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有为
来源 | 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
酒吧夜店已经发展成这样了,确实是没想到。因为以前,在大家的印象中,酒吧应该是这样的,从不熄灭的霓虹灯和——歌舞升平,才是酒吧正确的打开方式。对于很多上班一族而言,白天的时间,几乎都在上班工作,为了仨瓜俩枣而奋斗,只有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可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时间。不管是躺在床上耍手机还是去夜市或者做个大保健,总能找到合适的方式释放一天的疲倦。而酒吧,作为夜晚的另一番天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白天的烦恼。只不过没想到,当夜色渐浓,古镇的石板路上的灯光与月光交织,映照出酒吧的招牌的时候。酒吧的现代化,居然和千年古镇的静谧感,在这个夜晚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融合了。
4年烧光20亿!1600 亩地变“鬼城”
根据羊城晚报引用文化古城研究院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我国目前开发中或已开发的古城小镇数量超过了2800座。但是从住建部和文物局评选的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入选的名镇只有312 个。《光明日报》在去年就曾报道,全国各地古镇的“查重率”甚至高达99%的信息来看。这里面谁是李鬼谁是李逵,倒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而说起古镇文化,其实趁着微微晚风,街头巷尾的老太太们坐在那里乘凉,一边散步一边欣赏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印象,已经开始被重新诠释了。因为自从古镇二字变成一种商业价值之后,昔日纯粹的古镇已经“消失”。很多人游古镇为了远离喧嚣的初衷,已经被震耳欲聋的商铺叫卖声、响彻耳畔的夜场音乐声给碾碎了。虽然,旅游嘛,最重要的是欢乐和尽兴,但是在古镇蹦迪?确实是意料之外的意外。现在从古镇景区门口走进去,除了大概率会看见门口充斥着各种叫卖声、招揽租借服装拍照的、售卖衣物等景区统一配套服务之外。还会与提供臭豆腐、饮料、书写名字和绘画等服务的商家四目相对。只要对上眼了,商家就开启了“恨不得将路过的游客连人带钱一起拉进店里”的疯狂模式。这样千篇一律的模块化发展,就会导致国内倒闭的古镇也开始变多了。例如投资 3.5 亿的陕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还有景区内 70% 的商家纷纷关门撤离,沦为一座空城的江苏无锡荡口古镇。占地面积约 1600 亩,投入资本超 50 亿元的常德桃花源古镇,如今古镇内的大街小巷空空荡荡,大部分门面关闭,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除此之外,历经4 年,耗资 20 亿元,但是开业 4 年后,曾经招商的 50 多户商家几近全部关门,现在成为一座 “空城”的成都龙潭水乡。还有逐渐衰落的常州杨桥古镇、丽江雪山小镇等古镇项目,都在用自己的事故,告诉了市场一个故事。那就是“不进则退”,古镇商业这碗饭已经开始变得难吃了。所以,这群古镇开始玩起了一种很新的玩意儿。现在,步入景区的大门,然后再往里走一点的话,不出意外, 就会看见古镇的标配——酒吧一条街。
“家人们,你嗨不嗨”
以五一假期期间,接待游客累计达到47万人次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千年古镇——西塘古镇为例,该古镇内塘东街的酒吧一条街,设有的酒吧就有近65家。西塘古镇,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年代,今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东临上海,西靠杭州,北望苏州,可以说集齐了”上苏杭”的灵气。和周庄、乌镇这些古镇比起来,西塘的船儿没那么多,水面上看起来宽敞。所以放眼望去,西塘古镇婉约柔和、宁静安详的感觉,显得更为浓郁。同时,西塘古镇有25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还有9条河流和122条纵横的小巷子,这些小巷子把古镇连成了一片。还有24座石桥,这些桥把古镇的各个地方都连接起来了。这些加起来,让西塘古镇成了国内第一批有名的历史文化古镇。西塘古镇的房子上那些屋檐、窗框、门框,还有窗户上的木头雕刻和砖头雕刻,都记录了这个古镇好几百年的历史故事。然而在它岁月静好的模样之下,却藏着另一副面孔。因为西塘古镇的酒吧一条街,甚至比“西塘”还出名。条目测大概只有5、6米宽的街道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夜店。