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卷档案里那些说不尽的政协事

时事   2024-11-20 14:32   北京  

政协机关的档案里有说不尽的政协事,桩桩件件皆是人民政协75年光辉历史的组成部分,点点滴滴皆反映出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使命。


档案是记录历史原貌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撰写史料最为鲜活生动、不可或缺的基本素材。众所周知,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由此揭开了人民政协75年的光辉历史。于档案而言,这75年的历史,被浓缩成10万卷(件)档案,就像一个硕大的宝库,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挖掘。我有幸成为宝库的守护人,虽置身其中已久,却仍然多次惊叹于它耀眼的光芒。

新政协的诞生。记录新政协诞生的档案可以追溯到1948年11月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就《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达成共识,从当时留存的140多卷档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得知,人民政协从何而来,组成单位和名额如何确定,《共同纲领》经过了怎样的修改,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如何产生……当然,我们已经对上述问题进行过多次深入的研究,并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但重新翻阅这段时期的档案,即使不去追问这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依然会被这些发黄易脆的纸张和隽秀有力的字迹所震撼,透过这些看到了我们一直追求的民心。自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短短四个月时间,各党派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以及人民解放军各兵团军团营连排,从中央机构、地方组织到国外分支、组织,从名人志士、部队官兵到普通公民,从内地群众、边疆少数民族到海外华侨,庆贺新政协成立的信函、电报,参与应征国旗、国徽、国歌的作品,以及建设新中国的意见建议,雪花般涌向新政协工作机构。经统计,新政协工作机构收到有档案可查的上述信函超过2665件,来函来电的社会各界涵盖范围之广、参与新中国建设热情之高、对新政协拥护之热烈前所未有。今天的我们仍然能够透过这些档案清晰地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民翻身做主、重获新生的喜悦和兴奋,新政协的成立堪为“惊世之作”。

停滞的十年。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政协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全国政协机关和1000多个地方政协组织不得不一度停止办公。记录这段时期的档案数量很少,十年累计仅180多卷,约为当时一年正常工作的形成量。但从这百余卷档案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在这段非常时期,面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逆行倒施,各界人士仍然毫不妥协地斗争……最让人深受感动的是,周恩来同志在自身处境非常困难、罹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为保护民主人士做了大量工作。档案见证了这段我们不愿回首的过往,但更多是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念。

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项工作拨乱反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78年至1992年,第五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档案年均形成量从300多卷攀升至500多卷。1980年1月1日,全国政协首次召开新年茶话会的照片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依然鲜活生动。1980年9月起,全国政协成立章程修改委员会,历时26个月,组织全国各地掀起政协章程大讨论;1982年12月11日,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第三部政协章程,总结历史经验,对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职能等基本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确定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沿用至今。从召开各层面征求意见座谈会、以书面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到赴各地进行实地调研,从章程修改委员会历次会议讨论审议、常委会会议审议到全体会议审议,纸质档案、录音档案、照片档案互相佐证,全面记录了这一重要文件的诞生。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在4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才能深刻领悟到人民政协在改革开放后重新焕发生机的奥秘,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被庄严载入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明确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在继承中不断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人民政协各项工作日趋活跃、蓬勃发展。1993年至2012年,第八届至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档案年均形成量从500多卷一路猛增至1000多卷,翻了一番。1995年1月,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修订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中共中央予以转发。《规定》从制度层面明确了人民政协三大主要职能,此后各级人民政协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活动均围绕充分履行这三大职能进行,全国政协也在这一时期开展了诸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办公厅主管的三大社团——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先后成立,人民政协多层次、多渠道履行职能;2004年首次召开宏观经济形势座谈会,会议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2005年创立专题协商会制度,首次会议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编制建言献策……人民政协始终在继承中不断发展。2006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新时代新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13年至2023年,第十二届至十四届全国政协的档案年均形成量从1000多卷增至1300多卷,2020年实行按件归档后每年约18万件,数量相对稳定。这段时期尤其是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人民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逐步加强,人民政协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类会议活动的筹办流程、各项业务的开展方式逐渐形成一定规范,需要归档的内容相对稳定。这一时期,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聚焦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协商议政的内容和形式,推动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2013年,创建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小切口、大问题,成为政协民主协商经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2018年后,先后建立远程协商会和专家协商会制度,一方面将互联网优势同政协协商特色相结合,另一方面开展闭门协商、深度协商,网络议政、小范围协商成为协商新平台和新常态;2023年,探索建立跨专门委员会的专题研究制度,对深层次问题跟进研究,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把问题研深议透,专门协商机构向特色、质量、水平上“专”……立足新时代,人民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履职尽责,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档案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政协机关的档案里有说不尽的政协事,桩桩件件皆是人民政协75年光辉历史的组成部分,点点滴滴皆反映出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使命。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者的殷殷嘱托,也是新时代政协档案工作者职责所在。作为政协档案人,我们惟有恪尽职守,把人民政协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历史记录好、传承好,才能不负重托,在档案中见证人民政协再创辉煌!



原标题:
《从档案中回顾人民政协75年发展变化》
作者:曹建峰
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
档案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全国政协机关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获奖征文选登)
编辑:吴   茵
校对:焦   晴
审核:史慧玲
来源:《中国政协》2024年第21期


来稿指南


中国政协杂志
立足政协,服务统战,面向社会。
 最新文章