%的股权。今年9月,北京中宝的股权被冻结了,疑似资金链出了问题。根据宝马总部发给G.A.集团的协议终止函公开信息分析得出,G.A.集团的主要负责人是罗尔平、赵贵明以及薛国强,薛国强则是北京星德宝的现任法人。可以说,北京中宝与新加坡德国汽车集团(以下简称“G.A.集团”)存在关联。更劲爆的是,根据九派新闻公开的信息显示,G.A.集团工作人员却否认和北京中宝有关联!取消了G.A.集团9家宝马4S店、2家宝马快修店、1家城市展厅和5家MINI展厅的授权。被取消授权也不是没有原因,G.A.集团不仅欠宝马钱,还有合格证出现了问题遭到客诉。新加坡的G.A.集团是宝马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五大经销商“巨头”之一!不止卖宝马,还卖其他顶级豪车,如法拉利、保时捷、玛莎拉蒂等,在北京、哈尔滨、厦门、福州等地方都有店面。但今年7月开始,厦门和福州的店却被曝光了“车不能按时交付”的现象。哈尔滨的龙宝店关门了,现在还没人处理,大概有200名车主在维权。根据2024年上半年G.A.集团公开的财报数据分析得出,上半年营收为8.43亿港元(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约7.7亿元),同比减少17.22%。其中,汽车销售业务营收为5.69亿港元(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约5.2亿元),同比下滑19.9%,亏损1823万港元。4年约8000家经销商闭店退网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从2020年到2023年,大概有8000家经销商“关门大吉”。传统燃油汽车经销商做不下去,也跟现在的很多造车新势力品牌有关联,像华为问界、蔚小理、小米等车,不是自己有门店展示,就是在新品发布会或车展上展示新车。造车新势力品牌大多已经绕过了传统汽车经销商这道平台,不让他们当“中间商”赚“差价”,久而久之,传统燃油汽车经销商们的苦日子就来了。当然,退网不一定就做这一行了,有些是燃油车经销商转型,去当新能源经销商了。根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公开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上半年,50.8%的经销商在做亏本生意,2023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为50.3%。对比2023年全年43.5%的亏损比例,亏损的经销商多了7.3%。当然,也有盈利的经销商,但这一比例很少,只有35.4%,剩余14%基本维持一下店面的流水,支出与收入打平,属于是一年“白干”。根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公开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上半年,只有28.8%的汽车经销商完成了销量目标,超过一半完成了销量目标的80%,有33.3%的连70%都没达到。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完成了销量目标,但单店的利润却少了很多。卖豪华车和进口车的汽车经销商步履没那么艰难,约40%完成了KPI,完不成的大多是合资汽车品牌汽车经销商。众所周知,从去年开始,各大车企之间卷起了“低价战”,你降价我也降价。而宝马、奔驰、奥迪也在卷,直到今年7月12日,宝马对外“摊牌了”,表示不想猛降价了。奔驰、奥迪在8月中旬,也紧跟宝马的节奏,也不想猛降价了。上市汽车经销商们中升控股财报
根据中升控股公开的2024年中报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上半年,中升控股营业收入为824.21亿元,同比微增0.63%。根据永达汽车公开的2024年中报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上半年,永达汽车营收为310.36亿元,同比下降13.0%。永达汽车财报
根据广汇宝信公开的2024年中报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上半年,广汇宝信营收为129.83亿元,同比下降18.7%。广汇宝信财报
根据美东汽车公开的2024年中报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上半年,美东汽车营收为106.55亿元,同比下降24.4%。美东汽车财报
这几个也算是汽车经销商中的前几大“巨头”了,“大哥”都勉强,“二弟”“三弟”们就更勉强了。除了中升控股之外,其他的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如永达汽车、广汇宝信、美东汽车、正通汽车、和谐汽车、新丰泰集团、百得利控股,营收均是同比下滑。虽然现在的燃油汽车经销商“叫苦连天”,各种闭店跑路,但他们在十几年前,也是吃到了燃油车的红利。他们也赚得盆满钵满,正如现在的新能源电动车一样,稳稳“躺赚”过10年。卖车是一门暴利的行业,但店家也要乖乖听汽车厂商的话。总之,汽车厂子说了算,利用各种捆绑方式,压货、搭售甚至一些花里胡哨的“返利营销”方法,但经销商们都要老老实实照做。汽车厂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生意模式,其实很不公平,但因为赚钱多,大多数经销商们也就忍了。现在,很多传统燃油车厂商还是老样子,做生意的方式不改变,结果就弄的很多经销商的店面都撑不下去了。加上汽车市场的需求也变了,很多经销商不得不闭店、退网,留下一些倒霉的车主以及被欠工资的员工风中凌乱。
写在最后: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防失联,主编启用了一个有特色的备用号——财经八卦,点下方名片即可关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