在这里,除了有名字非常贴合古镇文艺气息的西风瘦马连锁酒吧,初见繁花酒吧大冰的小屋(西塘店)等,安安静静地坐着唱民谣的常规夜店之外。还有非常接地气的纯纯“土嗨”风的夜店,这些风格夸张的夜店,路过门口非得跟你聊两句,还要用吼的。而站在门口揽客的时候,夸张的动作和古香古色的建筑外立面,让人产生了一种“古人在蹦迪”的割裂感。都快变成花街柳巷的夜店,门外依然是小桥流水人家,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夜店门内用喇叭高喊:在这里,不管是哪个“家”,都被这个占地25万平方米的古镇装进去了。“上一次见到这么多灯红酒绿的场面,还是在泰国芭堤雅”平遥古镇的历史故事就不说了,说点新鲜的,那就是这里的体验反而更沉浸了。不仅可以看到穿着古代服饰的少奶奶旋转跳跃,还能看到一场不把游客当外人的跳水表演。仿佛在这几年,这些古镇都开始发现了千篇一律的古镇和古镇商业,开始收割不了中产,吸引不了穷鬼之后,都走向了另一个赛道。只不过这个赛道是好还是坏,暂时还是未知数,因为这股夜店风,吹得正旺,甚至连收割中产的祖师级的丽江古镇,也开始加入了。
比古镇商业更赚钱的项目
在丽江,除了巍然屹立的玉龙雪山和波涛汹涌的金沙江水,还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酒吧灯光。丽江和昆明经常被人混为一谈,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常认为丽江和昆明相隔不远,但其实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和昆明连邻居都算不上。得益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长达数千万年的“较量”,临近纵贯南北、横断东西的横断山脉的丽江,不仅拥有13座超5000米的山峰,其中还包括隶属于玉龙雪山主峰万峰之巅的扇子陡。除此之外,连绵排列的玉龙山脉,至今仍留存的10余条现代冰川。自此汇聚成了丽江大大小小近90条的河流,让丽江不仅有江南水乡的柔情,更添了几分壮丽。每逢夏秋季,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水汽在群山间汇聚,使得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沐浴在湿润的气候之中。随着季风的吹拂,云雾缭绕,山川之间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丽江小镇的景色也变得朦胧而神秘,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原本静谧的古镇,开始“活过来了”。去过丽江古城的四方街的游客,就会发现这里酒吧街上,所有的酒吧好像都是一个模板复制出来的一样。除了门店装修各有特色之外,门店内三三两两的歌手驻唱、比市价贵几倍以上的啤酒、几款大众鸡尾酒能卖70元左右、各种不认识的红酒洋酒等。三百多块钱六只啤酒,还说没有低消,点了半打啤酒,就花了520元,随随便便一点酒就要上千元。看来,当古镇和“夜店”捆绑的时候,本来价格就参差不齐的酒类,变成了比古镇商业更赚钱的项目了。但有一说一,一个愿打愿挨,起码带动了经济,请这样的人再来多一点。除了古镇开始“接纳”酒吧之外,酒吧仿佛也在改写自己以前玩物丧志的身份。
酒吧变中产新乐园
因为当酒吧的时代也开始改写 ,古镇都被入侵的时候,一批不唱歌不蹦迪的群年轻人和中年人开始涌进在酒吧,不再是为了大哥的威士忌和妹妹的冰绿茶了,而是为了上课。白天当牛马,晚上做学生的他们,在不懂他们的人眼中纯粹就是吃饱了撑着,但是他们正开始标榜自己为“筛选后的高净值圈层”。在这个可以上课的酒吧里,“学生”的桌子和椅子可以是单人沙发,桌面上摆得也不是书,而是一杯杯五颜六色的特调鸡尾酒。听课的同时不仅可以小嘬两口,手机也可以当着老师的面,随时记录生活。站在“老师”旁边的,也不再是班上需要被特殊照顾的刺头,而是不断摇摆着手臂制酒的调酒师。他们可以在这里用一块多功能显示屏,正儿八经地给你讲关于《西游记》的文化符号,还上一堂关于中医体质辨证的课。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认真听课,也有想着把手落在同行好友腰间的男性,却被女方一手推开并呵斥一声“听课”的场面。随着众人的目光聚集,男性只能摸摸自己的后脑勺表示尴尬,大有一种上学时期被老师点名的羞耻感。一时之间,听课入迷的人都开始忘记了,他们来的是酒吧。酒吧里面讲课的老师可不是街边上随便抓进来的二流子,人家请的都是正儿八经的行业精英或者是大学教授,都是肚子里有墨水的成功人士。不管是老板还是打工人,只要买了一杯酒入了场,大家就都是“同学”。
写在最后正所谓学无止境,在忙着生活的人,可能会觉得他们纯纯是吃饱了没事干,但其实,退一万步来讲,何尝不是贯彻学到老活到老的思想呢?大家觉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吧,谢谢大家。
写在最后: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防失联,主编启用了一个有特色的备用号——财经八卦,点下方名片即可关注![]()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